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人的推動對公立博物館營運的影響
人獸形玉耳飾
傳統與變革─物與人的詮釋
我的溯與塑:我的創作力量與部落的關係
 
 
史前館電子報第14期 2003.07.01 
   
 

人獸形玉耳飾/夏麗芳

臺大考古隊於民國69年至71年及75年至77年間,在卑南遺址共進行十三次的發掘。民國72年至74年期間,因為政府單位沒有經費支持的情況下被迫停工,停工期間鐵路施工單位在卑南遺址南區開始進行排水溝及擋土牆等工程設施。台東縣政府吳敦善課長不忍見文化資產就如此被破壞殆盡,乃僱用台大考古隊舊工人在現場進行搶救,而得以保存了以陪葬品為主的三千多件的卑南文化精品。這些標本後來被分散存放保管於幾個不同的政府單位。民國82年臺東縣政府將其所保管的標本移入本館永久典藏,人獸形玉耳飾即為其中的一件。因其造型特殊及罕見而被選定作為本館的標誌。

玉、石製的玦耳飾是臺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裝飾品之一,卑南遺址中玦耳飾亦為出現頻率最高的人身裝飾品,也是最基本的陪葬品項目。玦耳飾形制變化豐富,人獸形玉耳飾造型尤其特殊,有別於最常見之環形而缺的玦耳飾。根據出土的原始資料,玦耳飾都是出現於臉部兩腮旁的耳朵下方,因此可以確定是耳飾。

本件標本為一完整的耳飾標本,長69㎜,寬39㎜,厚4.5㎜,重17gm。耳飾器形扁平,翠綠微帶黃色,通體溫潤而有光澤,係採用透雕的方法,雕出一對正面站立的人像,人像雙手插於腰際,兩腿分開立於一橫棒上,橫板下方中央有一乳突起。人像的頸部、腰部有橫細線為界,膝部有磨鋸痕,表現出雙腿強而有力的肌肉感。兩者身軀分離似若玦的缺口,方便佩戴。兩者人像頭部上是以一隻似為貓科動物的側身獸形相連著。獸首與獸尾上揚,獸身處斷裂,斷面為舊傷,斷裂處兩側作過修補鑽孔。右邊修補孔直徑1.7㎜,左邊修補孔直徑2.5㎜,從修補孔之管鑽凹槽得知,管壁僅厚0.15㎜左右,製作如此細小的管鑽需要極高的技術。經過如此精細的修補後再繼續佩戴,不僅說明此類耳飾之重要性及珍貴性,也反應出當時的工藝水準及審美觀。

本件人獸形玉耳飾為民國73年3月19日出土石板棺內的陪葬品,同一石板棺內尚有覆臉陶、矛、管珠、管飾、石刀、環、玦、項飾、錛、鑿等共109件陪葬品,推測是一具複體葬的大型棺。依據卑南遺址單體葬中佩戴玦飾品的觀察與統計,可知形制特殊且數量極少的玦形耳飾,屬於極少數人佩帶的,通常葬主只佩帶一件。

人獸形玉耳飾極為罕見,為臺灣地區特有的文物。根據目前臺灣史前玉器的研究,玉材產地僅限花蓮豐田、西林地區,而此類耳飾卻在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幾個不同區域的遺址出現,如北部芝山岩遺址出土11件,東北部丸山遺址出土12件,南部屏東縣Chula遺址出土2件,東部卑南遺址出土5件(含單人獸形玉耳飾)。人獸形玦玉耳飾的兩立人像完全相同,看不出有男女性別之分。雙立人頭上的獸像為相當形式化的側身像,但芝山岩遺址出土的標本中,獸頭有多枝分岔的角狀突起,顯然是象徵公鹿的角,但也有類似豬的藝術形象。卑南遺址出土的標本則多為類似貓科動物,丸山遺址出土的標本則在獸頭上方出現另一隻動物。芝山岩及卑南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玉耳飾,推論為單件式的佩戴,丸山遺址的則是成對的出現於墓葬中。

在不同遺址同時出現此種同一類型的人獸形玦玉耳飾陪葬品,無論在質地、形制或大小等都非常近似,因此推斷不會是分別在各遺址獨立製作的成品,因此這幾個文化之間在玉器工業方面必然有某種程度上的關聯,學者推測可能是藉著部落之間的交易而流傳。

 

參考書目

宋文薰、連照美

1984    <台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期》44:148-169。

宋文薰、連照美

1988    《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12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

宋文薰

1989    <論臺灣及環中國南海史前時代的玦形耳飾>,《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頁:117-140。臺北:中央研究院。

杜正勝主編

1998    《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臺北:中央研究院。

黃士強

1975    <玦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7/38:44-67。

連照美

2000    <卑南文化人身裝飾之研究>,《高宮廣衛先生古稀紀念論集》頁:279-301,高宮廣衛先生古稀紀念論集刊行會。琉球:アジあの人と文化。

劉益昌

1996    《田野調查暨田野發掘實施報告》,宜蘭:財團法人蘭陽文教基金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