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把深度變好玩-台灣原住民現代創作歌謠互動多媒體

博物館頻道

  一起到史前館做東南亞文化動手做─談學校參觀套裝行程亮眼新選擇

話題.話語

 

從史前館看「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給老師在教學上叮嚀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63期 2009.9.15
 

從史前館看「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給老師在教學上叮嚀

文/黃國恩

  史前館的核心領域向來是以自然史、史前史及原住民為主,因此以下的分析中,也以此三個角度來檢視海洋教育的能力指標。

主題軸一:海洋休閒

  此一主題軸基本上與史前館的主要領域沒有直接關係,不過在海洋生態旅遊第三階段的能力指標上,一再提及要瞭解「漁村」,這是有疑慮的。這裡所謂的漁村若是指「家鄉附近的漁村」則較有彈性,否則依目前能力指標的描述方式,很容易讓人以為漁村在全台各地都是一樣的,而且背後隱含的是「台灣漢人」漁村的想像,認識漁村就幾乎等同於要認識「漢人」的漁村。但其實對台灣原住民來說,漁撈通常只是生業活動的一種,即便是靠海的聚落(例如達悟族),食物或經濟的來源也不完全依賴漁撈,原住民聚落的「漁村」景像也完全不同於漢人的。(註1)

  或許這些能力指標的用意在引導學生瞭解現今社會的實況,但是在教學上,老師應該要能注意學生族群文化的因素,如果要教學生認識當今社會現況是重要的,那麼同時學生也該了解文化因素是會影響漁村景觀的,而原住民學生也要學會從自身傳統文化的觀點來與現況比較。

主題軸二:海洋社會

  在海洋經濟活動中,提到很多「水產」、「漁業」的經濟,這些「海洋經濟產業」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才興起的事(註2)。對原住民或史前人來說,漁撈是一種生業,未必是一種職業,通常無法構成產業的規模。因此就如同前面提到「漁村」的概念,老師在教學上同樣要留意,在引導學生認識現代社會的「海洋經濟產業」之餘,也應一併反映台灣不同族群社會在操作所謂的「產業」及「經濟」,背後可能存在的文化背景,尤其在原住民地區學校更應如此。


玉的交易網絡(劉益昌原圖;鍾國風重繪)

  其實講海洋經濟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史前人的海洋貿易,很多人(包括老師)總以為史前人過的是原始生活,不可能有海上貿易這種事,但是考古證據顯示,其實台灣史前人利用海洋進行運輸貿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史前時代台灣特有的台灣玉外銷到菲律賓及越南也是證據明確的事實。

  海洋法政的部分,主要涉及海洋公法的問題,但是其實老師們應該可以因地制宜,再加入一些與海洋相關的國內法律問題,舉例來說,做為原住民傳統生活領域的漁場或海岸,非原住民可不可以進行捕魚或商業活動? (註3)

主題軸三:海洋文化

  海洋歷史中有多項能力指標直接與史前館的主題相關,其中有關臺灣先民海洋拓展史,通常老師們比較熟悉漢人渡海來台的歷史,有關史前人及原住民(南島民族)的移民史,很可能因為不熟悉就刻意忽略了。站在史前館的立場,希望老師們在教學上不要忘了原住民及史前人的部分,至少不要誤導學生將台灣先民海洋拓展史等同於台灣漢人海洋拓展史。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史前南島民族進入台灣之後,有再向外進行海外移民的情形,台灣史前人的海洋性格及能力是超越我們想像的。


鬼頭刀屬於男人魚(攝影:張至善)

  海洋民俗信仰與祭典中,使用了很多「民俗活動」為對象,但是廣義的來說,每個人對其文化的信念就是信仰,不一定要以祭典或民俗活動來表現,屬於個人表現的禁忌或咒語等巫術性的行為,也經常與文化有關,舉例來說,達悟族將魚分為老人魚、女人魚、男人魚,這種文化規定在平日就遵行不逾,未必在祭典中才可以呈現。老師們在教學時不妨跳出「民俗宗教」的框架來思考,以「文化信念」的角度來看或許可以有更寬廣的視野。

  台灣原住民的文學及藝術中有很多與海洋相關的題材,從傳統到現代都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有心的老師可以在教學上多加入原住民創作的題材,呈現多元的觀點。

主題軸四:海洋科學


有舷外浮桿的船

  這個主題軸與本館比較沒有直接相關,不過如果單就科學來教科學,其實是很無趣的,如果能在統整教學中加入一些人味,學習起來更有滋味。例如講到船,如何分別從文化及科學的角度看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大洋洲島民傳統上使用的船為什麼要有「舷外浮桿」的裝置?以航海的議題來說,航海涉及到什麼有關海洋的知識?洋流及季風如何影響航海?海洋有海洋自己的規則,學生除了應該瞭解這些規則,也該了解古今人類順此規則而生活的方式。這些都是可以在教學上加入的,把科學融入史實故事或現實,學生會更有主動學習的趣味。

主題軸五:海洋資源

  此一主題軸與本館比較相關的是「海洋食品」及「生物資源」。能力指標所提到的,基本上是針對現代人來說的,但其實史前人的海洋食品以及史前人與海洋生物的關係也是值得讓學生了解的。飲食文化是史前館希望老師在教學上可以多著墨的地方,例如之前提到達悟族對魚的分類方式,學生可以藉此了解,食品不只是一種給人體消化的東西,也不只是在市場陳列的商品,而是可以承載文化意義的東西。

  如果要kuso一點的話,海洋的非生物資源應該還包括人類製造的沉船吧!因為對魚類來說那是人工魚礁,對人類來說,那是尋寶者的藏寶地點,是水下考古學家的工作對象,說起來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資源吧!想為海洋教育加點新鮮感的老師,可以把沉船當成話題試試看(註4)。

  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能力指標有多項是負面表列,似乎在教學生了解「瞧瞧我們人類幹了什麼壞事」,我們的確是該檢討人類的不當行為,但是提出好的典範,以正向來思考環保也是必要的。原住民對大自然(當然包括海洋)的思考方式是我們可以取材思考的對象,老師不妨在教學時引介與討論原住民對待海洋的傳統思維及做法,或許未必是典範,但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註1:另外一個不解之處是:從小就住在山上的五六年級原住民學童,要如何理解在漢人漁村進行生態旅遊這種事?此外,「生態旅遊」一詞也比較是針對都市人的說法。
註2:真的要講產業經濟,認識「港口」應該是必要的。很可惜,我們在「海洋經濟活動」細類中,找不到對港口的描述,只有在海洋應用科學中提到港口的功能。其實港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體,一個商港的吞吐量也可以是一個海島國家貿易興衰的指標,講海洋經濟應該要提到港口才對。
註3:其他的法律問題還有:在海岸撿拾三顆石頭及一卡車的石頭,有什麼法律上的差別?「海岸巡防署」是個什麼樣的單位?為什麼外來的人與貨物隨意上岸是違法走私?有錢人可不可以買下一整片的海灘?等等。另外,海洋法政也應提及目前台灣對海洋環保及生態保育方面的法令。
註4:沉船的話題或許放在「海洋應用科學」更恰當。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可參照162期:《從史前館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海洋教育」的一些意見》一文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黃國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