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物館之我見我思
漫談北美西南地區古老的獵人
卑南族女子外裙
dinumaiDang
尋回失落的一角─博物館與老年人
 
 
史前館電子報第18期 2003.09.01 
   
 

漫談北美西南地區古老的獵人/李德仁

北美西南地區史前文化早期階段,考古學者一般分為古印地安時期(Paleoindian)和古代時期(Archaic Period;或稱狩獵游牧時期)。古印地安時期以石器類型又可分為克羅維斯(Clovis)、法爾森(Folsom)兩個階段。


以絲蘭葉纖維製成的草鞋;距今約3000年前(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藏品)。

克羅維斯期年代距今約11,500至11,000年前。克羅維斯石器係由器底基部向頂部打出鋸齒狀內凹的溝槽,以便於裝柄。克羅維斯石器常和大型已滅絕的更新世動物遺骸並出,如在亞歷桑那州San Pedro河谷Naco遺址出土的一具猛獁象遺骸中,發現8件克羅維斯石器;另外在Lehner遺址中,除出土13件克羅維斯尖狀器、8件切割石器之外,還發現9具未成年的猛獁象骨骸。在骨堆的附近發現兩處火塘,說明當時獵人曾在此屠宰烤肉。而石器、獸骨和火塘出現在遺址內不同的地層,顯示與不同季節性的活動有關。但可以確定的是,克羅維斯尖狀器與已滅絕的更新世大型動物似乎有所關聯。

法爾森期距今約11,000至8000年前。法爾森期的石器較克羅維斯期的石器打出較長的凹槽,但是裝在較短的箭桿上。在發現法爾森尖狀器的遺址中,出現較高比例的小型動物,如全新世的野牛;反映出在法爾森至古印地安時期結束前,西南部地區氣候上有了重大的轉變。

古印地安時期石器類型在早期較為相似,後期的變異性愈來愈大;可能的原因是,當生業型態由游牧轉為定居的型態時,晚期人群較少從事遠距離的移動,不若早期獵人是一群機動性相當高的游團(band),雖然地廣人稀,仍互動頻繁,維繫著緊密的社會網絡,相對也留下較多的遺址。而晚期的獵人較為依賴小區域內的植物資源,與遠地的族群互動減少,以致各地逐漸發展出具當地特色的石器類型。

人類早期歷史上最具戲劇性而且如謎團難解的事件,就非北美洲大型動物滅絕莫屬了。學者估計早期獵人平均每年遷徙16公里,如果以100人計算,在300年內人口成長可達30萬人,並且可捕殺近千萬頭如猛獁象、野牛等大型動物,與此事件同時發生的是,北美洲哺乳動物除了已滅絕的種屬之外,也出現體型變小的現象。美國考古學界對此現象有「古環境遽變說」及「古印地安獵人濫殺說」;後者的論點是,北美洲幾個遺址中出現的克羅維斯尖狀器與大型動物骨骸相伴出土,因此推論濫殺的兇手可能是古印地安人。但是在很多出土猛獁象骨骸的遺址中,尚無法確認尖狀器是古印地安人肢解猛獁象的遺存,還是這些猛獁象死於其他原因而致遭獵食。雖然實驗證明當時的獵人若使用擲箭器(atlatl)配合克羅維斯尖狀器的箭桿,可以將體型如現代象一樣大的猛獁象刺傷致命。

目前的證據較傾向「古環境遽變說」。最近第四紀古氣候學者對北美洲氣候研究的結果顯示,更新世時期氣候季節性的變化不如現今明顯,當更新世過渡到全新世時,夏季變得較暖,而冬季較冷,這變化推測會造成某些動、植物的消失,而適應力較強的動物有體型小型化的現象。

在法爾森文化後期考古遺址數量減少,遺址大多靠近溪流、河邊與湧泉地;遺址數量減少主要因當時人類人口增加,遷居活動較少,形成的遺址數目自然也就減少了。法爾森文化之後,生業型態轉為廣泛採集食物資源,特別是大量依賴植物的採食。在打獵的武器方面,尖狀器從較單純類型轉變為較複雜的地方類型。北美洲古印地安人晚期的生活型態也轉型較為定居,且與鄰近地區較少互動的狩獵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也為北美西南的狩獵採集時期(古代時期,距今約8000至2200年前)奠定了文化的適應基礎。

