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到館參觀教學的王道──編寫臺灣史前史展示廳學習手冊有感
文‧圖/黃國恩
這是史前人的「破玩意兒」?還是珍貴文物?一念之差,解讀效果不同。 |
史前館自開館以來,學校到館進行參觀教學就未曾間斷過,但大多數仍以戶外教學為名,郊遊兼參觀為主要模式。目前史前館雖然有學校套裝行程可供申請,但偏向行政處理機制,教育品質幾乎等同於一般遊客導覽解說的層次,雖然仍有學習成效,但缺少精緻度。有鑑於此,筆者正構思著手編寫一本針對臺灣史前史展示廳的學習手冊,希望將來對於來史前史展廳進行參觀教學的師生有所助益,達到「不虛此行」的目的。筆者在構思這本學習手冊的同時,也產生一些片段的感想,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校看史前的正解
如果站在學校正規教育的立場,與科學教育相較,史前文化根本是個冷門的小東西。在九年一貫的課程綱要中,僅佔了一小部分,通常在一兩天的課程中就可以結束千百年的史前文化。如此一來,參觀史前史展示廳在教學上的意義及價值何在?其次,相對於史前文化豐富的知識內容,館方展出臺灣史前文物的數量及精彩程度則相形見拙,那麼學生看這些「破玩意兒」能有什麼收獲?這兩項的確是學校到史前館參觀教學上的先天障礙。
但是如果站在終身學習或全人教育的立場,我覺得那兩項所謂的障礙並不必然是缺陷,「史前」反而是史前館獨有的特色,這中間的轉化就在於學校及博物館雙方在博物館學習的思考方式上可否契合。
學校看博物館學習的正解
博物館是另一種型態的教室,但是上課方式不同於學校,博物館應被視為一個參觀者主動探索學習的地方,除了保留學校教學的組織性及系統性之外,學生在展場的學習比教室中的學習擁有更多感官刺激、趣味、驚奇與感動。通常博物館藉由展示傳遞一些知識、理念甚至意識型態,但是學校到館教學習慣以「複製」這些知識的表現當成學習指標,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抄寫及背誦。這個方式固然沒錯,但是學生學到的可能是片面而不完整的知識。
類似圓山遺址貝塚這樣的展示點,可以延伸出好幾個可供教學的元素,如果只從看板抄答案就太可惜了。 |
其實老師對學生在博物館中的學習可以有更多的參與,學生們的收獲也可以更多元。透過適當的教學方案,從預備課程→參觀→評量,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學習。除了知識學習之外,師生們的共同成長、學生們的思考及創意展現等,也同樣是博物館所樂見的教育功效。總之,在理想中,博物館中的學習不該以抄完學習單為學習的結束,而是要以達成老師設定的學習目標為終點,「參觀博物館」只是達成目標的途徑之一。
博物館提供知識,是協助老師教學的好朋友,但是讓學生學習什麼知識卻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即使到了博物館,真正主導教學的人仍是老師而不是館員或解說員。老師在帶學生來博物館之前必須要先設定好「為什麼要來博物館?」,並且設法達成參觀學習的目的,就算只是「到此一遊」或「吹吹冷氣」,至少也可以學習博物館禮儀,或是感受良好的博物館經驗而愛上博物館。
史前館如何協助學校教學?
