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賴阿遊老先生致敬
臺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遺址的新發現
我們要大聲的說: Wu ni ngan !
布農傳統染色技藝
 
 
史前館電子報第20期 2003.10.01 
   
 

布農傳統染色技藝
文/方鈞瑋 圖/翁立娃、李建國

布農人織布用的麻線,實際上已具有獨特的原始色調,但人們總是喜歡鮮豔的顏色,並想要將顏色織在衣服上做為裝飾。於是,開始留意在大自然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染色。他們利用深谷中的黑泥與植物的樹幹、樹皮、葉子、莖、球塊等等,逐漸發展出傳統的染色方法。在顏色上,布農人特別喜愛黑、紅、黃、綠與麻線本身的色彩,並使用大量的黑和白,來突顯小面積的紅、黃、綠色,使織布活潑而不單調。

以下將介紹布農人傳統上使用的四種染色物質與染色方法。

一、薯榔(tabu-tabu


薯榔多生長在林下的情況

薯榔生長於中、低海拔環境的山野間,屬於多年生纏繞草本,塊根如山芋般龐大,中腹膨脹隆起。年年結節的增生凸出於表土,常被獵人在獵徑上發現。莖如藤蔓一般,會不斷向上蔓延,莖上有刺易於辨別。葉為長橢圓形,先端尖狀,夏日開小花。

薯榔塊根的內部為紅肉多汁的纖維,表皮厚粗糙,不可食用,布農人通常取來染色。染色時,先將薯榔削去外皮,並切砍成細條狀,放入木臼中搗擊,然後將麻線放入染色。由於薯榔的紅色汁液含有豐富的丹寧酸並帶有黏液,可使麻線的纖維變得堅韌牢固,同時具有防潮的功用。

   
二、薑黃(
masinavu




↑薑黃的地下莖

←薑黃的地上葉

原產於熱帶亞洲,葉莖如月桃,但高度較為矮小,僅約二十至三十公分。在九月開花,耐旱適宜種植。地下塊根肥大,生長時朝兩個方向分出,形狀類似四、五根拇指,剝開內部含有黃色、並具有濃郁香味。

染色時,先將塊根以水洗淨,連同麻線一同放入木臼中,再用杵擊搗,直到麻線全部染色後拿出,用水洗淨後再用竹竿串起日曬或晾乾。

   

三、山藍(
dulbus


山藍

山藍主要分佈於低海拔、背陽山谷坡地,通常叢集於山間雜樹林潮溼地或山溝溪旁,秋季開淺紫色的花。然而,在大約700800公尺海拔的高地上,也曾發現它們的蹤跡。或許是因為山藍的葉子顏色比其他植物更加深綠,乾燥後呈黑褐色,所以特別引起布農人的注意。

染色時,從山藍的底端連莖帶葉一起折斷,選擇時以手掌般大的葉子較佳。然後,將山藍連同麻線一同放入木臼中以杵擊搗,直到麻線全部染成綠色後,取出以水洗淨,以竹竿串起日曬或晾乾。

  
四、黑泥(
tah


黑泥染色的方法

布農人所使用的黑色是利用一種特殊的黑泥染成。幾十年前,霧鹿附近有兩處地方有此種特殊的黑泥。

黑泥呈深黑色,具有濃郁臭氣。染色時,將黑泥取回家中,裝進水缸或木桶中,放入麻線一起攪拌後,再將水缸(或木桶)的口部密封。經過一天後,將麻線取出,用水洗淨,以竹竿串起日曬或晾乾。

 

 

註:本文特別感謝布農人余錦虎先生、李建國先生與翁立娃小姐接受訪問,提供許多極有幫助的文字與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