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一起來種小米--博物館與部落的合作

國際頻道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簡介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數位化典藏的現況與展望:世界遺產記憶網主持人陳劉欽智教授蒞館參訪及演講座談紀要與感想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32期 2012.8.1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簡介

文‧圖/楊小青

圖1: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內部不僅典藏超過二千五百萬件,也是座華麗的宮殿建築。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Vienna 圖1)於西元1871年開始建造,1889年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座落於維也納環城大道上,中間隔著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女王的雕像,與對面的雙胞胎建築物──維也納藝術博物館(Art Museum, Vienna)遙遙相望。館內典藏品主要來自哈布斯堡洛林王朝(Habsburg-Rolling)皇室,原本存放在霍夫堡(Hofburg)及貝維雷德宮(Belvedere)中,直到1889年後才將這些收藏品移到現址。

圖2:博物館內部陳列室介紹。

  自然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廳佔據兩個樓層,共有39間展覽室(圖2),展品包括礦物、隕石、化石、頭骨、哈修塔特文明(Hallstatt Culture)遺物及動植物標本等,涵蓋了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地理學範疇,其中人類頭骨收藏更居世界之冠。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名列世界級重要博物館之一,筆者藉參加歐洲地質年會之便,自然得來此朝聖,除了欣賞館內豐富展品外,也希望了解此博物館之所以吸引全球遊客的經營策略。

一、礦物岩石展廳

  進入博物館一樓,左側即為水族館,飼養了各式各樣珍奇魚類,相對於臺灣這種四面環海的海島型國家,地處歐陸核心的奧地利人民對於海洋生物應該是比較陌生,所以這樣的展場設計對於一般民眾及中小學生來說格外新奇。除了引人入勝的水族館外,一樓常設展尚有13間展覽空間,從入口右側開始,前5個展廳主題為「礦物、岩石及隕石」,展品主要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z I)從世界各地蒐集而來。

  其中最著名的收藏品,即是巴伐利亞末代王后瑪麗亞‧特蕾莎(1717-1780)送給丈夫法蘭茲一世(1708-1765)當作生日賀禮的寶石花束,由1500顆鑽石和1200顆各種顏色寶石鑲嵌而成。一號展廳除了常設的礦物標本及各式岩石建築材料外,目前亦進行「動物及礦物命名之關聯」特展(該檔展期至2013年1月),介紹以動物作為命名依據的礦石及礦物命名背後有趣的故事。

圖3:來自南非的鑽石原礦。

圖4:美麗的寶石礦物往往吸引遊客駐足。

  1至4號展廳的展示乃依據礦物的化學組成作系統陳列,依序由單一元素組成的黃金、鑽石等礦物至複雜的矽酸鹽礦物,種類繁多,其中還不乏許多所謂「同質異相」即同一材質但具有多樣外型的礦物,如石英與玉髓、方解石與霰石、鑽石(圖3)與石墨等等。展廳中不僅各種礦物標本的種類豐富多元,對於一些常見礦物的各種產狀也極其完整展現。無論只是想要認識「礦物是甚麼?」的一般社會大眾或是地質專業人士,都能滿足各方對於礦物學知識學習的需求。4號廳同時有「寶石礦物」的展覽,光彩奪目的寶石礦物往往令參觀民眾佇足於此(圖4);5號廳為來自外太空的礦石──隕石展區,但目前正進行內部整修,預計2012年底重新開放。

二、「地球歷史及化石」展廳

  6號到9號展廳的共同主題為「地球歷史及化石」。6號廳的主軸是「地球與生物圈之交互作用」,利用動態地球模型展現了海洋、臭氧層及人類的互動模式。而7號到9號展廳的主線則是「生物演化」,用化石詳述了地球35億年來生命的演進過程,除了靜態化石標本展品,同時也安排了互動式展覽活動,如簡單實驗、小遊戲及影片播放等,讓參觀者也可參與其中,而不是單純欣賞。

  7號廳以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及伯吉斯動物群(Burgess fauna)重現了前寒武紀到古生代生命大爆發的精采歷程。澳洲大陸出土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保存了6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時期到五億四千萬年前寒武紀早期,各種樣貌奇異呈古怪管狀和藻體狀的無殼軟體動物化石,顯然與今日的生命形態截然不同,而他們也早已在地球生物的生存競爭中悄然退下舞台。而來自加拿大的伯吉斯動物群化石,彷彿是保存地球過去生命的「時空膠囊」,奇異的生物外型讓我們穿越時空見識到多細胞生命最初的型態。

  8號廳則以中生代的化石標本展示為主,有植物及海洋生物的標本,如在下奧地利省發現的晚三疊紀植物化石,以及在阿爾卑斯山區發現的三疊紀和侏羅紀時代菊石,述說阿爾卑斯山由兩億年前的大洋經歷非、歐板塊互相擠壓而形成橫跨南歐大山脈的過程。此外也展示了德國索倫霍芬石灰岩出土的始祖鳥(有羽毛印痕的獸腳類恐龍化石,年代約是侏儸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化石的複製品,以及可能是近代大蟒蛇祖先的白堊紀晚期的厚針龍(Pachyophiidae)骨架等。

