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坐在卑南談天說地─『一個跨界的思考與整合的場域』工作坊」主辦歷程與心得分享

博物館頻道

  「解讀文物旅行-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再認識」國際交流工作坊側記

南島文化專欄

  用木雕、陶藝寫歷史-記babu-zangal(自助人助)─關懷嘉蘭村莫拉克風災心靈教育重建計畫與創作特展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94期 2011.1.1
 

「坐在卑南談天說地─『一個跨界的思考與整合的場域』工作坊」主辦歷程與心得分享

文‧圖/高育屏


本次工作坊貴賓與參與學員合照。

  這天(99/12/18),我們坐在卑南遺址上聽著關於遺址的過往種種。這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本組今年度參與人數達百人的大型活動。在這塊有著寬闊藍天綠地的自然景緻圍繞、同時也是文化底蘊的古老歷史場域,參與的學員們帶著對工作坊的各般想像來到這兒。本次活動課程設計包含學術專題論壇,並特地提供發表平臺,邀請99年度獲評選由本館獎助「研撰卑南遺址相關研究或臺灣考古學研究學位論文暨相關研究計畫」的博、碩士學生計5名(2名論文補助、3名田野研究計畫補助),由他們來談談在考古學知識的研究成果,以及卑南遺址的田野經驗。

  一早開幕式揭開本次活動序幕,特別邀請我們卑南文化公園的好鄰居──「高山舞集」的mumu們(卑南族人對於年長女性的尊稱)帶給我們隆重、莊嚴的祈福儀式。林清美老師以感性口吻,手持竹杯,向上天、向土地、向祖靈一一詳盡告知此一活動宗旨。祈福儀式過程中,她向學員提到這塊神聖祖靈曾經活躍過的地方,要常懷感恩之心與天地和平相處……林老師以卑南族語來唸那一整段祈福詞實是令人動容。穿著整套卑南族傳統服的mumu們吟唱古調,臺下貴賓與學員們的相機從一開始就沒停過,我們的童館長坐在臺下也全程手持攝影機紀錄這份感動。


開幕式祈福儀式現場。

  「卑南二期計畫」主要目的著重遺址發掘與現地保存,並透過科際整合來呈現研究的不同面向,因考量學科分際並顧及與會學員多方的身分與學術背景,因而採深入淺出的方式擬定工作坊各項主題,以期達成效益。

  第一場專講邀請到前館長臧振華博士(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人社中心考古學研究中心執行長)來為我們好好指導一番。他的演講主題為〈從世界遺址博物館案例談卑南文化公園何去何從?〉,談談他走遍世界各地遺址博物館的案例分析,從其經營、展示等了解有哪些值得學習效法之處。

  前館長臧振華博士見識過許多國外遺址保存的經驗,也非常瞭解史前館提出的卑南遺址整體規劃。每個考古遺址博物館都有自身文化內涵的不同展現,經常隨著出土情形進行不同的展示變化。在考量遺址博物館特性時,不可忘記環境脈絡與遺址密不可分。但往往考古遺址博物館並不容易經營,也需花費許多心思規劃並推廣。遺址博物館有其經營難度,不僅具有保存遺址及教育等重要功能,也需透過許多研究過後的內涵去呈現。

  根據卑南遺址出土遺物,曾出現樹皮打棒等類型的器物。考古學家根據考古證據推測,卑南文化曾出現剝除、打製樹皮纖維製成衣服的生活情況。工作坊第二場專講也就是要傳達南島民族使用這套製作技術的方法,於現生的族群中,看看還有哪些可比照的案例。

  本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張至善先生於去年走訪印尼七個製作樹皮布的工坊,蒐集許多樹皮布研究的資料,因此邀請他來談談於印尼蘇拉威西的〈樹皮布研究的田野經驗分享〉。透過他的研究,瞭解蘇拉威西樹皮布使用工具的記錄,透過各村落製作過程的相異性與共通點,可以認識不同地區甚至是跨越國界的樹皮布用途及製作技術,這對未來本館進行樹皮布藏品探究會有更多啟示。


