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談「古道照顏色-八通關古道的探索」特展

南島文化專欄

  山與海的交會,很彩虹─記都蘭與白鷺青少年的首次相會

南島文化專欄

 

當山上與平地的孩子,遇見海邊的孩子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68期 2009.12.1
 

談「古道照顏色-八通關古道的探索」特展

文‧圖/史前館


古道一景。

八通關草原。

路是人走出來的嗎?

  人們往往認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但以群山而言,最早出現的,是水鹿、山羊或是山豬等走出來的獸徑;日後漸漸地成為原住民的獵徑、部落間對外的連絡交通要道;最後出現了穿山越嶺橫貫東西的「八通關道路」型式。

  八通關(Pattonkan)原是早年居住在濁水溪上游溪谷鄒族對玉山的稱呼。清朝吳光亮開闢中路時,「八同關」被誤植在地圖上的現地;即位於荖濃溪上源草坡。清末為鞏固臺灣地位,施行「開山撫番」,遂命吳光亮領軍,闢草萊、搭木橋、舖石階,橫貫東西以為後山屏障,如今稱之為「清八通關古道」;乙未割臺後,大日本帝國積極經營山地,強勢地統治原住民,另闢理蕃警備道路,稱之為「日八通關越道路」。

  今日的兩線「八通關古道」並行著先人與近代人幾度風起雲湧的記憶與情境,亦刻劃下史前、清代、日治迄今,不同歷史與人文階段的軌跡。「古道照顏色-八通關古道的探索」的展示,試圖引領我們,從考古學、人類學與自然環境研究的角度,來追溯並懷想這個古道的故事,同時教育我們再度省思人類與自然應有的共生關係。

風檐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

  「古道照顏色」其實是文天祥正氣歌中的一句,文句裡的古道其實不是指實體的道路,指的是古聖先賢的正道,引用來作為特展的主標,延伸其意義是想透過特展,介紹八通關古道的歷史,引發觀眾產生懷想、探索的興趣。

  古道是指遺留在地表上的歷史陳跡,沿線有很多族群文化的遺跡,是臺灣開拓史的縮影。這裡定義為古道的道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某個族群為了某種目的而經常走出來的道路,銜接它自己的文化區域,或銜接不同的文化區域的通道,這一類是屬於自然形成的。另一種是統治者為了政治或經濟上的目的而開鑿的官道。以下介紹幾種臺灣的古道類型:

(一) 社路-原住民的姻親道路

  臺灣原住民隨著耕地輪作及獵區擴張而經常改變住所,因而形成新部落,在新部落(大社)與新部落(小社)之間就會有道路交通來往。此外因為婚嫁關係的建立,部落間也形成了通道,而部落間的聯絡、攻守同盟也影響了道路的分布,這些原住民的社路後來往往成為清末時期的隘路、理番道路或開山撫番道路的基礎。

(二)隘路-隘勇線、隘勇路

  過去平地人和原住民地區交界處叫做「番界」,隘路是為了圍堵原住民而開的,平地人往山地設腦灶煉腦,平地的拓墾者入侵山區開墾,是一種經濟力的侵入。所以隘路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武力侵佔的結果。

(三)清代古道

  自同治 13 年( 1874 年)至光緒 21 年( 1895 年)。從臺灣西部的南、北、中等三方面,先後總共開通 8 條,以及 5 條雖動工但因故未能開通的東西越嶺道路。

(四)日人理蕃道路(警備道路)

  理蕃道路是日本治臺後為控制山地治安,或開發山地資源特地開鑿的道路。初期使用舊有的隘路逐漸往山中伸展軍事勢力,稱為「隘勇線前進」。如果編列計畫預算、工程師定線開道、剋期完工、駐警防備,就稱為「警備理蕃道路」,例如「埤亞南警備道」、「鹿場連越」、「合歡越」、「能高越」、「中之線警備道路」、「八通關越」、「關山越」、「內本鹿越」、「知本越」及「浸水營越」等,到了末期,紛紛轉型為登山觀光道路。

八通關草原2

荒廢的華巴諾駐在所

八通關古道

  本次特展介紹的八通關古道區域,其實是一個廣域的概念,時間軸上介紹的幅度從史前時代的歷史開始一直到現代;而在空間軸上所涵括的範圍,是八通關古道及其周邊區域。而介紹的道路主體有2條,一是「 清八通關古道」,另一條則是日治時期興築的「八通關越橫斷道路」。

清八通關古道

  清八通關古道是全臺灣唯一以道路為主體的一級古蹟。開闢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起自西部竹山,橫越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中央山脈,到達花東縱谷的玉里,全長152.64公里。是當年清朝「開山撫番」政策下,所闢的三條通往「後山」的道路中的一條。 雖然這條開通後為臺灣的東、西部的往來,帶來許多便利,但坡陡路險,軍工維護不繼;山區充滿蠻煙瘴癘之氣,古道甚少利用,八通關古道便逐漸荒沒。

八通關越橫斷道路

  1918年(大正7年),日人為了徹底解決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未歸順,且頻頻襲警的問題,決定修建一條道路,通過抗日的部落。並形容「像一把利刃一樣插入他們的心臟」。於同年6月10日,分東西兩段開始動工。 西段起自楠仔腳萬 (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長約42.02公里,東段起自花蓮玉里,長約83.64公里。 除了道路主線之外,其中一條支線通往華巴諾高地,在該地設置駐在所與砲台,射程涵蓋大分地區,用以威壓抗日的各部落。最後在1924年(大正10年)完成全長125.66公里的八通關越橫斷道路。

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當您聽到「八通關古道」時,腦中浮現的會是什麼?是一段橫貫中央山脈的登山路徑?是原住民族深山裡的家園和血淚斑斑的歷史衝突?是考古、山林歷史上的學術探險?還是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樂園?這個特展將進行深度的介紹,由自然、人文、歷史、族群等各種面向來述說古道的故事。

( 本文整理者張至善先生為史前館 展示教育組 研究助理,內容引自「古道照顏色-八通關古道的探索」展示文案。)

參考文獻

楊南郡 1989 〈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越嶺古道東段調查研究報告〉,玉管處。
楊南郡 1996 〈臺灣古道的性質與近況〉《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
余明德 2000 〈布農族崙天部落史〉,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 2000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遠流。
徐如林 楊南郡 2007 《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黃國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