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孩子通往世界的窗口─偏遠地區學童欣賞音樂會與夜訪暴龍蘇展覽的活動經驗
重建史前巨獸─暴龍蘇化石組立紀錄
在柏林,穿越撒哈拉
史前館電子報第104期 2007.04.01 
   

在柏林,穿越撒哈拉
 文‧圖 / 林頌恩


達雷姆兒童館

小朋友在世界地圖前踴躍發表

坐在室內沙漠裡聽解說,後面是沙漠民族的帳棚

一旁的家長站著參加,玻璃櫃裡頭擺著沙漠民族日常用品

前方布置為小水井,螢幕裡播放人們橫越沙漠的影片

體驗看看圖阿烈格人用長巾保護自己免於風吹日曬的裝扮

綠洲市集都交易些什麼東西呢?透過學習單找找看吧!

小朋友在澳洲岩壁爬上爬下探索找尋學習單答案

  三月天暖冬的德國,我來到了柏林市郊達雷姆博物館(Dahlem),這個在宣傳與自我定位上以「聚集世界文化與珍藝之處」而自豪的國際民族學名館。然而吸引我目光的,不單是他們所收藏的亞洲藝術、美洲、大洋洲與非洲藝術等民族學展示,而是附屬於該館之下的少年館/兒童館(Junior Museum)。它在折頁上區隔自己在柏林諸多博物館的定位:「在柏林,有不少以孩童為參觀對象主體的博物館,然而只有達雷姆這個兒童館在屬性上以民族學為主……」它的常設情境體驗主要以撒哈拉沙漠、澳洲巨岩烏魯魯為主題,可以看得出來,該館企圖在這個歐洲大都會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觀點,去看待不同環境下人們的生活行事。

  看到傳單上寫著「進入這個空間,脫掉鞋子,體驗走在沙漠上的感覺……」,又看到孩子們赤足走在沙子上的照片,就很吸引人也想體驗看看,到底在這冷冽的城市要怎麼做出在沙漠的感覺來引導孩子們的參與。兒童館平日以學校團體為主要參觀對象,周日下午兩點則提供「穿越沙漠(Ab durch die Wueste)」的教育導覽體驗,歡迎家庭帶著5-12歲的孩童參加。這一天剛好是星期天,於是我這個喜歡參加友館教育活動的大朋友,當然是把握機會報名繳費參加了。

  兒童館的地下室,不到下午兩點鐘,行事準時的德國人早已聚集了多對親子與祖孫。館員非常親切也非常專業地開始這場活動的暖身介紹。她首先詢問小朋友對沙漠的一般認識,很快的孩子們就展開了例如「駱駝」等等開放式回答的字眼;接著她帶孩子們觀察牆上的掛圖,引導孩子們認識自己國家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基礎地理環境,還有關於澳洲原住民的事情,讓孩子們知道待會要去的地方跟自己生長的地方有哪些相同與不同;最後,就是讓大家最興奮的出發時刻,這位大姐姐發給每位小朋友一個很像探險專用的救難百寶箱,讓孩子們可以揹在身上進入沙漠,似乎想藉由攜帶這不尋常的小型裝備所帶來的變裝效果,讓孩子們產生即將進入一場不尋常之旅的心理準備。

  我們回到樓上的入口處,把鞋子脫掉放在鞋櫃,門簾一掀,彎身進去,裡頭真的是個幾可亂真的小沙漠。牆上一片無垠的沙漠大圖輸出,連結地上真實的沙子,一旁玻璃櫃擺放的是沙漠民族的衣飾與用品,對面是處水井,井旁還擺了取水的桶子。孩子們進來可樂了,一窩蜂就鑽進帳棚裡看起電視裡對沙漠生活的介紹。館員也不急著叫孩子們集合,待他們適應了這新環境,才叫他們到中間隆起的沙丘坐下來,開始介紹人們如何在沙漠生活。