古代時期雖然考古上的證據相當薄弱,留存的遺址和遺物也相當少,一般學者認為古代時期是一個重大的新紀元,如大型動物的消亡,生業主要依賴植物的採集,尤其後期逐漸依靠玉米、南瓜等的栽種。

不同於古印地安時期,古代時期對居處的選擇更為多樣,食物來源也更為複雜。植物來源主要有植物種子、堅果、核桃、仙人掌果、藜、艾菊等。狩獵的對象以小型動物為主,如鹿、大角羊、麋鹿、野牛、小狼、獾、山貓、兔子、地鼠、松鼠等;遺址發現的動物遺骸以小型哺乳類,尤其是以兔子為主。

生業型態早期以植物採集為主,後期則以栽種為主,其次才是狩獵。古代時期因氣候轉為四季分明,在同一時間內不可能採集所有可用植物資源;因此,古代時期人群在春、夏、早秋時期以植物性資源或獵捕小型動物為主要生業活動;或是在居住的營地附近設下陷阱,而非去獵捕大型動物了。雖然常用陷阱捕捉小型動物,因小型動物的繁殖力強,陷阱的使用不致造成其族群數量的減少。

學者們關心的議題是古印地安時期演變到古代時期,是同一群人的不同適應或是另有新的族群的移入?由地理學或植物孢粉分析研究來看,氣候的改變並不影響食物的供給,在西南地區採集活動並不需太大的移動,僅是在同一地區不同高度上下的移動而已。考古學上的證據也顯示,不需新移民的說法來解釋古印地安時期與古代時期間的差異,其差異性可能是被誇大了。在亞歷桑那州南部的Ventana Cave遺址,克羅維斯尖狀器是與石臼出土於同一地層中;即使在古印地安時期早期,部分的西南族群主要是依賴植物採集維生,而非狩獵活動。尤其Great Basin以南,科羅拉多河以東的廣大區域內,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較少依賴獵捕大型動物。由此來看,古印地安時期和古代時期似乎並無斷裂的現象,如擲箭器在古印地安時期與古代時期早期的差異性並不大。

在古代時期晚期開始種植玉米、南瓜,之後有豆類。約在3500年前住在墨西哥中部高地的人把玉米引入西南地區,出現第一次以人工培育的植物。耕作可增加食物採集的效率;由於可預期採收的食物,使得終年居住於一地變為可能,不像以往在夏末秋初必須為了採集松果、植物種子而遷往高地,到了冬天再移往低地。後期發現的長年居住性遺址,例如在亞歷桑那州吐桑市的Milagro遺址發現三處穴屋(pithouse)、儲存窖穴與中型儲藏室等。另外在新墨西哥州的蝙蝠洞(Bat Cave)則發現令人驚奇的文化遺物,如第一次利用的玉米和南瓜、大型儲藏窖穴、火塘、兔毛衣服、木製品、蘭葉纖維(yacca fiber)編製的繩索等。此外,在一些岩洞或岩蔭遺址發現保存良好的編籃、搖籃板、草鞋;墓葬亦有發現,部分墓葬內發現有髮夾等。上述發現的文化遺物不僅對接續的世代造成不小的文化衝擊,也標示了北美西南地區邁向下一個文化階段(農業形成時期—村落生活)的開始。

註一:北美洲西南地區包括:美國亞歷桑那州(Arizona)、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科羅拉多州(Colorado)、猶他(Utah)、內華達州(Nevada)的南部,以及墨西哥Chihuahua、Sonora省的北部地區。

註二:在更新世末期(最晚的冰期),人類由西伯利亞沿著白令海峽的陸橋來到美洲,之後分東西兩路往南遷移。而北美洲西南地區人類居住的證據,是在新墨西哥州的黑水源區第一地點(Blackwater Draw Locality#1)遺址,和法爾森遺址中發現動物遺骸與石器。西南地區曾出現已滅絕的大型動物包括美洲駱駝(American camel)、三趾樹獺(Shasta ground sloth)、馬、獅和猛獁象(Mammuthus columbi)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