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從「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談圖書館的發展史

南島文化專欄

  臺灣原住民圖畫書展

博物館頻道

 

「公開的密室」之泥塑偶檢視大解密

博物館頻道

 

小策展人失眠日記-大學醫院界的醫龍與我的1895,在壽豐 (4)見日

搶鮮報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52期 2009.4.1
 

「公開的密室」之泥塑偶檢視大解密

文‧圖/史前館


檢視泥塑偶

泥塑偶頭部X光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公開的密室-博物館典藏保存技術特展」中有一個有趣的單元叫『泥塑偶檢視大解密』,這個單元的展出背後有著極為有趣的過程和意義,今天將它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史前館於去年(2008年)3月接受日本國岩佐嘉親先生捐贈一批數量多達萬餘件南太平洋地區南島民族標本文物,其中包含有許多目前已經難以收藏到的珍貴重要研究性標本。此次特展中分別在『文物描繪』、『文物典藏技術』和『泥塑偶檢視大解密』等單元,我們特意安排精選出幾件標本進行對外的展示。

  在這些捐贈標本文物中,有一批人骨遺骸十分令人矚目。由岩佐先生提供的資訊來判斷,我們初步將這批人骨遺骸分成兩種類型,一種為人類頭骨,另一為泥塑彩繪人形。在保存上由於這些標本十分珍貴且脆弱,因此史前館策展團隊決定採取科學檢測方式先對兩件泥塑彩繪人形進行採樣與檢驗,除了在特展中呈現科學檢測的重要以外,也能夠應用檢測的結果做為後續典藏保存與研究的重要依據。

  進行檢測的標本共有兩件,分別為「泥塑彩繪女身」與「泥塑彩繪男首」,相關資料如下:泥塑彩繪女身:尺寸- 125×49×33,來源地:萬那杜的Malakula島,泥塑彩繪男首:尺寸- 20×20×25,來源地亦為萬那杜的Malakula島。而實際在展場展出的為泥塑彩繪女身,以下將針對此件標本進行描述。

  我們對於標本文物的瞭解主要是根據岩佐嘉親先生於1989年所出版《太平洋文化研究所收藏標本》一書中的描述:

泥塑彩繪女身

  在萬那杜Malakula島南部,為了紀念往生者有一種名為「Rambarambu」 (葬禮像)的雕像。

  在樹蕨基部塗以由植物所提煉的塗料,上面再塗以顏色。一般而言,手腳都以香蕉葉捲成、臉部則是以黏土混拌植物纖維,在死者頭顱上雕塑出死者生前的面貌,頭髮則以蜘蛛的巢做成。在新幾內亞北部也有類似的東西,其功能與紀念祖先的雕像有相同功能之處。

  在進行初步的文物檢視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似乎與書中的描述不太一致,因此我們希望檢測時能解決一些疑問。

  泥塑彩繪女偶,其原始包裝是放置於木箱。當史前館研究人員開箱時,發覺泥塑偶具有一股濃烈的腥臭味。泥塑偶身長125公分,疑似幼童身高,其表面從頭至足,甚至下體均繪有四種顏色紋飾。

  從泥塑偶周邊脫落殘留之細屑得知,泥塑偶為植物纖維混合泥土之塑形材質。整體泥塑表面已有龜裂現象。泥塑偶的雙手與雙腳末端均以細削木質枝條作為結構。其背後頸椎突起,疑似塑型支架的支撐體。腹身部成直筒柱狀,並穿戴有植物纖維編織而成的綁裙。泥塑偶左右雙手高低舉起,狀似告別或是寒暄姿態。其嘴部呈張口狀,並有真實人齒黏固於嘴部,整體姿勢宛如動態的情境。泥塑偶頭部面容立體,顱部渾圓,頭頂附有團狀絲狀纖維,疑似岩佐先生所言之蜘蛛巢絲。在泥塑偶上佈滿孔洞,深入觀察,孔內有無數已經乾燥的蛀蟲軀殼,腳底極為密實平整,可推論為長期豎直站立所致。

我們發掘了以下問題並決定未來進行的檢測方法:

1、X光檢測法
檢測目的:泥塑偶頭部是否以真實人骨頭顱形塑?整體泥塑偶造型是採用何種支撐結構?

2.顯微觀察鑑識法
檢測目的:殘留於泥塑偶軀幹蛀洞的蛀蟲為何種蟲種?

3.顯微觀察鑑識法
檢測目的:泥塑偶之裝飾毛髮是否為蜘蛛巢絲?

4.顯微觀察鑑識法
檢測目的:泥塑偶形塑自何種植物纖維?

5.FTIR紅外吸收光譜法
檢測目的:除外觀可見的人齒之外,泥塑偶是否含有人骨成分?

6.FTIR紅外吸收光譜法
檢測目的:分析泥偶表面塗料是否提煉自樹蕨?

  FTIR分析法原理主要是藉由紅外線(波長25~50μm)光譜測定有機物之組成,基於每一種化合物都具有特徵紅外吸收光譜,可藉此特徵分析化合物的類別與化學結構。此法對有機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鮮明特徵性,故常用來分析有機材料。

目前泥塑偶檢測初步推論如下:

  慎終追遠為千古不變的禮俗,縱使跨越地理的疆域,不同族群仍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對往生者的思念與尊敬。猜測此萬那杜泥塑彩繪女偶的風俗,可能是屬二次葬風俗,代表生者對往生者的追念與尊敬,甚至相信往生者的精神會留存於泥塑偶中。雖然泥塑彩繪女偶是否是由往生人骨搗碎與泥土及植物纖維共同形塑,仍有待進一步的科學檢測結果。但由於泥塑偶扁平密實的腳底可推斷,此泥塑偶曾經長期駐立,猶如新幾內亞風俗,生者往往將類似意義之泥塑偶,放立於戶外,定期前往更換衣飾,以示追思與想念。

  目前從X光的檢測結果中,可判斷泥塑偶的支撐骨架是由木質組成,並非人骨。手足指掌的部份也不是由菸草捲成。從X光片中的四肢部位可看到金屬釘狀物注入,由此可以推論此尊泥塑偶可能為近代產物,同時其頭部並非以人骨頭顱塑形,而是以椰子殼為塑型基底。泥塑偶滿身佈滿的蛀蟲為煙甲蟲,此蟲嗜食植物纖維,但根據煙甲蟲之生態習性,推測應該是過去曾因收藏環境不佳而導致蛀蟲侵蝕,而非在萬那杜Malakula島時產生的痕跡。

  經由萬那杜泥塑偶科學檢測的過程,讓我們一窺文物檢測科學的奧妙,學習到文物檢測科學不但有助於開啟關於文物來歷的神秘面紗,亦可驗證破解人為錯誤的想像及猜測。因此,客觀地綜合人文、藝術與科學的文物檢測與推理判斷,才是文物檢測科學的核心精神。

(本文整理者為張至善,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內容修改自「公開的密室-博物館典藏保存技術特展」展示文案,文案撰寫作者為林絹娟小姐(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方鈞瑋先生(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毓蓓│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