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光遺址的雙豎把圈足罐
愛戀的樹(一)苦楝
博物館的藏品維護
考古學家為什麼要研究陶器碎片?
 
 
史前館電子報第13期 2003.06.15 
   
 

愛戀的樹(系列一)
苦楝
/王憶榮


苦楝樹紫色的花朵

人對感情的追求一直都是不斷,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連樹的名字都有影射。
感情的開始,相思樹的嫩芽隨風盪漾,心也跟著相思百轉千折。

三月,苦楝帶著紫色的哀愁登場,
四、五月如夢的花雨後,台灣欒樹燃起一樹的翠綠,時而糾纏,時而甜蜜;
銀合歡的兩情相悅到了晚秋初冬,
無患子以果實壘壘為童話寫下美好的結局。

苦楝,楝科(Melia azedarach L.)家族,分布於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和臺灣本島,又稱苦楝、苦苓、金鈴子、森樹等。落葉性大喬木,樹形傘狀,羽狀複葉二到三回,淡紫色的花瓣其實是花萼變成的,真正的花瓣在中央呈現深紫喇叭狀,開花時有帶點杏仁的特殊氣味。宋朝梅堯臣有詩詠花「紫絲暈粉綴鮮花,綠羅布葉攢飛霞」。冬天葉子掉光,苦楝的果實成熟由綠轉黃,結了整樹滿滿的金鈴子,成了公園內烏頭翁冬天的好佳餚。多見於全台平野沙丘地,一身傲骨不求庇蔭,是為「青草前頭」先鋒樹。《本草備要》載明了金鈴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入肝經;功用:濕熱、治疝氣、殺蟲、舒緩肝經、利小便……」。苦楝的毒性有利有弊,苦楝素(kumujian)吃多了會中毒,卻是生物高效殺蟲劑,可防治一百多種昆蟲及數種葉蚤和線蟲,可以拿來當作驅蟲與入藥。

苦楝樹在西洋的別名為China treeChina berry,臺灣本土作家中東方文苑的《苦楝花》,席慕容的《寫給幸福》,李佩甫文選的《苦楝》,莊柏林詩集的《苦楝若開花》,林雙不筆下的《深秋天涯異鄉人安安靜靜莊秋雄》,無不以苦楝為題,指物抒發心中濃厚的鄉土情懷。

 

《苦楝若開花》  詞/莊柏林 曲/王明哲 演唱/紀乃菡

苦楝若開花 就會出雙葉 
苦楝若開花 就會出香味
紫色的花蕊 隨風搖隨雨落
苦楝若開花 就會春天來 
苦楝若開花 就會結成籽
紫色的花蕊 隨風搖隨雨落
田嬰停佇厝邊角 白頭殼樹頂做巢
一陣囝仔佇樹腳 掠蟋蟀仔佇相咬

(台語注釋:田嬰指蜻蜓,白頭殼指白頭翁,掠就是抓)

── 1994/1/15 刊登於民眾日報

 

這首懷念的敘述曲,把苦楝忠實的描述出來。日據時代日本人曾以苦楝會在春天開滿一樹的紫花,風吹花瓣若雨下,像極了櫻花,因而在嘉南平原到處種植,甚至當做路樹。苦楝是最普遍的鄉間植物之一,但卻不受一般人歡迎,可能是冬天會有凋零枯萎的景象,也可能是帶著苦字吧!(苦楝與臺語「可憐」諧音)或者是其味辛苦含有毒性的苦楝子。

 

參考文獻

1. 塔山自然實驗室http://tnl.org.tw/

2. 吟唱二十世紀臺灣 http://music.digitaiwan.com/

3.             Mediterranean Climate Gardening Through the World

http://www.mediterraneangardensociety.org/mcgtt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