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衣飾藏品中蘊藏的染織文化
 

白領苗的蠟染技藝
南科遺址出土遺留選粹
史前館電子報第68期 2005.10.01 
   

 

南科遺址出土遺留選粹
文/李德仁輯‧圖/南科考古隊

  「南科目前發現的25處考古遺址中,進行發掘的地點共有15處,各遺址陸續出土數量豐富的陶片、石器及各式生態遺留,涵蓋的年代相當久遠,以下介紹重要的相關考古發現:


植物種子:稻米

植物種子

  南科園區由於特殊的保存環境,是現今臺灣考古遺址中發現植物種子最豐富的地區。自大坌坑文化的南關里、南關里東遺址,即見有稻米及小米遺留,為現今台灣穀物栽培最早之證據。除此之外,其它各期遺址中,尚發現有苦楝、朴樹子、破布子、豆類、薏苡等植物種子遺留,由這些遺留可知,臺灣原住民基本的生計型態可能早在距今4500年左右即已成形。

動物遺骸
  園區各期考古遺址皆見有完整的犬類骨骸出土,顯示狗一直為史前人類所飼養,其中屬大坌坑文化的南關里及南關里東所出土者為現今台灣年代最早的犬。各期持續出現的豐富海貝遺留,不僅顯示出史前時期的取食策略,也顯示出當時園區距海不遠。另外在南關里東遺址,也發現大量魚類耳石遺留,顯示當時海洋資源之豐盛。在陸生動物方面,豬鹿骨一直是各時期遺址中最常見的獸類遺骸,另外也見有囓齒類、龜、?、蛇等爬蟲類遺骸出土。

農耕工具


農耕工具:貝刀

  與農耕相關的工具包括開墾用的斧鋤形器及收穫用的刀形器。園區大部份考古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因此工具多以石頭,或以骨貝角類材質製成。不同時期各具特色:在大坌坑文化時期,斧鋤形器多利用產自澎湖之橄欖石玄武岩製成,但少見石刀,反而常見雲母蛤截磨製成之貝刀;較晚的牛稠子期,橄欖石玄武岩石斧雖持續存在,但同時也利用臺灣本島所產的板岩製成石鋤及石刀。至大湖文化時期,板岩石刀持續使用,而斧鋤形器則由磨製精美的石英砂岩巴圖型石斧所取代。

狩獵工具


狩獵工具:魟魚尾刺穿孔尖器

  主要為槍及箭頭,園區自大坌坑文化至大湖文化的考古遺址中,此類工具多是以板岩修磨製成,部份為骨質。在?葉期的南關里、南關里東遺址中,尚可見利用鋸?前喙利齒以及魟魚尾刺製成的箭頭及尖器,反映就地取材的巧思;到了蔦松文化,進入鐵器時代,最常見的鐵器即是鐵製箭頭及槍頭。

漁撈工具


漁撈工具:砝碼型網墜

  除了狩獵用的槍頭、箭頭可能同時也用來捕魚外,網墜是最主要的漁撈工具。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及牛稠子文化,主要利用隨處可得之砂岩敲打出砝碼型或磨製成縊型網墜;而到了大湖文化,則是使用陶土燒製而成的直筒型陶質網墜。而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遺址中,雖不見利用網墜,但卻另見有骨質魚卡子,當魚吞食包覆其外之餌食後,可藉由器物之長度卡住食道或口腔而被釣者拉起。

 

石器工藝


石器工藝:石刀

  史前時代對於石材的選擇有相當豐富的知識,因應不同之功能,其會使用不同的石材;而在不同時代,同一功能的器具也會選擇不同的石材,如斧鋤多以橄欖石玄武岩、石英砂岩等質地堅硬的石材製成,而用來切割的石刀則多以片理明顯的板岩加工製成;作用木工的石錛則除了橄欖石玄武岩外,另外見有西瓜石、閃玉等。大部分石材皆不產於南科園區鄰近,顯示當時島內住民互動交易之頻繁及對臺灣本島資源的充分了解。石器製作主要見有打製及磨製兩種,園區各時期 遺址的石器製作,應是先以打製方式製作出器胚,然後再加以磨製。而除了打製、磨製外,在製作特殊器物時,也會利用一些特殊的切割方法;如鋸崩法、管狀旋截法等。

陶器工藝


陶器工藝:人頭形陶偶

  陶器最能顯示史前文化時、空關係的流變。早期大坌坑文化以飾繩紋之暗褐色夾砂或橙色泥質陶為主,器形見有罐、瓶、豆等,器表常見彩繪。牛稠子文化時期,豆形器增加,並見有著黑彩之陶器及陶紡輪;也出土少量的灰黑陶。大湖文化則是以灰黑色陶為主,器型主要有罐、缽、帶沿盆等,年代較早之大湖期同樣見有著黑彩,器表則常飾?刺紋。蔦松文化的陶器,質地以紅褐色素面陶佔主流,但早期的器型較為單調,以球型或長橢圓形之罐為主;至蔦松文化中期,陶器器型開始變得繁複。容器上之蓋、鈕和矮圈足等附件開始出現,另出現陶支腳。至西拉雅文化時期,漢人製作之硬陶、瓷器逐漸引入。最後到了明清時期,漢人移民拓墾,各式中國瓷器和硬陶轉而成為主流。

