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文物旅行-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再認識」國際交流工作坊側記
文‧圖/吳佳芬
法國學者Nicolas Garnier教授。
|
日人岩佐嘉親先生,現年85歲,1859年因緣際會參與信州大學鈴木教授所組成的「波里尼西亞學術調查隊」進行南太平洋社會文化調查工作,深受當地豐富文化所感召,決定以個人力量投身南太平洋社會文化調查工作,終其一生共進行50多次長短不同的調查工作。2006年,透過日本學者本勇教授的引薦,決定將其畢生所收藏之南太平洋標本文物全數捐給本館,共計18,365件,為我國數量最多之海外捐贈案。
來自法國的Nicolas Garnier教授,目前擔任巴布亞紐幾內亞大學
視覺人類學系教授,1997年初次踏入巴布亞紐幾內亞一處名叫Chambri的小村莊,就深深受到當地豐富的物質文化所吸引,目前仍旅居當地。
這兩位主人翁分處於地球上的兩端,卻在史前館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而相遇!這故事得要從去年說起……2009年本館舉行「島的記憶」國際南島學術研討會時,Garnier教授曾以研討會論文發表人身份參觀岩佐嘉親先生捐贈之大洋洲文物及本館大洋洲藏品,因緣際會之下本館有幸與Garnier教授交換對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的看法,雙方延伸出以本館的大洋洲文物為基礎進行合作的想法,並以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文物研究為首要,邀請Garnier教授來館訪問。
本館分享經驗的同仁─張至善先生。
|
在確定主軸後,細節的安排反而讓初擔此大任的筆者忐忑不安起來,原因無它,如何讓雙方在此次的交流中收獲滿囊真是一門學問!因此,除了與協助的本組同仁葉鳳娟小姐反覆討論外,也請教楊政賢、張至善與吳意琳等幾位前輩,就這樣原本單純設定半天、只限館內研究人員參加的工作坊,在「妳可以對外公開這個活動啊!」、「要不要找臺東在地從事藝術創作的原住民、臺東大學(特別是南島文化研究)的師生來共襄盛舉」等種種建議之下,轉而成為上午對外公開、下午則邀請特定對象參觀文物這為期一天的國際交流工作坊,並商請本館展示教育組張至善先生共同來分享「南海樂園─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特展的策展經驗(註)。
此外,由於擔心過於學術的討論會嚇退許多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聽眾,特別與至善和Garnier教授溝通,希望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解讀文物、認識博物館策展。同時,也邀請原住民藝術創作者實際參觀岩佐先生捐贈文物,只盼他們願意賞賞臉,透過參觀交流的方式,談談他們對於這批文物的想法,提供另一種物質文化研究的思考的面向。
所幸方法奏效,兩位講者用「圖片說故事」的手法,讓聽眾非常享受演講的過程,特別是Garnier教授在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檳榔、木雕時,大家特別感興趣,也對於該地區大尺寸的檳榔好奇不已。下午的重頭戲─文物參觀,人數比上午踴躍,原社、南島所師生、都蘭的珊珊、好的擺Homi馬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工作室、典藏庫參觀。「這些樹皮布主要的原料是什麼?」、「這些文物上的圖案有什麼意思嗎」、「他們的技術比我們好ㄋㄟ」……頓時間,不用筆者再客客氣氣請大家踴躍發言,你一言我一語就開始討論、研究起文物的製作過程。這其實就是本次工作坊最大的目的:引導參加工作坊的成員,在解讀文物時,去感受文物所屬環境的人文風情,彷彿跟著文物的脈動去旅行。所以,雖然現有資料有限,筆者仍將與同仁至善、鳳娟及Garnier教授分據各角落開始帶領參與工作坊的成員「解讀文物旅行」。
透過國際交流工作坊此種模式對文物的展示與詮釋,文物不斷地在博物館脈絡中與民眾再認識,同時,也創造文物與在地民眾之間新連結的各種可能性。
註:一個活動的舉辦背後需要多人的協助方能圓滿完成,在此謝謝館內同仁、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童元昭老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呂憶君小姐的幫忙。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約聘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