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一起來種小米--博物館與部落的合作

國際頻道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簡介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數位化典藏的現況與展望:世界遺產記憶網主持人陳劉欽智教授蒞館參訪及演講座談紀要與感想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32期 2012.8.1

史前館數位化典藏的現況與展望:世界遺產記憶網主持人陳劉欽智教授蒞館參訪及演講座談紀要與感想

文‧圖/王勁之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演進與廣泛應用,讓人類由類比踏入了數位時代。各種數位化形式的格式與應用不斷推陳出新,讓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風貌。數位化(digitization)也讓博物館典藏文物的保存、再現、展示與傳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的典藏品數位化及其管理暨應用,也緊跟著時代潮流,持續進行並累積了十餘年以上工作成果。自民國90年代初期,史前館就已建置了一套結合考古學、民族學與自然史三大學門的館藏檢索服務系統。民國92至94年間,史前館亦參與了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製作了數種與卑南遺址及卑南文化相關的虛擬實境影片及線上互動學習遊戲。此外,史前館也建立了一座國家級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以數位化資料形式,持續蒐藏、保存及發揚臺灣原住民族之語言、生活經驗與智慧,並提供影音多媒體資料、數位學習、線上展覽等服務內容。

7月9日上午的專題演講。

全球記憶網(Global Memory Net)

世界遺產記憶網(World Heritage Memory Net)

  前述各項成果之外,為了讓數位化典藏服務能夠持續創新,史前館張善楠館長特別邀請了世界級數位典藏計畫首席主持人陳劉欽智教授,於今年7月9日至7月10日蒞臨參訪指導並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陳劉欽智女士是美國波士頓西蒙斯學院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曾參與推動臺灣的數位博物館計畫。陳劉欽智教授也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下,擔任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及國際數位圖書館計畫共同支持的全球記憶網(Global Memory Net),以及與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心合作的世界遺產記憶網(World Heritage Memory Net)這兩項世界級計畫首席主持人。

  為期兩日參訪及交流中,陳劉欽智教授針對了史前館的現況與發展,提供了不少寶貴建議。在7月9日上午進行演講之前,史前館先安排展示教育組蔡志忍組長與筆者進行館內數位化典藏概況簡報說明。接著,陳劉欽智教授以「數位人文中科技、資訊與使用之整合:一種用來探索這個令人讚嘆的世界、歷史與文化之數位新模式」(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Content and Use in Digital Humanities: A New Digital Model for Exploring Our Amazing World, History and Culture)為演講主題,給予經驗分享與建議。此外在當天下午與隔日,也持續地與館內人員進行意見交換與討論。以下整理當時一些內容摘錄與筆者個人的詮釋,與大家一起分享。

史前館的蒐藏品管理系統。

  陳劉欽智教授認為,目前國內外絕大多數典藏機構(包含史前館在內)所提供的數位化典藏資料庫系統,都要求使用者必須以「標題」、「位置」、「關鍵字」等訊息欄位進行檢索操作,方能取得所需資訊。但是這樣的設計其實已橫亙一條基於知識領域、文化差異等因素所產生的落差,也讓非專業領域的一般使用者難以跨越。因為當需要進行資料檢索時,特定領域的專家知道要如何以正確關鍵字去搜尋資料庫,而能準確取得所需相關資訊。但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卻不見得也是如此。他們可能對於潛在的內容感到興趣,但卻因為不具備基礎的相關知識而不得其門而入。

  為了闡明理念並讓聽眾容易理解,陳劉欽智教授以她所主持的世界遺產記憶網(World Heritage Memory Net)舉例說明。這個採用整合型多媒體內容檢索技術所建立的網站,集合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WHC)的900多個世界遺產資訊。開始使用時,使用者毋須輸入任何的詞彙,只要使用滑鼠點選,就可藉由360度實景觀賞、地理位置、時間軸、相似性及圖片牆等多種方式開始進行知識的瀏覽、探索與體驗。這樣的系統設計背後所隱含的理念,即是「讓技術去為文化服務,而非讓人去遷就技術」的人本思考。新的資訊技術所帶來的各種視覺化工具,被應用於消除使用障礙與落差。讓使用者可以完全不必煩惱應該如何填入哪些適當的檢索條件,只需透過滑鼠點擊,就能夠輕鬆取得知識。讓隱藏在各種複雜資訊資料庫結構下的世界遺產內涵,得以輕易呈現在使用者面前。

