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博物館的資源
史前館的臺灣櫻花鉤吻鮭展示
聖誕老人的故鄉—芬蘭的羅凡尼米(Rovaniemi)
史前館電子報第122期 2008.01.01 
   

開拓博物館的資源

 文 / 傅鳳琴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資料顯示,台灣的博物館在1945年以前只有11家,1997年時也只有149家,但到了2007年,全國公、私立博物館已經達到459家(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2.asp)。在台灣博物館不只是「量」多,能支援的經費更是少又不均,博物館也不再只是單一的文化資產傳播者,競爭者與日俱增,使得觀眾流向其他服務良好的休閒娛樂市場。

  這些現象是博物館無法迴避的整體大環境,也點出了博物館未來可能的走向。博物館不再是單純的「物件陳列」機構,在新時代的趨勢裡,它已成為聚合各類資源,創造更多元服務與價值的機構。博物館要永續的發展與獲得大眾的認同,須要拓展本身的優勢,掌握各項可利用之資源,開拓自身的發展空間,與更多服務群眾的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產業。以下將以博物館與社區、博物館與博物館、博物館與社會資源,淺談博物館如何開拓資源。

一、博物館與社區的資源整合:

   社區總體營造在臺灣已推行多年,活動的本意是希望居民自發性參與社區改造運動,發掘地方自我潛在文化資源,進而改變社區的體質,注入社區永續經營的活力。在這個前提下,博物館該如何邁入社區呢?社區又如何進入博物館殿堂呢?94年的暑假本館藉著「2005社教機構終身學習系列活動」,開啟博物館邁入社區的另一扇門。

  台東縣金峰鄉正興社區是個排灣、魯凱族的原住民社區,社區早在十年前即發展陶藝,有「甕的故鄉」之美稱。在發展陶藝的同時,他們也運用陶製作排灣三寶之一「琉璃珠」。排灣族古琉璃珠的來源眾說紛紜,可能在原住民族遷臺前後就擁有了,也可能是從交易而得到琉璃珠。但無論何種說法,現在的琉璃珠不僅是原住民特有的飾物,也是現在大眾流行的飾品。而正興社區琉璃珠工藝,卻因缺乏整體包裝與行銷,一直無法打開市場。

  94暑假本館結合正興社區推出「琉璃珠的故事」特展,除了讓遊客了解琉璃珠不僅是原住民特有飾物,另一方面,也將正興社區發展的陶藝產業介紹給民眾。活動的方式是將部落已發展的琉璃珠產業加以包裝轉而成為博物館特有的文化產品,讓民眾在帶回產品的同時認識博物館,和該項產品文化意涵。為了這項系列活動,博物館先與社區居民找出琉璃珠產業的包裝方式,再藉由博物館舉行的小型特展,強化該項產業的文化意涵。而在特展期間,博物館舉行親身體驗製作琉璃珠方式,搭配展售活動、部落社區參訪等,將社區琉璃珠推上商業舞台。

  這次的特展,史前館以服務社區為出發點,提供居民參與的機會,結合社區各項資源,將彼此的經驗與資源分享,帶動地方產業,期望日後可以陸續結合台東社區,共同為台東地方文化努力;而藉著地方社區的直接參與,居民不僅看到自己的潛能,也幫助居民自己解決難題,使得博物館功能超越傳統文化資產保護者的角色。在眾博物館中,博物館與社區策略的聯盟,而不是商業的「排他」競爭;當博物館為自己打開服務社區的一扇門,加入社區共同打造社區時,同時也為自己獲得無數潛藏的資源。

二、博物館與博物館的資源整合

  自1990年開始,宜蘭縣在社區總體營造和生態博物館兩大論述帶領下,至今宜蘭的博物館已超過30家,並組成宜蘭博物館家族。宜蘭的博物館產業為何如此蓬勃?不論官方或是民間,「宜蘭是一座大博物館」的概念深植宜蘭人心中。前宜蘭縣文化局陳登欽局長表示,宜蘭的好山好水聚集了許多有志一同的人們,大家在溝通與熟悉後決定攜手共同成長,期盼「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經營理念(保存珍惜宜蘭的珍貴資產)與營運機能(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深植蘭陽這塊醇厚的生命大地。

  前蘭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黃旭曾表示,就功能性標準來看地方性博物館,蘭博家族祇是「類博物館」型態,但卻藉由「博物館」這一個工具,帶進一群人、保留地方文化,從中發展出與市場競爭的獨特籌碼。宜蘭以發掘文化資產帶動地方發展,藉博物館保存地方文化,創新地方文化價值的經營模式,值得台灣博物館界借鏡與省思。
另外這幾年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多年的策展經驗,推動「公設策展人」制度,建立「美術館群」互助體制。國美館利用館員跨館際的短期交換,使專業經驗及資源可以積極的互動與共享,並在計劃中設立「策展人工作坊」,聯合運用國內、外博物館專業資源,訓練具有國際觀及專業能力的美術機構人員,這項計劃不侷限於公立美術館,還延伸至地方私人博物館,這也是博物館另一種資源共享的開拓。

三、博物館與社會資源

  近年政府經濟政策大幅改變,以部份或完全民營的方式來大幅降低公共支出,而推動行政法人化的政策,更使博物館面臨自己找錢的趨勢。如何結合有形與無形社會資源,擴大民間社會參與,把自己的資產活化為會賺錢的經濟產業,將是博物館經營不可避免的趨勢。

  200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聯合推動「博物館文化產品藝術創作計畫」,以「Museum in Style」為設計概念,邀請國內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包括姚瑞中、顏忠賢、成英姝、曲家瑞與顧明德,為五間博物館量身設計概念性紀念品,為國內博物館的衍生商品設計帶入時尚與藝術的概念。2005年教育部再度聯合各博物館推出「來點新花樣-博物館商品創意設計競賽」、2006年「誠徵新玩意-社教館所商品創意設計競賽」,這接連的活動讓博物館發現原來自己的展品,在觀眾眼中竟還有如此多變的潛力。

  「文化」大家都有,創意卻不然,將創意與文化結合產生的財富,令人意想不到。博物館該如何發揮創意,結合社會資源,形成的「會賺錢的博物館」?將是博物館人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馮久玲著,《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出版,2002年。
花建著,《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市:帝國文化公司出版,2003年。
邱秀蘭,〈守護蘭陽文化史實性,注入蘭陽新生命〉。《蘭陽博物》 5(2002),頁26-29。
黃世輝,〈以社區營造為己任的清水港灣博物館〉,《文化視窗》10(1999),頁50-52。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