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淺談卑南文化公園二期新建工程

考古探索

  卑南遺址考古工作田野筆記

考古探索

  失落的卑南石柱--淺談卑南遺址考古發掘研究議題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85期 2010.8.15
 

卑南遺址考古工作田野筆記

文/黃玉英‧圖/黃玉英、葉長庚


(圖1)舊香蘭出土之陶蓋(李坤修提供)。

  「考古」給一般人的感覺總是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筆者在未接觸之前亦是對其中的未知充滿遐想,並且受電影誤導,總以為考古的過程會是一連串浪漫的驚心動魄,直到接觸了這個工作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一個未知要成為已知,其中不知要耗費多少的時間和人力,而且還要有幾分的幸運,舉例來說:舊香蘭遺址的陶片中有一種圓形淺盆狀、盆圍高度約3-4cm的容器,自出土以來一直將其當成類似「豆型器」的器皿,直到當次發掘計畫的最後一天,出土一件近乎完整的同型器物,只不過其盆底跨越中心位置還連結著一個寬度一致,厚度也一致的扁平把,才驚覺它應是一個陶蓋(圖1),原來在此之前都把它拿反了。這應該算好運了吧!如果少了一個工作天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會水落石出了。

  至於驚心動魄是有啦!現象和結構剛出現時,若因不小心判斷錯誤而做了錯誤的舉動就加減的「挫勒等」了,一點浪漫都談不上。

  每一個考古發掘計畫都有其林林總總的目的,包括研究報告需要、展示教育意義、保存環境受到人為或自然破壞以致遺址無法繼續受到保護……等,所以一個考古發掘計畫可以從長計議好幾年,也可以說動就動立刻執行。

關於考古工作


(圖2)室外考古發掘工作情況(葉長庚拍攝)。

  考古工作的內容主要可分成室外和室內兩個部分。室外就是所謂的發掘(圖2)、測量與調查,調查就是在地表找尋有無標本或遺址特徵,還有訪問地主(通常都不會給好臉色)或附近居民。測量則是在發掘前後及進行發掘中不斷要做的工作,目的在將資料數據化以利於分析,例如:所在位置和深度。發掘則是考古人員最主要的工作內容了,而其首要準則就是遵守「水平」與「垂直」兩二原則一鏟一鏟向下掘,聽起來很容易嗎?但有人就是怎麼挖也挖不平、怎麼切也切不直,最後整個坑不是愈來愈大就是愈來愈小,當然也有忽大忽小或呈S型的啦!還有發掘過程中標本的採集和現象的處理,常常會被遊客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看的出來他是不是遺物?」說真的有時候真的看不出來,一般我們是以有無人為加工做分辨,「石頭?」、「有沒有加工過?」,聽起來就是兩個字:「抽象」。剛開始做時覺得很奇怪,為何別人都能找出遺物,自己卻沒有半件可以交,後來好幾次被坑主從丟掉的石堆和土堆中將標本撿回來,才知道原來都被自己丟掉了,之後就變的疑神疑鬼,每挖起一塊石頭或石片就忍不住問前輩:「這個是嗎?」問得前輩都快抓狂了,當然大部分都不是啦!現在,我可以得意的回答遊客:「看多了就知道了」--一個更抽象的答案。


(圖3)清洗標本工作情況(葉長庚拍攝)。


(圖4)標本測量與登錄室內工作情況(葉長庚拍攝)。

(圖5)挑選洗土後再細小的標本(黃玉英拍攝)。

(圖6)針對生態遺留進行清整作業(葉長庚拍攝)。

  室內的考古工作就悶多了,清洗標本(圖3)、收標本、分類標本、編號標本、登錄與測量標本(圖4)等等,光聽就霧煞煞了,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不必在田野工作,不必忍受風吹、雨淋、太陽曬和惡毒的蚊蟲叮咬。

  室內還有一個工作就是有些發掘後的土方有些需要經過清洗再挑撿出超小的遺物(圖5),每次有所發現時都覺得超有成就感,因為那些標本有的比零點一公分還小很多,雖然很有成就感,但是眼睛受損的程度也是很讓人對這項工作敬謝不敏的。看到這裡一定有人覺得很無聊。沒錯,考古工作多半是既無聊又辛苦的。

關於考古遺留

  就是我們之前不斷提到的「遺物」、「標本」,不同的文化類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遺址會有不同的出土物,所以專業的研究人員看出土物就可以大致推斷其年代和所屬文化類型。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到金屬器時代,出土物依照材質大概可以分成幾個種類: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金屬器、玻璃、生態遺留(圖6)等。