  該廳展覽設計傳達了中生代生物兩個很重要的進步,第一個進步為演化出「蛋殼」,蛋殼具有保護胚胎的作用,這是中生代以前的生物所沒有的。另一個進步就是「羽毛」的出現,不同於水生生物,某些陸生生物必須靠羽毛來恆溫,而這項發現也支持現今鳥類是由恐龍所演化的假設。整個展廳的展品也結合了先進的動畫技巧,用影片模擬出中生代的生存環境和當時生物的生活模式。除此之外,還幫恐龍骨骼加上皮膚及羽毛,重建了恐龍不曾見於世人的神祕外貌。

  9號廳的展品為新生代生物,從化石記錄可以看出近代多樣的海洋環境及陸地環境變遷。這個展間的亮點如冰河時期長毛象的骨骼、始新世(距今約5600萬至3400萬年前)的琥珀中的昆蟲、1600萬年前生活在維也納盆地裡的海洋生物等。其他還有馬及大象等哺乳動物隨著年代與氣候變遷的演化歷程,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10號廳基本上是延續8號廳的展覽品而特別設置的展間,展出的物品主要是「恐龍化石」。恐龍是中生代的優勢物種,支配整個地球生態系達一億六千萬年之久,直到距今6500萬年前,因為隕石撞擊事件,才讓這個曾經稱霸地球的生物從地球的舞台上退場,僅留下了鳥類後裔翱翔在天際。這個展廳的大部份空間都被中央平台上6公尺長的梁龍(Diplodocus)化石所佔據,梁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中西部,為巨大的草食性恐龍代表性動物。而在上方天花板吊著7公尺長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大型翼龍之一。

圖5:古巨龜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海龜。

  本廳還有另外一個極具特色的展品—古巨龜(Archelon)的骨骼模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海龜(圖5),大概有4到5個成年人這麼大。在10號廳外面的兩道長廊展出了「冰河時代歷史」。人類歷史的演進與冰期、間冰期的波動有著密切的關係,氣候的變化深深影響地球上生物的生活習性,進而改變人類文化。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歐洲文明的發展與氣溫變化有巧妙關聯,因此,要了解人類文明的演進就必須先從這些環境改變看起。

圖6:維倫多夫維納斯雕像。

三、「史前文化」展廳

  11號到13號展間的主題為「史前文化」,展出了奧地利的史前人類活動遺跡。當中最吸引人的兩個部份,一為著名的維倫多夫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 (圖6),二為哈修塔特文明,展品包括工具及器皿的複製品(真品保存於遺物出土地之哈修塔特遺址博物館),也提供實驗考古模擬影片,讓民眾了解這些器具以及壁畫的製作方式。

  維倫多夫維納斯是一尊高11公分的石灰岩質雕塑品,為奧地利考古學家Josef Szombathy 於1908年在克林姆市(Krems city)附近的維倫多夫(Willendorf)小鎮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估計石雕的製作年代距今約24000至25000年,雕像的特徵與同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的Dolni V?stonice維納斯陶偶相同。創作者誇大了維納斯的胸部與臀部比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生育力。某些學者認為,這樣的身材樣貌在古代社會中可能擁有較崇高的地位,因為旺盛的生育能力也代表了「生命的延續性」。

圖7:哈修塔特小鎮依山傍水,遺址就在小鎮後方半山腰上。

  哈修塔特是一個被阿爾卑斯山環繞的美麗小鎮(圖7),大約7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於此。哈修塔特雖然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北麓,但鐵器文明發展程度與同時代的地中海文明相當。約莫在西元前800年,塞爾特人(Celtic)已在這個地方開採岩鹽,並把冶鐵技術向北傳遞至北歐地區,因此被認為是歐洲鐵器時代的發源地之一。19世紀中葉,考古學家在哈修塔特這個小鎮附近發現大型墓葬遺址,一共發掘出一千多座墓葬,出土許多製作精美的陪葬品,這個重大發現也讓考古學家得以推測當時塞爾特人的風俗及文化。

  維也納的自然史博物館號稱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人類頭骨收藏,可惜筆者參訪期間進行內部整修,要到2013年1月才會重新對外開放。

四、「生物演化」展廳

  由中央樓梯上到2樓,同樣從右邊開始參觀起。這層樓一共有19個展間,展出了上千種動物標本。如同一樓佈展的模式,二樓的標本展覽同樣安排得有條有理,基本上就是按照生物演化順序作為排序的依據。

  21號廳的主題為「微生物」;22號廳及23號廳為「原生動物、珊瑚及軟體動物」;24號廳展出「螃蟹、蜘蛛及昆蟲」;25號廳到最後的39號廳則為「脊椎動物」的標本。其中脊椎動物又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展出,每一個動物模型都盡量依據實物大小製作,加上逼真的色彩及毛髮,使得這些標本栩栩如生。一目了然的展品擺置設計,使得參觀者對於生物的演化進程可以有更清楚的了解。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是世界十大自然史博物館之一,超過2500萬件典藏品在39間展覽室輪流展出,而且路線規劃及展品擺設也經過精心設計,由礦物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再到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至史前文明,並且以動物的演化為二樓展區主線,讓參觀者可以循序漸進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人類在自然中扮演的角色及文明發展和環境間的互動。

(本文作者為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