物質化?
文.圖/林秀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自籌備處階段,多年來因臺灣的工程建設不斷而陸續協助進行搶救發掘(如臺南烏山頭遺址與臺東舊香蘭遺址),也因此,本館因這一系列搶救發掘或監看計畫下所獲得的標本也日益增加,其中包含了遺址出土的人骨。而基於博物館對典藏物品的保存維護與未來研究等功能的著重,如何整理與維護本館保管的人骨也成為館內研究人員與助理們的工作之一。因此,在此前提下,本館於人骨典藏也是從典藏與研究的角度出發,換言之,於清理(cleaning)、重建(reconstruction)與記錄基礎資料(inventory)每一具遺址出土人骨之後,即將人骨保存於無酸紙盒之中,同時,為了避免骨骼與骨骼之間的碰撞,本館正式進入典藏的人骨都是各個部位分別置於無酸泡棉之中(如圖所示)。
多年以來,本館研究人員對於這種典藏方式很少產生疑慮,最多考量如何更有效製作無酸紙盒與空間利用,畢竟本館的典藏空間有限,而近年預算也一直被刪減中。然而,
2011年8月19日近10位國內外學者的來訪,改變了這個幾年來不曾被質疑過的看法。當天參訪中,美國考古學者Magaret Nelson(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與Tim Kohler(Washington University)之間一段小小關於本館人骨典藏方式的對話,引起筆者一連串的省思。
在短短可能一分鐘不到的對話中,首先是Tim Kohler博士對本館典藏方式的推崇,他指出要將這一套典藏方式介紹給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主管博物館典藏的同事,但Magaret Nelson博士馬上就告訴他,這個方式在美國並不適用,甚至這種方式的採用將在美國引起一系列問題,因為這種典藏方式基本上已經將遺址出土的人骨「物質化(materialized)」。但為什麼「物質化」遺址出土人骨會引起問題?這與「美國印第安人運動」(American
Indian Movement)及「美國原住民墓地保護與文物歸還法案(Native America Graves Protection
and Repatriation Act,簡稱NAGPRA)」(相關網址請參考http://www.nps.gov/nagpra/)有相當大的關聯。
「美國原住民墓地保護與文物歸還法案」起因源於1970年代在美國愛荷華州格倫伍德(Glenwood,
Iowa)一項道路工程建設,當時26位美國白人遺體在工程開挖過程被發現後受到妥善的再葬,但同時發現的一對印第安人母子遺體卻被送至研究室提供相關研究。於是在Maria
Pearson的努力下,美國在1976年開始對美國印第安人的遺體有合法的保障,而這個法案就是「愛荷華基葬保護法案(Iowa Burials
Protection Act)」。但「美國原住民墓地保護與文物歸還法案」的正式通過卻是在1990年11月16日,其目的在保護包括人體遺留、陪葬品及其他相關的文化遺留。這個法案的形成使得在美國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骨遺留雖可於「歸還」所屬部落之前進行短暫分析,但該分析仍需簽署同意書(聯邦土地上為「記錄諮詢/documented
consultation」;部落的土地上為「同意書/consent」)。
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族群意識抬頭多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已於1996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官方承認的臺灣原住族群於2008年也高達14族(阿美、泰雅、布農、排灣、卑南、魯凱、賽夏、鄒、達悟/雅美、邵、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對臺灣考古學家或體質人類學家而言,這個因遺址出土人骨而需停止發掘或研究的問題幸運地尚未存在。雖然,目前臺灣已發現的考古遺址並不一定是現在生活於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必然祖先,所以「原住民墓地保護與文物歸還」的情形也不一定適用於臺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本館的人骨典藏確實已經「物質化」。因此,如何在兼顧研究典藏、可能存在的「臺灣史前人群子孫的『憤怒』」、與如何應對未來原住民族群對其祖先墓地與文物的可能宣示,已經成為筆者於「整理與研究」這些考古遺址出土人骨所必須思考的新議題。
最後,感謝Magaret Nelson與Tim Koehler博士,他們無意間的對談所引發的省思。原以為現有的處理方式已是對史前遺址出土人骨的最好應對方式,但確實忽略了「人心」。也感謝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考古學門執行長臧振華研究員與副研究員邱斯嘉博士將本館列入這批國外學者會後行程之一,而促成本次省思的發生。最後,感謝本館研究典藏組助理林怡君與彭惟莉小姐辛苦地尋找與搬動學者研究相關的標本以供參考,沒有她們的協助,或許筆者就沒辦法剛好聽到Margaret與Timhi的對話,而對這個議題進行一連串的反省與思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