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用力寫下去──記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文獻書刊頒獎典禮《炭火相傳》獲獎心得
文‧圖/林頌恩
感人的一幕,白鷺部落的文史紀錄書籍與其他得獎書籍擺放在一起。
|
「啊!!!」尖叫聲貫穿我們這排辦公室,「什麼事情啦那麼大聲?」我的尖叫聲嚇到了同事,但是那個當下我真的無法忍住打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網頁看到附加檔案的狂喜。打從二月得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開始受理「99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的申請,我就跟去年一起合作《炭火相傳─白鷺部落文史紀錄》的苦主陳文山說,去啦去啦去參加,不試試看怎麼知道,重點不在於得獎,而是讓部落辛苦好久才做出來的出版品有機會被評審看到、知道,以後會有怎樣的機會不知道,但是不試試看永遠不知道。另一位在合作期間蒐遍不少關於白鷺部落文獻資料並投入整理撰寫的苦主林文正,他也這樣贊同並鼓勵文山去申請,於是文山寫了申請表、附上十五本書寄了過去,就這樣我從二月等到九月,三不五時屏息點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網站查看最新訊息。終於,被我等到尖叫的這一天,得獎名單總算揭曉……。
在83件角逐申請的出版品當中,使用政府預算類計有70件,《炭火相傳》是其中一件,70件當中共有19件獲得獎勵,按照等級計有首獎四萬元、三萬元、兩萬元、一萬元與佳作五種。《炭火相傳》排名第四個等級,得到獎金一萬元!消息傳來,我真的只能用喜極而泣來形容,這半年多以來跟白鷺之間又愛又恨的痛喜糾纏,學術界的肯定於我們而言是莫大的欣慰。先前我們只是抱著投件試試無妨的想法,然而能夠獲得館方所邀請評審的委員肯定,就表示獲得臺灣史專家學者的認可,這種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可比什麼都要來得令人振奮。我立刻就在Facebook尖聲鬼叫,因為以我們的能力、書寫、經費、文獻、美編等種種都是小蝦米難以對抗大鯨魚的克難操作。感謝評審不被我們的不足所限,而能看到成書背後花了族人多少心血、花了耆老們多少心力來來回回到文物館講述、陪我們修稿的點點滴滴,是這一切辛勞憂苦的傾眾之力,讓得獎的這個事實更加珍貴。
能夠成書,是因為有耆老不計一切的付出跟努力。
|
然而這本書獲獎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申請ISBN的出版單位是白鷺社區發展協會,文建會、原民會、縣政府、鄉公所、議員等是提供經費的協力,史前館這邊則為人力編寫培力,因此代表領獎的單位是部落組織而非公部門,白鷺社區發展協會也因此成為本次唯一一個原住民部落組織的得獎單位。這個由部落自己撰寫並出版的意義,將上下游工程統合於部落自主的發展,過程中匯集各方之力,而以部落為主體做呈現,讓部落建構自己歷史的主動性得以恢復,我想是這本書得獎背後最大的意義。而我也在接下來期盼好久的頒獎典禮上,親眼見證身著母親製作排灣衣飾的文山上台領獎的狂喜與光榮。
文山趕快把媽媽做的珠繡背心穿起來,準備帥氣出席頒獎典禮。
|
10月28日於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行的頒獎典禮,一進來報到就感受到館員與志工的熱情,原來他們很擔心文山夫婦是否會因為路途遙遠加上颱風剛肆虐完畢不可測知的災情而受影響不便遠行,因此看到我們一行三人及時到場都非常高興。不只是主辦單位對我們的熱情招呼讓我感到開心,能夠在現場看到其他同樣入選的出版品琳瑯滿目一字排開,也讓我覺得投入文史書寫出版是一條傻瓜笨蛋可是絕不孤單的道路。因為這是一份只能用使命與價值來衡量的志業,無法用經濟與效益來衡量。在頒獎典禮上的貴賓致詞,即有臺南縣政府代表以感傷與不捨的語氣表示,五都選舉之後,臺南縣就要不見了,至少透過這些出版品,還可以讓後人認識臺南縣的存在,因為文史出版是一個今日不做、明日就會後悔的工作。他說得鏗鏘有力,我在台下也心有所感,確實如此,光是要整理我們這一代、這一輩的資料就已經相當吃力了,但如果不趕快跟上時間、記憶、長者並且跟他們賽跑與接力,就有很多情感、認同、依存與認識更留不下來了。
國史館工作人員熱情招呼我們前來報到。
|
