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2011夏季故事報導營」執行心得(上)

博物館頻道

  電動寫作拼裝車,出發!──記2011年原住民中學生寫作營

博物館頻道

  在教資中心的日子──暑期大專實習生參與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0期 2011.9.1

電動寫作拼裝車,出發!──記2011年原住民中學生寫作營

文/林頌恩
圖/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施昀佑攝)

  當我從同事黃郁倫那裡,聽到要討論今年館方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暑期故事報導營的可能性時,當下就覺得非常興奮。因為從基金會匯集第一期學員圖文報導成果的《發聲誌》這本雜誌來看,這是一個能夠在短期內讓都會高中生透過來到花東與族人生活、相處,進而學會從族人視角來寫作報導的體驗活動,這是很棒的成長。由於營隊會帶入簡單的圖文創作課程,因此我想有沒有可能趁著富邦聘請師資來做課程啟發時,我這邊也搭個順風車,把臺東有興趣於探索、練習圖文創作寫作的原住民青少年也找來,在同一時間另組一個營隊。既享受到富邦的培訓資源,同時也發展一些可能性呢?這是我今年想要在這個時間點辦理原住民青少年寫作營的由來。

  然而很現實的是,博物館受限於財力、物力與人力,加上要在短時間內做宣傳,能不能找到學員,都有困難。但是這麼難得的機會,我並不想放棄。一個部落朋友就曾說過:「大家想到原住民的青少年,就會想到唱歌跳舞,或者是只安排這樣的課程給他們。可是年輕人還是有很多潛力,可以學很多東西,可以變得很不一樣啊!」我自己先前參加原住民族語文學研習營時,也體認到這一點,那就是原住民的文化如果要傳承下去,那麼透過參與、請教、紀錄、保存、創作、分享這個循環不斷地進行下去,是很重要的一環。寫字、拍照甚至是影像等彙整後所能形成流傳與分享的力量非常大,這是部落青少年可以好好學習跟表達的利器。

  這個可能性可以試試看嗎?幸好在我們組蔡志忍主任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計畫冷彬主任的支持下,讓這個要在短時間內成形的營隊輪廓越來越清楚。我的如意算盤是,部分課程如圖文創作方面,由雙方學員共同上課,另外再尋求一些適合的師資,拼裝成前後兩天的推廣閱讀與寫作課程,然後就在故事報導營學員前往部落進行課程時,本地的原住民中學生也在自己部落跟同伴準備成果發表會所要求的圖文影像詩。最後,兩邊同臺分享,一來讓都會的高中生能真實感受部落青少年的觀點,擁有雙向交流的可能,二來也讓部落的年輕人見識都會青少年如何在短短三天內體察、表達部落深層文化的能耐。

寫作營與故事報導營的學員一起上課。

  就這樣,沒有牌照的農用拼裝車動了起來。共同授課由卑南族作家巴代與網路記者鐘聖雄擔任師資。另外則要感謝我網站社團「部落客報到」的壞朋友比恕依、屋米的情義相挺,願意無酬擔任志工講師,跟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如何在網站上找尋相關資料。至於我所相中的青少年講師,便是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去年第一屆徵文比賽的紀念獎得主楊張建南,以及潮州高中淑德人文獎村里研究與報導文學得主陳峻鵬。他們兩位,一位是鄒族青少年,一位是排灣族青少年,兩人都是高三剛畢業,都曾擁有參加徵文寫作得獎的經驗,相信他們的分享,可以給年輕人更多鼓勵與借鏡。

寫作營的學員,大家一起喊話加油,為成果發表會努力!

  之後經過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的專案助理嚴婉玲小姐討論過,他們願意派員來臺東推廣第二屆「閱讀臺灣‧探索自己」的閱讀理念,同時也邀請建南的徵文寫作指導老師─臺大歷史所的李靜慧小姐,一塊來分享。這樣看來,我的師資陣容都很堅強了,接下來就是招生問題。由於時間正值學期將結束,發派到學校的海報跟公文似乎沒有帶來太多實際宣傳效果,所以一開始還讓我蠻擔心的。後來反而是我部落的姊姊妹妹知道有這麼好的課程,趕快把自己的小孩、孩子的朋友、親戚、學生都找來,年齡層從國小高年級到大學不分族群都有。當青少年願意放下打工跟上網時間前來參加博物館課程,於我而言就是很大的支持。於是這場名為「電動寫作拼裝車,出發!─2011臺東原住民青少年寫作營」的活動,終於正式上路了。

  老實說,從上課、回部落各自準備到成果發表那幾天,我都很忙。一來寫作營人手吃緊,二來我同時擔任故事報導營的隨隊田野導師,兩頭忙兩邊跑,因此也不知道到底年輕人可以吸收到多少。達魯瑪克三天三夜回來以後,到了成果發表的前一天晚上跟當天一大早,我還在跟不同部落的青少年討論、釐清他們在理解影像詩製作的落差。讓我高興的是,原住民的孩子舉一反三功力非常強,只要從他們所做的成品再去提醒、點出問題,他們很快就能理解並加以發揮、改進。就在這個成果發表會的早上,我的眼淚,居然不聽使喚地流了好幾遍。