學員們體驗敲打樹皮布。


製作樹皮布筆記本。

參訪園區卑南族下賓朗部落建造的家屋。

第一天晚餐時間,由館長帶領大家禱告。

  接續上述演講,邀請學員起身到戶外進行體驗此課程〈削、剝、敲、洗:樹皮布製作過程說明〉。當學員們聽完專講、再透過本組專業解說員李思燕小姐講述樹皮布打製教學,就已迫不及待想嚐試,因此一拿起工具就蹲在地上認真敲打起來。此起彼落的聲響,還讓人以為打擊樂團進駐園區演出呢!如此宏亮的聲響也引起遊客的興趣,好奇駐足許久直到敲打結束,還有學員索性把樹皮打棒工具交給對方敲打玩玩看。

  隔天(12/19)舉行兩場主題論壇都是有意思的主題,邀請到地球物理專家董倫道博士主講〈地球物理探測在卑南遺址的研究經驗〉,另一位講者謝孟龍助理教授曾經是本館研究同仁,目前任教於中正大學,則提出〈洪水是造成卑南史前聚落荒廢的原因嗎?〉。這兩項議題主要是談論卑南遺址可進行的研究整合,除了考古學專業性以外,如何從精密儀器等科學探測來看底下地質結構的解釋。古地質與環境因素的因果推敲也是有趣的論點,謝博士從古地質沈積狀況與碳十四定年方法,引入卑南遺址史前聚落成為廢墟的種種推論,提供考古學資料運用的有力輔佐。

  考古出土的文物與遺構現象,以及經由科學方式探測地質結構來幫助考古研究,是明確的「物證」;從文化人類學研究角度切入,現生民族老祖先於神話傳說所在地流傳的故事,而傳承講述故事的人或族群則是最佳的「人證」。卑南遺址上最有名的口傳故事莫過於「風箏的故事」,這場次主題論壇由臺東大學李玉芬教授表述馬蘭阿美族的口傳神話,而由本館南科分館籌備處林志興主任講述南王卑南族的口傳故事。「風箏的故事」重要性在於各種文本分析,雙方皆有其傳述本故事的報導人、神話傳說中某部份則來自真實環境。

  神話出現的年代離我們現今年代太久遠,場景中出現的器物可能會與口傳年代有極多不真實處。林主任談到,如果說神話傳說裡出現的器物可以讓我們來瞭解這神話是否已經過改變,可以討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神話的變形。舉例而言,若是神話裡的器物已經出現鐵器或銅帽等、而該則神話屬早期創世先民故事,那麼「很可能是在流傳時改變了說法!」林主任如是說。透過林主任與李教授互相對談,相互理解擁有該傳說故事的人群,並解釋古代人群現象的互動關係,這些提醒我們在看待「風箏的故事」時,可以從歷史考古學角度切入。


普悠瑪南王部落的文化工作者鄭浩祥講師為大家解說園區新建少年會所(Takuban)。


原本的咖啡廳搖身一變成為工作坊會議空間。

  卑南遺址是這樣一個充滿想像的地方,卑南遺址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更期許未來不管是學者、館員、研究生、民眾等都能從多面向研究累積相關資料,藉由這類公開場合讓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學習新知,以逐漸開啟瞭解卑南遺址的新歷程。

  後記:但是大家可能會好奇,遺址公園哪來的場地可以容納那麼多與會人員,還有為何此活動不使用本館舒適的會議室呢?既然要「坐在卑南談天說地」,那麼地點當然要選擇在卑南遺址的環境談這些議題,好產生更多共鳴。經本組同仁腦力激盪,我們把包含在二期新建工程整修的咖啡廳空間,利用空間最大值排列桌椅,變出這樣一個會議場所。在此感謝本組同仁與志工鼎力相助,本次活動才能功德圓滿順利落幕,並感謝公共服務組慨允出借器材,才使得本組能在想破頭規劃空間時得以克服會議設備器材不足等問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