典禮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這邊也提到,隨著政府預算的被刪減,以往這項計畫的獎勵金之於出版印書費用還可以不無小補,但現在只能在精神層面具有鼓勵意味。然而,該館自89年以來開辦該獎持續在地方文史、各地文化努力的這個領域,已讓更多單位與文史工作者倍感激勵,而戮力累積出許多更好的成果。而這次頒獎典禮對我及文山與他的族人來說,這樣的肯定確實會更加刺激、強化我們要繼續奮鬥的心志。
擔任評審委員之一的陳哲三教授則上台爆料他們的評選過程與標準。原來十二位評選委員當中,天天接觸各種文史書籍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人員與學界研究臺灣史的專家教授各佔一半,兩兩一組分配數量展開大量的閱讀評選。滿頭白髮的陳教授說,以他的年紀,還排在這六位專家學者的後半段呢,由此可見學界組成的評審何等資深。嚴謹的寫作格式、完善的出版校對等等只是他們所要求的基本功夫而已,當然內容才是他們最重視的。於是我至少可以自豪在來回校稿的眼睛脫窗中,沒讓這本書有錯字是達到基本門檻的第一步。
陳教授以這次得到地方志書類獎的《鹿谷鄉志》為例,勉勵大家從基礎功開始。原來很久以前鹿谷鄉的地方人士早就開始相關的撰寫工作,歷經多年資料蒐集,最後才以合作標案方式結合勤益科技大學修志團隊做最後的出版衝刺。他並且說,現在做志書多半是由上而下,例如做臺灣志,縣志、市志、鄉志還沒做出來就要做到這個層級,使得資料的蒐集相當困難;村落志、個人生命史紀錄還沒出來,就要做鄉志,造成無史可寫的窘境,因此他鼓勵大家,就是趕快做、從個人開始,由下往上做,如此累積了足夠資料才有辦法做志書。
陳教授的勉勵相信也給了文山很大的鼓勵。因為我們都是這樣相信,由族人自行編採撰寫的部落文史紀錄是最基礎的素材,特別是原住民鄉,要有部落志的基礎,鄉志的內容才有紮實的材料。否則若以現行鄉志招標發包的模式,得標團體往往受限於交通、時間、人脈、語言等條件,加上鄉志要處理的內容也相當多樣,光是一般的沿革、地理、建設、經濟、政事等就得佔據不少時間調查,於是跟原住民族群文化、歷史、宗教、民俗等有關尤其若要再提到各部落之間不同且細微的差異性等,往往容易被忽略,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加上過程中若少了中壯輩族人的參與來拉近與長輩的心靈距離跟獲得第一手的感動,那就更可惜了這難得可以直接與長輩互動、一起完成偉大志業的機會。以來義鄉為例,設鄉五十年以來仍待第一本鄉志的出現,而文山跟族人有了這次經驗以後,接下來要面對鄉志之前要進行的部落志準備工作,儘管艱鉅但也極具意義,相信他們會更有想法。
今年度唯二獲獎的原住民文史編寫者與書籍,左為文山與《炭火相傳》,右為趙長老與首獎書籍《賽夏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變遷》。
|
放眼望去,現場的文史書籍當中,就有一本深切達到陳教授所重視從家族生命史開始寫起而延伸成冊的書籍:《賽夏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變遷》。這本獲得首獎之一的書籍由新竹縣文化局出版,作者趙政貴正是基於身為賽夏族於日本時代最後一位總頭目趙明正的孫子身分,從兄長手中獲得父親以前回想到什麼就趕快把相關事物紀錄下來的手稿,而從一位書寫歷史的門外漢開始,積極向專家學者請教撰稿,之後不斷調查、研究、發表,而能把賽夏族從過去到現在的樣貌整理得非常完整而令人動容。能夠認識這麼一位長輩以及他用力的心志,讓我相當感動,於是我也期待明年一定要好好邀請趙長老來到臺東,與地方致力於文史編寫的部落朋友們分享、勉勵。
結束了這半天頒獎典禮,出得門外,出版組組長陳聰民說很高興看到我們得獎,原來他正巧是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評選到白鷺文史的評審,他說他很喜歡看到原住民出版品,所以每一頁他都看得很仔細。就在我開玩笑跟館長林金田說:「啊唷希望下次再來到這裡!」林館長也很開心說:「那就再努力再來!」
回頭再望這幢高大巍峨的建築,「好的~~」我在心裡暗下決心,我還會再回來,繼續努力,為了下次一起合作的部落,為了下次的再一起出席,也為了看到部落的歷史書寫在臺灣歷史上的沒有缺席,讓我們在彼此可以出力的角度上繼續用力!
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99年度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得獎名單
臺灣文獻館電子報頒獎典禮紀實報導
原住民電視台新聞
國史館表揚優良書籍 2原住民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