成果發表會上,報導營學員與寫作營學員同台分享彼此各自的看見。

  第一次,是在發表會之前看到利嘉部落青少年影像詩的成品,主題是有關他們這兩年來如何以成長班帶動部落弟弟妹妹跟哥哥姊姊之間的情感。當我看著影片中,這些國高中生如何稚嫩而堅韌地一步步陪伴國小的弟弟妹妹學習自己部落的文化,於是自己設計課程跟遊戲、安排講師。沒有經費,他們就用最節省的方式來辦活動,製作簡易募款箱挨家挨戶去說明跟募款。只因為陪伴孩子在卑南族文化的氛圍裡繼續成長,就是他們這群已經意識到部落文化斷層的青少年覺得眼前最迫切要去做的事之一。因為我了解他們這段從無到有的過程,因此第一次看影片就讓我哭到亂七八糟。我想,這樣也好,等一下發表會正式放映,我就不至於再哭一次吧!

「分享是為了保存」這是來自達魯瑪克力元大哥的話語。與他一起在部落努力拼鬥的青年團與女青年團,帶給報導營學員來自部落的難忘回憶。

  沒想到,正式放映時,我還是又哭了,而且更難忍住。當我看到臺下跟我同在達魯瑪克三天三夜已有革命情誼的志工也在跟著掉眼淚,我看到當初堅持把這兩個營隊併在一起嘗試操作的初衷是正確的。只有當都會的年輕人看到部落的年輕人是怎樣拼著命要延續傳承部落的一切,也許就更能理解,他們來到部落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前人在艱困的環境下代代守護而來。那是部落最真實的力量,那也是部落希望有更多人理解為什麼要文化傳承、為什麼要守護家鄉的支持與認同。借用達魯瑪克Lravorase Lra-dumaralrath(力元大哥)多年來推動外界認識自己部落的理念:「分享是為了保存」,那麼在分享之前,讓年輕人擁有得以分享的能量、實際去行動,達到「傳承是為了分享」的目的,我想,那也是極為重要的源頭。

  因此,這兩者絕對不是一個割離的活動,讓寫作營只歸寫作營、報導營只歸報導營那樣截然的原漢兩分。一如臺灣的未來,必然是原住民與漢人的共同攜手,互相在彼此找到力量與前進的實踐。成果發表會的最後,不分報導營的學員及工作人員、寫作營的學員與家長,以及四個與報導營合作的部落達魯瑪克、卡地布、拉勞蘭及都蘭族人,都圍成了圈,牽起了手。在場許多人流淚,不只是因為體驗太多、或因為即將離別而傷感,我相信,彼此的生命在那一刻,應該都感受到某種不可言喻的撞擊與省思。

  發表會結束之後,我又有機會在好幾個不同的地方,看到利嘉部落青少年把那次為了要跟故事報導營學員同臺發表而熬夜趕製的影像詩,播映給不同的人群看。看著他們當初為了成果展而被逼著做出來的東西,一站又一站地陪伴著他們,也帶給觀看的人更多感動。讓我感動的是,那不只是一個應景的成果而已,而是已經成為他們可以帶著到處不斷去與他人分享自己、強化自身集體意識的力量。

  那麼在最後,這一切跟寫作營、跟博物館、跟原住民青少年又有什麼關係?

  帶給我身為博物館人與部落工作者的撞擊與省思是:博物館,可以成為除了知識補給站之外,還可以是帶給不同背景的人們相遇、相處後盈滿感動與淚水的地方嗎?博物館,可以成為帶入不同資源、滋養增長當地青少年這樣一個平臺嗎?放眼國內諸多國立博物館,史前館所處的位置,恰恰是座落於部落之間、與部落距離最近的博物館,也是偏鄉地區少見的博物館所。史前館的成長不應只在乎自身的發展,只有當史前館的發展也顧及臺東地區青少年的成長、原住民部落未來的發展,那麼這個館於強調臺灣南島民族作為常設展示的延展性才有永續下去的真實意義、而非斷裂的斷層,只因為我們都是在互動中影響彼此發展的那一環。

  原住民的孩子,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欠缺了一個可以被裝備強化、同臺較量、一展長才的機會。如果擁有那樣的舞臺,我相信他們絕對有精采的表現。因著故事報導營而產生寫作營所帶來的成果展,就是很好的例子。不管是「舉一反三」或是「聞一知十」,總是要有那個「一」作為基底,才有可能觸類旁通、疊加上去。我真心期待,史前館可以是那個提供助力的「一」,讓在地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真實感受到:「我的家鄉有史前館,真好。」那會是讓我們在建館宗旨之下辦理活動時,願意不斷努力前進的動力,繼續出發!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