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賴阿遊老先生致敬/臧振華
日前杜鵑颱風來襲,強風豪雨,除了給臺東地區帶來不小的災害之外,也造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大新聞。那就是颱風的巨浪,把太麻里舊香蘭海邊厚達3、4公尺的海砂層沖走,暴露出原來深埋在海砂下面的一個史前遺址。在遺址的堆積中除了可見到密集的陶器破片之外,還發現獸骨、石器、石臼、陶環和玻璃珠等遺物,以及石板棺和房屋的基礎。經過本館李坤修先生的初步調查,他認為這個遺址應該是屬於年代約在距今在2000年前左右的「三和文化」的遺址,在台灣東部的史前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這一新聞經過各個媒體競相披露之後,大家所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如何保護這個重要的遺址,以及有些什麼重要的發現,然而卻忽略了最先發現遺址的人─賴阿遊老先生。
賴老先生是一位居住在太麻里鄉香蘭村的農民,九月十五日下午他與老伴前往香蘭海邊撿拾柴火,在沙灘上發現許多陶器殘片。他立即警覺到這些東西可能是史前的文物,於是打電話通知了本館。本館得到此訊息後,即派遣李坤修助理研究員前往察看調查,才得以確認這個重要的遺址,也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並進而有機會採取保護措施。
【詳全文】
臺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遺址的新發現/李坤修
舊香蘭遺址位在臺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社區的東南方約300m,臺9線公路至海岸線公路至海岸線之間的沖積平原上,這處遺址最近才為考古學界所發現。民國87年3月當地農民賴阿遊先生在自家果園挖掘蓄水池,發現一座石板棺,本館輾轉獲報前往處理,進而發現此一遺址。根據當時的調查,這遺址的地表史前遺物分佈範圍大約400m×400m,由台9線公路向東延伸,東側距海岸沙丘線大約還有80m至100m之遙,因遺址地上大部分為私有果園,故發現以後並無進一步的發掘研究。
民國92年9月15日賴阿遊先生到附近海岸撿拾柴火,發現被颱風大浪侵蝕掉的沙丘底部出現在其住家周圍常見的陶片堆積現象,因而再度通知本館前往了解。筆者於9月15日下午前往該海岸進行調查,果然發現一大片因海浪侵蝕而露頭的史前文化層現象。經初步調查,這一片史前文化層的露頭,長約200m,寬度約10m至30m不等,東側距現代海岸線約25m,西側仍埋在海岸沙丘下,沙丘厚度約3m至4m,被侵蝕掉的文化層厚度達1m,在文化層中的堆積物以陶片為主,也出現不少食餘的哺乳類骨頭及魚骨生物遺留,此外還出現少量的石器及琉璃珠。在文化層的底部有多處建築結構遺留出現,同時也發現三具成帶狀分佈的石板棺。從出土的陶片特徵及石板棺現象,筆者認為這是87年所發現的舊香蘭遺址的延伸現象,因此把這次的發現也納入舊香蘭遺址的範圍。
【詳全文】▲TOP
1999年底,黃煌雄監察委員以社區營造總體檢計畫主持人的身份,巡視各個社區營造點。聽完了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工作報告後,黃委員說,政府該向布農文教基金會道歉。
2000年社區總體營造學會理事長李遠哲來到台東迎曙光,也來到布農部落,他說了一句:「這就是我最想要做的事!」
2003年二月,行政院「挑戰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主持人林盛豐政務委員道出:「台灣不論平地人或原住民地區,社區營造做得最好的就是布農文教基金會,希望將布農的經驗輸出,也希望陪伴相關基金會在部落發生。」
布農傳統染色技藝 文/方鈞瑋 圖/翁立娃、李建國
布農人織布用的麻線,實際上已具有獨特的原始色調,但人們總是喜歡鮮豔的顏色,並想要將顏色織在衣服上做為裝飾。於是,開始留意在大自然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染色。他們利用深谷中的黑泥與植物的樹幹、樹皮、葉子、莖、球塊等等,逐漸發展出傳統的染色方法。在顏色上,布農人特別喜愛黑、紅、黃、綠與麻線本身的色彩,並使用大量的黑和白,來突顯小面積的紅、黃、綠色,使織布活潑而不單調。
【詳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