  民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卑南遺址因臺東火車站的興建大量出土遺物,尤其石板棺的數量更是驚人,許多人將之當成一個發財的契機,認為石板棺中一定有許多價值不斐的陪葬品(又是被電影所誤導),因此有許多偷盜的事件發生,但其中被視為最有價值的玉器,就是由臺灣玉(產於花蓮的豐田,又稱豐田玉)所製成,由於本身玉材在經濟價值上就不高,所以這些玉器最大的價值還是在學術研究上。

關於工作時老天的心情


(圖7)因雨導致探坑積水,使得工作伙伴無法自拔(葉長庚提供)。

  自古以來氣候對環境和動物行為就是掌握著生殺大權,對考古工作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尤其田野工作經常不是頂著烈日驕陽揮汗如雨,就是忍著寒風刺骨瑟縮無門,再者大雨傾瀉,舀水抽水的動作永遠不及水漲人低的速度,當水積了一段時間後,土就全成了爛泥巴,最後所有的考古人員就此深深愛上考古發掘工作,因為大家都身陷其中無法自拔了(圖7)。

  還有更驚險刺激可媲美電影情節的,一位同事轉述在做某遺址計畫的經驗:由於遺址所在位置在海岸旁,距離海岸線只有數公尺,突然一個大浪或漲潮立刻體驗到「人在坑底做,水從頭頂來」的暢快淋漓,不知道當時在坑底的同事有沒有被提醐灌頂,豁然頓悟的明白了什麼事,這件事現在可以拿來談笑風生,當下應該是趕快逃命吧!

  其實氣候對考古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天候不佳時,發掘進行會極不順利,壞天氣過後更會有一堆清理善後的工作,這些工作往往比發掘工作更為艱苦和辛勞,進而影響工作人員的情緒,然後就會聽到有人開始自言自語,不斷地碎碎唸 碎碎唸,然後就……。

關於大家對考古的好奇


(圖8)遊客參觀卑南文化公園之考古現場(葉長庚拍攝)。

  這是最有趣的一個區塊了,具有展示作用的考古現場經常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參觀者(圖8),有些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早晚三支香,哦!講錯了,是早晚來運動、散步、鍛鍊身體,有些是遠道慕名而來,更有許多是莫名其妙跟著別人來,不管參觀者是為了什麼因素來,好像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你們在做什麼?」、「我們在考古。」這樣的問答幾乎每天都有,有時一天可能聽到好幾次,有些更只相隔幾步也可以連番提問,連不少帶團的導遊也此起彼落的問,我們總是回答:「我們在『考古』,不是『烤骨』,也不是『考骨』,更不是『烤土』,也不會是『烤肉』,是考古。」

  有的小學生很厲害,跟著家人或旅行團來玩,他們可以初步跟身旁的大人解說什麼是考古?考古為什麼要拿小小的工具慢慢地挖?用小掃把輕輕地掃?總有許多參觀的遊客會建議我們用挖土機挖一挖就好了,當場只好為之語塞。

  還有很多遊客他們家也有遺址,或者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你家也有,看到發掘現場凌亂的石礫堆和石砌牆,總能讓他們聯想到:「我家後面也有很多這樣的石頭、我的田裡也有這樣的石牆,幹嘛要大老遠的跑來看石頭。」其實臺灣真的還有很多遺址不為人知,或許你家後面真的是遺址,趕快請研究單位的人去看看吧!

關於現在……

  我們仍然在考古,就在卑南文化公園裡,有興趣的大家,不妨來看看我們,哈拉幾句,至於要怎麼找到我們,基本上在公園裡找找一個大型白色帳篷,或是大型陽傘、帆布等,大概八九不離十的可以看到我們在那裡工作。


(圖9)於卑南文化公園二期範圍內所設置之大型白色帳篷(葉長庚拍攝)。

  話說最近剛新增的配備-大型白色帳篷(圖9),比原本在田野撐的五百萬的大傘美觀多了,遮陽的面積又大,拍坑底照片時較不會因陽光陰影而有誤差,在其內做發掘工作,確實是較為舒適,遮陽的效果也很不錯,且不用因日照位移要跟著移帳篷,但每頂只能單坑使用,還有其四邊的簾布跟發掘過程中的傾倒位置有所衝突,要多耗費時間去做積土移除的工作。

  不多說了,期待在田野與大家的相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考古隊成員,圖片提供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劉少君│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