  這裡的人需要什麼呢?怎麼打水呢?這些都由小孩子來回答與操作,館員也把用動物皮囊做成的水壺拿出來講解,讓小朋友感受沙漠民族善用周遭自然資源的智慧。那麼在這風沙很大的地方,要穿什麼衣服呢?馬上就有好奇心強的孩子舉手,由館員幫忙以長巾把他的頭部纏繞起來只留下雙眼的位置,就像圖阿烈格(Tuareg)族人的裝扮一樣。然後我們移動到了沙漠綠洲的市集,這裡是沙漠民族物品交易的中心,有許多他們生活中必要的物品就擺在一旁,其中最重要的是鹽。經過解說之後,小朋友就要開始寫學習單了,原來那揹在身上的百寶箱,裡頭放的是學習單跟鉛筆、擦子。「好辛苦啊,到沙漠還要寫學習單……」這是我第一個想法。然而孩子們可是七手八腳認真找起答案來,好些個爸爸與媽媽也熱切參與其中。

  沙漠之旅結束後,轉入的展場是澳洲烏魯魯的場景。當然這場景不可能做到很逼真,但卻是孩子們可以輕易親近的高度。大家一起爬上去坐在巨岩上,聽館員講故事、解釋當地原住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尋找食物,例如蜜瓶蟻,巨岩底下不斷重複播放的短片就呈現他們如何取食的過程。小孩子也開始在這空間四處亂竄查看各式線索寫起學習單,找找看蜜瓶蟻在哪裡、翻翻看有哪些工具可以求生、聽聽看袋鼠跳躍與呼吸的聲音。簡而言之,這個情境體驗就是滿足孩子喜歡翻箱倒櫃滿場跑的天性來做設計。此外還有一處黑洞,取名為「夢境時分」(Traumzeit),這與澳洲原住民慣從夢境獲得啟示與行事的傳統有關。館員歡迎孩子們於活動結束後再回到裡頭睡一下感應看看,事實上裡面還有影片播映。

  穿過通道,我們又回到了柏林。這裡是孩子們習以為常的景象,到處都是車子、工廠、工地、高樓、科技、電訊等以網路串起的世界,在這裡館員做了最後的結尾,邀請孩子們思考他們到過的地方、所體驗過別人的生活,最後再來想想看自己所處的環境與生活。通常孩子的反應會是如何呢?館員表示,許多孩子參加過這場導覽之後,還會不時回來這裡,要到他們的沙漠與巨岩去探險,他們相當喜歡這種能夠自己發現事情、自己動手去處理去享受的環境。

  而根據吊掛在樓梯口的文字紀錄所顯示,有位12歲的女孩在接受館員訪談時這般回答:「當你住在柏林,想要做些什麼的時候,總是那樣能夠按照你所想要的得到你想要的。可是當你來到了這個地方:當你需要點什麼的時候,必須自己想辦法把它從另外一個什麼東西裡頭生出來、做出來。想要做點什麼東西這樣的感覺很好,當你住在沙漠,你會有很多想法。」

  也有孩子這樣告訴爸爸:「柏林是很漂亮很舒服啦,可是我們寧可住在沙漠。」這樣的反應讓家長有所醒覺:「我們身處於諸事機械化的環境,但就認知而言,這樣的世界並不見得給人帶來心靈上的快樂與富裕。」沒有錯,可能我們住在要什麼就有什麼的舒適環境,而忘了如何在一個自然環境去善用資源面對挑戰。事實上這也是教養孩子們最需要的:讓他們有機會真正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動手去尋找材料解決生活需求的問題,這是孩子們最享受的過程,而不是倚靠現成品或現有方式去敷應了事,難怪他們覺得都會生活太無聊,而嚮往住在沙漠的日子。然而那其實是源於人類對於探索自我與處理內外需求的本性,而這樣的鍛鍊同時也是裝備孩子如何面對未來人生的挑戰。

  成長在被物化的社會,若能有機會這般體驗其他不依賴太多高科技少數民族的生活智慧,這對我們而言都該是一種美好的學習,也能對他人的生活模式有更多寬容的理解與適應。一座以孩童體驗為考量的民族學兒童館,確實是在為世界大同的理想在散播種子。

  當然,我們並不知道,參觀此地兒童館的孩子,在未來是不是真的會因為這種童年種下的嚮往而實地造訪沙漠或岩壁去體驗當地生活(事實上這應該也不是該館設立的本意)。我看到的是,這個館在多元文化的努力與企圖,是如何想要為孩子們的世界觀多開一扇窗口,多讓他們認知:人,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生長在不同環境,所以有了當地特殊的文化而可以與人共享。於是我的人雖然在柏林,心,卻已穿越了撒哈拉。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