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2011夏季故事報導營」執行心得(上)

博物館頻道

  電動寫作拼裝車,出發!──記2011年原住民中學生寫作營

博物館頻道

  在教資中心的日子──暑期大專實習生參與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0期 2011.9.1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2011夏季故事報導營」執行心得(上)

文/黃郁倫
圖/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施昀佑攝)

  自從到史前館工作後,腦中常常不自覺地想起這句話:「在關鍵時刻獲取豐富的實際經驗,而非系統知識,才是造就博物學家的重要因素。……如果真實的資料是種子,日後能長成知識及智慧,那麼感官的情緒和印象便是這些種子生長所必須的沃土。」(威爾森,1997)對於一個被都市餵養長大的普通孩子如我,在成長學習過程中,感官與情緒好似還來不及培養成沃土,便已經被校園與升學的大環境強迫埋下關於歷史、地理、數學、語言……的種子;我學過這個、學過那個,然而只有開始親身執行人類學的田野方法,還有逐步接受獵人學校(註1)的養成教育之後,對於知識以外的部分才慢慢被啟發。

  那麼,對於同樣具備教育功能的博物館來說,尤其史前館的建館宗旨是這樣說的:「……啟發大眾對於臺灣之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原住民文化之豐富和多樣性有更多的認識,並促進大眾更珍惜、尊重這片土地綿延不斷的自然與文化生命。」可以看出,除了「認識」以外,史前館更強調「珍惜」、「尊重」等生命教育的養成,而這正契合博物學家威爾森所說,才是造就博物學家的重要因素。但捫心自問,博物館是否夠努力,為我們青少年的教育環境提供培養「沃土」的空間?

圖1 故事報導營的成果分享,孩子們分享他們三天三夜在不同部落所學的觀點與成長,最後童春發前館長透過圍圈共舞給予孩子們深刻勉勵。

  從這樣的考量出發,今年七月,史前館第一次嘗試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底下的青少年發聲網合作,辦理給西部高中生參加的故事報導營。讓前來參加的32位同學分組在臺東四個不同族群的部落(註2)參與學習,去親身經驗他們從小到大可能從來不曾意識過的陌生、異文化,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故事(圖1)。

  約莫半年前的寒假,富邦文教基金會第一次獨力在花東地區舉辦這個營隊(註3),當時的出發點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他們的青少年發聲網團隊於《發聲誌》創刊號如此說(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2011:2):

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發現並真心的理解,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其實有好多好多的可能,來自於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那麼,臺灣的未來就將不僅僅發生在,地理課本告訴我們的,那個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之內。

同學們主動回傳的故事報導,在那些文字跟圖片裡面,不只記載著他們在村落中所體驗的生活,更記載著他們走進另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地理環境上,也在文化背景上的陌生)中,身體與心理所受到的衝擊,以及所有衝擊過後,真正能夠在心裡留下來的感動,那些關於對自己和自己所處身的世界的回應。

  這次的活動史前館以協辦單位的角色加入,支持這樣一個簡單卻誠懇的想法。不只因為這個活動契合我們的建館宗旨,更重要的,它是一個重要的機會,讓青少年學習到,也許不曾有人教過他們的事。

圖2、3 故事報導營的行前訓練,由富邦文教基金會的社工團隊以遊戲方式進行學員分組,以及培養孩子們的團隊默契。

圖4 行前訓練時,館方研究人員透過展示廳內容,帶青少年們認識接下來幾天將會親身接觸的族群文化。

圖5 本館研究人員在部落課程中擔任田野導師一職,隨時在重要時刻與孩子們進行對話。

圖6 透過工作坊,本館研究人員帶青少年理解田野工作的技巧與倫理規範。

圖7 故事報導營的成果分享,本館研究人員向孩子們回應在部落課程的心得與感受。

  給青少年這樣的學習經驗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它需要各個環節涉入的人享有共識,孩子們才能從我們一致的言行中確定,他們這一趟的參與以及回饋,不是放暑假到部落玩玩而已。所以在孩子們抵達部落之前,我們為他們進行了行前訓練,希望透過──1.富邦文教基金會的社工專長,帶他們培養團隊默契與關係(圖2、圖3);2.史前館研究人員的田野專長,帶他們理解田野倫理與田野工作;3.邀請擅長圖文紀錄與報導的講師(註4)前來指導,希望孩子們從講師身上學到不只圖文報導的能力,更有溫暖他人的特質。

  以博物館展示教育的立場來看,這次營隊的參與,我們試著利用博物館展示廳的內容,將孩子們分組,帶他們認識接下來幾天將會親身接觸的族群文化(圖4),並讓他們利用語言學習機臺,自學族語問候的會話。但是,這才只是開始而已,「真正的學習,是在今晚抵達部落之後,你們必須打開自己才學習得到。」我們這樣對孩子們說。換句話說,博物館的展示成了醞釀「學習態度」的場所,如此,看完展示廳之後並不代表學習的結束,反而才是學習的開始(圖5)。

  以博物館研究人員或文化人類學田野工作者的立場來看,在這一次營隊的參與中,我們試圖傳遞給孩子們的,是學科中最根本的研究方法與方法論。不僅在工作坊中,與青少年分享田野工作的技巧、態度與倫理(圖6);在展示參觀的過程裡也不時地埋下伏筆,要他們思考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可能存在的不平等關係,要孩子們記住展示廳裡所凝結的「文化」,並比較與接下來幾天即將親眼所見、親身所體驗的「文化」有何異同;我們也對孩子們坦承田野工作的不確定性、可能產生的田野倫理問題──即便以營隊之名也是如此(圖7)。

  然而,以我個人的立場來看,我最希望孩子們在這一次的營隊中,學會聆聽──聽對方的聲音、聽土地的聲音、也聽自己的聲音。我在寒假第一次參與這項活動後,在一封寫給孩子們的信裡這麼說:「你們之所以被挑選,是因為你們所擁有的能力象徵的是發聲的權力,所以比他人背負了更大的使命。未來你們將會一個個漸趨熟練地操弄各自的武器(或筆,或相機,也或其他)在江湖闖蕩,而我始終相信這一切必須源於聆聽的基礎,才能使攜著武器的你們成為保護者,而非侵略者。」(同上引:83)這也是我想帶給所有參加這個營隊孩子們的祝福,這樣的期許,既不是站在博物館員或田野工作者的角度,但卻是最深最深的期許與祝福。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引用書目:
威爾森(Wilson, Edward O.),1997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臺北:天下文化。
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2011 《發聲誌》創刊號。臺北: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

註:
1 獵人學校由亞榮隆‧撒可努創辦,用部落的方式與思維去傳達屬於部落原本的價值,是獵人文化──關於土地、自然與人的關係──傳承與教育的空間。
2 感謝都蘭部落、達魯瑪克部落、卡地布部落、拉勞蘭部落於這一次營隊的協助與付出。
3 可參考東台有線2011年1月26日報導http://www.youtube.com/watch?v=0Tfogx6uFcw
4 感謝大巴六九部落文史工作者巴代以及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記者鐘聖雄於課程上的協力指導。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