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羅人的建築與空間概念
戀戀欒樹
博物館人札記
─從收藏到共享
「碳十四測年法」的原理是什麼?
 
 
史前館電子報第17期 2003.08.15 
   
 

博物館人札記
從收藏到共享─記一段話的感動
/林頌恩

本館於七月初推出的「傳統與變革─北美西南與臺灣東南原住民的文化與工藝」特展,主要分為北美西南原住民以及臺灣布農族兩大部分,並以文化工藝的變遷作為連結兩者的主題。其中布農族的部分以織布為主軸,道出織布在布農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苧麻原料到紡成線與布的過程,在在吸引人的目光。特別是近代族人傳承紡織工藝的心路歷程,娓娓讀來更是令人心有所感。

在這之中還有一處容易為人忽略的小單元位於展場中央,柔和的燈光打在牆上一段話。這段話,讓我這當了三年的博物館人,產生了沉潛的感動與激動。感動,是因為這段話說中了博物館之於世代人們的重責大任;激動,則是因為知道自己未來的使命與任務,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開拓、去行動、去實現。

     這段話,是這麼寫道:

  收藏,是博物館的基礎
  收藏,切斷了織品與原有脈絡的連結
  但也使織品有了更長久的生命
  研究,試圖重新建立織品與原有脈絡的關連
  研究,更將許多屬於文化內部的常識
  轉換成與更多人溝通的知識
  展示,結合收藏與研究的成果
  展示,在博物館中以活潑多元的方式
  賦與織品傳達文化意義的功能
  共享,是原住民社群參與博物館的運作
  共享,使織品所承載的共同記憶
  有了無限發展的可能
  (文:方鈞瑋/喬宗忞)


不同的社群分享博物館所蒐藏物件的觀點

族人與研究者共享對文物的詮釋,賦予文物更豐富的生命

展示場一角,訴說布農族人傳承紡織工藝的心得與記事

長久以來,被收入博物館的文物,一直被視為切斷與原有脈絡的聯繫,保存在冷冰冰的空間,只有在被展示的時候才得以與世人重新見面的物件。博物館的存在,似乎剝奪了這些物件原本隨著人事變遷而自然逝去的生命狀態。

然而,這種割離某種程度是為了讓後人可以經由物件,窺見與感受當時人們的生活。一件原本會跟著主人一起陪葬的衣物,一處可能會隨著戰爭或工程而遭破壞的建築,如果能夠換個地方留存下來,即使是零散殘片,還是可以告訴後來的人們,許許多多只有憑藉它們才能為人所感知的故事。

因緣際會來到博物館的物件,原本脆弱的生命可以在恆溫恆濕、無天然災害的環境得到延長,讓想要一窺先人創作心血與智慧的後人,得以在博物館與過去的記憶連結,在心靈上與先人產生電光石火的交會。

物件是脆弱的,然而人類則更是軟弱的。我們需要信念而存活,需要眼見為憑的印證來提醒我們。而這一切可以驅動我們的原點,大部分來自蘊藏於物件之中的精神與記憶。於是,物件的存在,延長了人們的記憶;博物館的存在,延長了物件的生命,也開展了物件與人們接觸、互動的各種可能性。

展示,是一種最基礎的方式,讓所有在這段時期來到博物館的民眾,可以與物件產生最直接的對話,沉澱為日後躍然有感的觸發點。

出版研究成果,則是另一種紙本上的展示,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成為手邊欣賞與參考的知識。

分享,則是讓不同社群有機會彼此交流,擴展對物件的認識與情感,不僅豐富了物件本身被看待與詮釋的觀點,也豐富了人們觀看自我的方式。

而這一切迷人場域的源頭,都發生在博物館這個地方。這一切令人興奮與轉變的可能性,也在在需要博物館人去嘗試、去營造。

「在博物館工作真是太有意思了,有好多好多的事可以去努力。」我心裡這麼想。而展場的那一段話,也會成為時時提醒我的信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