木工工藝
  在南關里東遺址,殘除的拼板棺木顯示早在距今4500年前,即存在木工技術。另外在南關里東及三抱竹遺址的墓葬中,常見長方形帶狀黑色土痕,這些痕跡可能都是木造棺板之遺痕。刨木的工具主要為石錛,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材質及型制,早期大坌坑文化除利用橄欖石玄武岩外,也利用西瓜石、玉石,牛稠子文化時期材質更多樣,除上述各類石材外,也見到凝灰質砂岩、頁岩等材質,至大湖文化時期,則僅見西瓜石材質之方角型石錛。

編織


編織:陶紡輪

  園區各期遺址中,皆見有捻線用的紡輪出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制。而五間厝遺址蔦松文化時期的灰坑中,更見有炭化捻繩出土;而在南關里遺址另見有槽石棒,則可能與樹皮布製作有關。另外陶器上所見的繩紋以及五間厝遺址一件已佈滿鐵鏽的槍頭上印下之蓆紋痕跡,都反映出當時編捻的技術。

 

聚落模式


聚落模式:柱洞群遺構

三抱竹遺址的大湖文化生活面上,見有明顯的柱洞群,推測屋舍應屬長方形干闌式建築;住屋形狀呈長方 形,長約10公尺、寬2~4公尺不等。干闌式建築延續至蔦松文化仍有所見。而由灰坑、墓葬、柱洞等現象的排列模式可以看出自大坌坑文化開始,聚落格局皆有進行規劃,聚落多被分割為若干的分支,由數個家戶組合而成。

埋葬禮俗


埋葬禮俗:墓葬群

  園區至今發現墓葬已超過千具,不同時期各有其特色。南關里、南關里東遺址大坌坑文化時期的墓葬採頭向南之仰身直肢葬,此一葬式持續至牛稠子文化時期的右先方遺址。而在牛稠子文化時期,開始出現罐口朝南之橫置型甕棺,主要是用作埋葬嬰兒之葬具。大湖文化時期葬式出現變化,頭向轉向北,而大多數遺骸呈俯身直肢葬姿,甕棺轉為罐口朝上之豎立型甕棺。蔦松文化早期的道爺遺址墓葬常見以破碎陶片舖墊於遺骸下方,為臺灣考古遺址中所獨見。到了漢人進入臺灣,整個葬俗迴異於史前時代,乃是以三合土槨及木棺並堆冢來埋葬死者。除葬式外,陪葬品之內容也有早晚差異。大坌坑文化以貝飾為主要陪葬品,並見有貝類覆蓋口鼻之儀式行為;右先方遺址牛稠子文化時期則以玉鐲為最常見之陪葬。大湖文化開始,墓葬常見以陶容器作為陪葬,並偶見工具作為陪葬。至蔦松文化,玻璃器、陶環、鐵器等開始出現。而漢人文化則置銅錢於棺中。

拔牙風俗
  早在大坌坑化時期的南關里及南關里東遺址,即見有拔牙習俗,此一現象,延續至蔦松文化仍然可見。拔牙僅見於15歲左右以上之墓葬,所拔除的皆為上顎的側門齒及犬齒。據民族誌資料可知,拔牙為成年儀式之ㄧ種。而配合甕棺只用於嬰兒的現象來看,史前時期可能已存在了年齡分級的概念。

獵首爭鬥
  馘首是古南島文化要素之一,園區內最早的證據可以溯至南關里遺址,三件分屬不同個人之穿孔人牙飾品同時出土於同一灰坑中,反映這一飾品可能是獵首取下之戰利品。同時期的南關里東遺址,則見有墓葬遺骸身上留有多處箭鏃殘留。在大湖文化時期的三抱竹、五間厝南遺址皆見有無首墓葬,明顯是遭獵首者,也見有箭鏃傷痕;蔦松文化五間厝遺址中也出土了帶砍痕墓葬,這些證據一再顯示馘首行為持續存在。

飾品


飾品:玻璃飾品

飾品:穿孔鯊魚牙墜飾

  作為身體裝飾的飾品,不同時期,流行不同材質及形制,最早的大坌坑文化,是貝飾品流行的時代,見有不同種屬的貝類製成耳飾、珠飾、墜飾、鐲飾,也以鯊魚牙、人牙等作為裝飾;而在牛稠子及大湖文化,則是以玉飾為主,包括玉珠、玉環、玉墜等;到了距今2000年以後的鐵器時代,蔦松文化人則改以玻璃器作為主要的飾材,另見有各類雕工繁複之骨飾,是此一時期之特色。

其他
  筒狀之鳥頭狀器是西南平原特有的器物,其功能可能是作為響器;可能早在大湖文化即已出現。另外牛稠子文化時期的穿孔陶器、蔦松文化早期的人頭形陶偶以及西拉雅文化時期特有的穿孔鹿角飾品等,都是本地區特有的器物,極具區域性文化意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