以上有關學校到博物館學習的想法,其實是理想中的情形,而且是針對學校的道德勸說,在實際操作上,以目前臺灣的教育習慣來說,學校對博物館的需求通常是微小的,學校願意來博物館就已經不簡單了,要求學校有備而來就更困難了。因此如果博物館要爭取學校為長期客戶,館方就要加倍賣力演出,激發校方對博物館的需求。
就如之前提到的,「史前」缺少吸引正規教育青睞的誘因,在主流知識中也屬非主流的邊陲,所以要老師帶學生來史前館教學,對老師而言最大的疑慮通常是:「我又不懂史前文化,我要如何主導設計教學?」的確如此,就是這個問題讓老師不知該如何或不願意跨出第一步,因此館方對教師的教育工作就顯得必要。館方最常做的就是教師研習,讓老師對史前考古有基本的常識,但若沒有系統性的規劃、沒有持續的聯繫及關心,最後的結果就是亂槍打鳥或是半途而廢。另一種就是設定長期的館校合作計畫,這個方式最好,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有很多現實問題要克服。
因此為了促使老師可以安心而自信的在展場中教學,館方應該要提供教師一個友善的展場學習環境。這個環境所指的不只是展場硬體設施,或是一個方便的申請手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本武功秘笈,而這個「武功秘笈」就是展場學習手冊,也就是指導老師如何運用史前史展示廳來進行教學,達到老師的教學目的。這本手冊不會只是一本書,它要延伸帶出來的還應包括一套善用本書的教師研習規劃。
有關這一本學習手冊目前的規劃
原則上,本手冊的使用對象為國中及國小教師,為方便老師到史前館進行教學而設計(註)。這本學習手冊的目的,在於幫助老師從展場中找出可供教學的元素,讓進到館中參觀的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
站在館方的立場,我們希望這本手冊最理想的使用方式是:老師在研讀本手冊之後,自行撰寫教案及設計學習單,再帶學生來本館進行教學活動,如有需要,本館教育人員可在場協助老師進行教學。如果老師無暇自製教案及學習單,老師可直接利用本手冊的第四部分學習單在展場進行教學。
依目前的規劃,本手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臺灣史前史展示廳的教育資源,也就是展示廳的text,老師可從展示標題上大致窺見展示內容的梗概,展場的內文可增加老師對展出內容的了解。第二部分:以表格方式將展場上的「展示點」對照教學主題(可以教什麼?)、能力指標、發展性概念及延伸教學的建議。第三部分:展示內容與社會領域教科書的對照表,老師可以從中找到學校教學與展示內容的關係。第四部分是將展示內容淺顯化,以學習單的形式,在每個展示室選擇兩至三個教學點,每個教學點製作一至兩個學習單題目,用意在引導學習,這個學習將使用觀察、思考、討論及創作等方式完成題目,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只是讓學生抄答案而已。
博物館學習的好處之一,就是運用多重感官來學習,效果可以加強加倍。 |
本手冊排列方式是以展示廳動線的順序排列,但實際至展場教學時不必然要一次走完所有展示室,老師可依教學目的、教學主題、學生耐心及學生體力,來選擇要參觀的展示室、設定學習動線及停留時間,參觀教學貴在求精不求多。
除了展場各單元所要傳達的主題知識之外,另外我們也可以藉由史前文物及其透露出的訊息引導學生思考一些概念,例如:文化變遷、族群互動、生命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美學教育、文化資產..等,甚至可以納入本館的臺灣自然史廳及臺灣南島民族廳的內容,設計一個整合式的教學主題。不過,這種處理就更深入了,要看老師們的本事,相信有心的老師應該也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教學方案。
待「嫁」的心情
筆者不是博物館學的專業,但是為了這本手冊,迫使自己看了些博物館教育的東西,一路寫下來總覺得自己在土法煉鋼,部分內容也可能充滿了理想的色彩,而缺少博物館學者及第一線教學老師的指正,因此即使這本手冊已蘊釀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停留在「半成品」,沒有時間及充足印製經費也是遲遲未能完成的原因。也曾想過,自己既非專業,何不委託專業來完成,但是我想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來做應該也不會太難(雖然後來覺得教育真的是一門專業),所以就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總要跨出第一步才可以走下去。今年設法把這本書「嫁」出去吧!再怎麼醜也要見公婆的,何況也應該沒那麼醜吧!
註:學習手冊也可以稱為教師手冊,它的內容或許也可以適合自導性學習的一般民眾,因此以學習手冊稱之
。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