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黃」,是什麼黃?仔細欣賞過排灣族琉璃珠的圖紋與配色嗎?
文‧圖/盧梅芬
「排灣黃,是什麼黃?」
類似你問我,「台灣紅 (ㄤˊ),是什麼紅?」
圖1:台灣紅 |
圖2:排灣黃(王昱心設定) |
色彩與生活
「台灣紅」(圖1),是一種蘊含了長久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常民情感與集體記憶的顏色:拜拜用的 紅麵龜、阿嬤的花被單、滿月酒上的紅蛋、婚禮上的紅湯圓、祝壽用的壽桃,總要染上這抹色彩。但它同時有著「台客俗」的標記: 辦桌的塑膠桌墊、塑膠碗盤與湯匙等。
「排灣黃」(圖2),亦是一種具有族群溝通、識別以及集體記憶的顏色。它被運用該族群的服飾、琉璃珠等,尤其幾乎每一種琉璃珠都含有這個關鍵色。它沒有「台灣紅」如此深潛於記憶、感覺中的「鄉土」感,在當今社會卻有著鮮明的「傳統」印象。 從鄉土到時尚
2000年代,「台灣紅」,這個曾經被認為「鄉土」或「俗艷」的顏色,被有意識地、有計畫地、有自我主張地,迅速反轉成一種時尚的台灣色。
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代初期,藝術家林明宏擷取桃紅的阿嬤花布,放大創作,產生一股震撼的視覺張力,阿嬤花布隨著這位藝術家遠征國際,逐漸改變人們對阿嬤花布的鄉土認知。2000年代中期,「台客搖滾演唱會」中,阿嬤花布與台灣紅成了宣傳文宣的主要設計元素。文建會正式喊出「台灣艷光——台灣紅」這個名稱。在創意產業的政策下,以國家之力,結合產、官、學,邀請各界設計師把台灣紅帶進時尚的舞台。全台亦產生一股花布發燒現象。
設計取自於生活。從此,阿嬤花布不再是花布功能,它的圖紋被轉用在各種設計上。台灣紅,也走出了辦桌、禮俗與拜拜的範圍。
2008年,史前館以「排灣族琉璃珠的圖紋轉化」為主題,委託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王昱心助理教授研發茶具組。曾有人認為,琉璃珠已經被介紹的太多次了,是否不具新意?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問題不在於是否被介紹很多次,而是如何介紹。琉璃珠雖然曝光率極高,每顆珠子是有故事與文化意義的這件事也一再被強調(註);但它的美學元素、美感意象,並未有力地根著於民眾的心裡(這不是一個特例,可廣泛地運用於許多原住民文化展示或詮釋經驗上) 。
我們聚焦、放大琉璃珠的「圖紋」與「色彩」,希望跳脫琉璃珠的珠子、項鍊與手鍊等功能。目的是,希望讓大家「看見」或「發現」圖紋與色彩的美學特色,而不是只看見一條項鍊;就如藝術家林明宏讓大家看到阿嬤花布的花紋與色彩,才進一步讓我們學會欣賞已經塵封的、或原先認知的老俗花布。
這種新的反轉方式,反而能有效地讓我們好奇,想要一探每一顆琉璃珠的細膩原貌。否則,「琉璃珠」多只會籠統地被認為是一條色彩很多的花項鍊或珠子。
圖3:琉璃珠配色分析圖(王昱心製) |
圖 4:琉璃珠圖紋 ( 王昱心繪製 ) |
圖 5:排灣黃試燒失敗到成功過程 |
設計師王昱心以3D 與平面設計方式,分析琉璃珠的色彩與圖紋,並抓取出來。這有如排灣族的「配色字典」(圖3),對我來說,那是一個我的眼睛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是一個特殊的視覺經驗。例如,「土地之珠」(圖4),連參與的平面設計師都認為這是很有趣、也很少見的圖紋與色彩配置方式。
色彩的國際語言
「色彩世界」,不容易用語言文字去敲擊。「台灣紅」,是一種桃紅色。但是桃紅又有好多種,如果偏離到某個範圍,就會「走味」。2004年,在文建會出版的《台灣艷光台灣紅》一書中,製作了台灣紅的四色印刷配置「M100 Y10」色票以及螢幕色配置「R193 G0B113」,用設計師與印刷商討論色彩的國際與科學語言來定義「台灣紅」,以更有效地推廣與實際使用這個台灣色。
當我們在研發琉璃珠圖紋運用在茶具組產品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關鍵的瓶頸,「排灣黃」失敗好幾次。第一次試燒出來偏橘、第二次偏膚色、第三次偏正黃 (便利貼的顏色 ),第四次終於成功(圖5) 。
這個黃燒不出來,主要與顏色溝通、調釉技術、窯燒溫度控制等技術有關。期間,設計師也曾因時間壓力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排灣黃」若偏離到某個範圍,亦會走味與誤導。與製作師傅溝通過程中,設計師亦訂出了一個色票標準色「C0 M12 Y95 K12」,以利溝通與執行。 小結
「排灣黃」,未如「台灣紅」如此鮮明的被標定為國家文化特色的主張;亦未如「台灣紅」發燒現象,各界人才投入,將台灣俗轉化並脫胎成時尚,匯流成一場色彩與圖紋的視覺與心理革命,有其現實條件。
在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圖紋(或圖騰) 的重視遠甚配色,而圖紋又多被塑造成一種含混籠統、樣板的菱形紋,或紅、黑、白配色,在浮濫使用下,反而需要建立更為精準的美學特色。
註:如何深刻體驗琉璃珠背後故事與意義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在電影「海角七號」中,女主角送樂團團員每人一條琉璃珠,而每一顆琉璃珠也正好映照著每位團員的生命歷程和希望。因為這個共通的人生經歷與期望,連結原漢,皆能「體驗」琉璃珠的故事與意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