  陳劉欽智教授打趣說,常有人跟她反應「她所設計的網站系統看起來非常簡單,並無特別之處」,但其實系統外觀與操作介面越是簡單,其背後所牽涉到的概念與技術就越複雜。陳劉教授與其團隊所開發的系統平台,並不僅是資料庫(Database)系統,而是經過進化的「知識庫」(Knowledge-base)。這兩者在概念上有著根本差異。以資料庫(Database)為概念的系統,是一種靜態性的資料集合,必須透過搜索引擎進行檢索而取得資訊。「知識庫」(Knowledge-base)則不只是靜態資料收集,它本身導入人工智慧與學習能力,是一種動態資源,能透過多項功能來促進與使用者進行互動。對於使用者的經驗來說,使用「知識庫」並不僅是輸入詞彙進行檢索,而是先「提出一個問題」之後,由系統提供相關的訊息,接著開始進一步進行討論式瀏覽與探索。要言之,「知識庫」給予使用者的不僅是資料,而是經過系統性整理所呈現的知識。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對於目前所瀏覽的某個內容感到有興趣時,理所當然會接著提出下一個問題:「還有其他類似的項目嗎?」接著使用者會試著使用滑鼠點選系統所提供的「相似性」功能來「提出這個問題」。系統接收到「提問」之後,就會開始比對資料庫內部所有項目的相似程度,經過篩選後再將結果呈現(「回答」)給使用者。這種知識篩選與呈現的過程,並不是經由人工所預先設定的資料庫欄位來決定相似的分類,而是由系統的人工智慧來進行判斷。

  這也是以往的紙本出版品與今日數位化網站的最大差異。在過去,我們對於紙本出版品會先設定出一群明確的預設讀者,進而決定其編輯內容。但今日,我們開始將大量又龐雜的數位化內容全部都放到網路上時,面臨的情境已和過去大不相同。當我們所面臨的讀者可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任何人(亦可能會「詢問各種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藉助資訊科技導入人工智慧來處理與滿足這些不同讀者的各式問題與需求。

  對於目前許多大型典藏機構的數位化典藏網站服務所遭遇的問題與迷思,陳劉欽智教授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她認為質與量應該兼顧與平衡,而非以量取勝。畢竟,典藏機構要進行數位化的工作不僅曠日廢時,更需要投入極大資源。隨著實體蒐藏量不斷增加,數位化也將是一項永無止盡的工作。因此,典藏機構在面對典藏數位化問題時,應該要採取務實的態度。與其不斷追求數位化的進度與數量,或使用各種花俏資訊技術應用來呈現,倒不如把金錢節省下來,建立友善的使用者介面,改善使用經驗。這樣才可能讓既有的數位化成果被廣泛的使用與關注,而獲得最大效益。

陳劉欽智教授演講風采。

中研院陳守信院士暨陳劉欽智教授夫婦與史前館張善楠館長及數位化典藏工作小組同仁合影留念。

  最後,陳劉欽智教授也提醒我們,數位化典藏系統在建立之後,必須持續地進行後續效益分析。具體作法是設立獨立的線路與網址,以便正確分析諸如造訪次數、頁面流覽次數、停留時間、用戶來源網站、跳出率(Bounce Rate)等各種網站運作指標,以此評估使用者反應,作為後續計畫持續修正改進的重要依據。

  對於史前館的現況,陳劉欽智教授認為無論是典藏文物的件數,亦或是資料庫的欄位內容完整性,館方目前的成果都已相當豐富。後續應該是從使用與傳播的角度,讓博物館所蒐藏累積的文化資產能有效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以多媒體和多語系統整合模式,增進使用的便捷性與使用率。畢竟,典藏機構所提供服務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使用者能夠立即取得所需要的資訊。

  在這次為期兩天參訪中,陳劉欽智教授帶來了許多新的概念。對於數位化典藏系統的設計,她特別強調與生活的貼近及注重實際的使用體驗。也正如同張館長在演講之後的總結:「數位化應用服務就如同博物館的展示一般,不僅是給專家學者參考,更是呈現給一般大眾欣賞。」最後,張館長也特別商請陳劉欽智教授能在未來擔任史前館數位典藏的技術開發指導。期待能儘速建立一套具有史前館特色的整合型多媒體內容檢索系統,吸引更廣泛的使用者前來親近,讓博物館所累積的數位化文化資產得以有效被取用,也讓數位科技結合歷史人文,進入全民日常生活,達成知識共享的目的。

本文相關網站:

Global Connec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c.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