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2011森林之心─泰雅服裝秀」(上):史前館標本借展前置作業

國際頻道

  Kapa 風箏飛上天!—談夏威夷比夏博物館的小型展示與教育活動

博物館頻道

  來卑南文化公園,展現我的解說潛力!─第三屆文化小尖兵培訓心得(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2期 2011.10.1

來卑南文化公園,展現我的解說潛力!─第三屆文化小尖兵培訓心得(下)

前言/劉復瑋
內文/第三屆文化小尖兵學員

長庚大哥帶我們了解卑南文化的始末。

劉復瑋/在卑南遺址過暑假

  卑南文化公園的會議室裡,一幕幕卑南遺址的前世今生正在葉長庚大哥專業的聲線中上演,這也是我和文化小尖兵們的第一次見面。偷偷觀察聽講中的這群孩子,心裡忍不住猜想,他們是否滿心期待著能在暑假這兩個月中的研習得到一些收穫。每個課堂上,我和小尖兵們一樣都是學員,從研究人員第一手的經驗中,吸收著我們還不知道的卑南遺址故事。

國恩大哥帶大家認識台灣史前史。

山豬大哥呂縉宇帶我們認識公園的植物。

  我們一起跟著黃國恩大哥探尋臺灣史前文化的軌跡,也共同接收山豬大哥呂縉宇解說的幽默風趣,直到第一階段訓練結束,小尖兵的解說初體驗就要隆重登場!看著他們的表現從生澀到逐漸純熟,就像遇見過去的自己。在旁聽的過程中,心頭總不免七上八下,想著他們會不會遺漏掉了哪些重點,或是解說的方式容不容易讓遊客聽懂。對我來說,這其實也是擔任了半年解說員之後最好的自我省視。

  有趣的是,小尖兵越努力,我們就要比他們更認真,才能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做為他們強大的後盾。過去蒐集補充的解說資料,又經常堆滿了辦公桌,只為了解決小尖兵在解說時面對的疑難雜症。此時此刻,我們又變身成他們的老師,給予他們建議,也試著帶給他們信心。每當有人結束第一場解說,用半虛脫的聲音對我們說:「我終於活著回來了!」那個時候,我們知道初次表現也許未必盡善盡美,但看到他們克服緊張、跨出步伐,心裡仍會感到欣慰。

保哥帶我們實地踏查神話故事發生地。

意琳姐姐帶我們認識東海岸各遺址。
至善大哥帶我們參觀史前館自然史展廳。

  當然,文化小尖兵研習裡少不了精彩的「校外教學」,人稱保哥的解說志工劉桐保帶著大家上山下海,隨著神話故事的情節,走訪神話的發生地;還有踏勘東海岸,實際揭秘考古遺址的獨家行程。我們也幸運地聽到本館的展示教育人員,為我們導覽展廳與分享策展理念。走出博物館的過程,對我和小尖兵來說,都是重要的學習,從別人口中的描述,再到自己親身的感觸,讓我們的解說更能有杜比音響和3D實境的效果,帶給遊客身歷其境的感受。

  我想,在夏日時光的流轉中,持續辦理小尖兵培訓為彼此都帶來很大的改變。卑南文化公園對這群文化小尖兵而言,將不再只是一座博物館而已。這裡是他們學習的教室,也是他們結交到好朋友的地方,更是他們大展身手的舞台。當他們意識到博物館的場域,對他們而言已具有不同層次的意義,也就呼應遺址公園舉辦這項活動重要的初衷。

原來解說是一件這麼好玩的事情。

徐維辰/膽量變大囉!

  參加這次活動,讓我學到許多事情。雖然當初不是很想來,但是來了才發現,原來解說是一件這麼好玩的事情,雖然真的要上場解說時會很緊張,但也學會了怎麼解說。在真正解說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解說這件事並不簡單,但只要帶了許多團之後,發現其實解說也不是很困難,只要認真去解說就可以了。在這次活動中我也學到了許多解說技巧,也訓練了我的膽量,還讓我交到了許多朋友,希望下次如果我有空的話,能再來參加一次這麼有趣的活動。

希望明年文化小尖兵這個活動也能繼續辦下去,也能跟這一屆同學繼續在一起……。

馬叡竣/從臺東回屏東一路的想念

  今年我參加了文化小尖兵,雖然去年我就參加過了,只是那時候我年紀太小不被當作是正式學員。今年的受訓讓我感到無比的溫馨,因為去年我是跟著姐姐來的,大家的年紀都比我大,讓我有點覺得害怕,不敢跟大家講話。但今年的文化小尖兵,雖然大多數的人還是比我大,但是彼此之間會互相幫忙與關心,因此,不常對陌生人打開心房的我,最後跟大家成為了好朋友。

  最後一次的課程,在回程的車上,一想到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我不禁難過了起來。但,好友是永遠的,他們會深深刻印在我的心中。

  這次的活動讓我知道了許多的知識,在最後一次課程的回程,想到從此可能再也見不到好朋友了……讓我有點感到不知名的感傷。雖然課程結束,但這次的文化小尖兵活動讓我感到非常快樂,連住在屏東縣東港鎮的我,也深深感受到臺東的人情味。

  希望明年文化小尖兵這個活動也能繼續辦下去,也能跟這一屆同學繼續在一起……

我很高興可以到卑南文化公園當小尖兵。

郭威政/融入這一切

  我很高興可以到卑南文化公園當小尖兵,可以學到好多東西,尤其是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朋友幾乎不是我主動去認識的,不過能成為朋友真是榮幸。那裡的老師也很親切,讓我從本來有所顧忌,轉變為很融入,真是謝謝大家,也可以練習和其他人說話,不然像之前說話卡卡的。我要在這裡謝謝老師同學們,在此點名出來:敏華姊、復瑋哥、思燕老師、艾霓姊、叡竣弟、維辰弟、之茂哥、之綠姊……希望以後可以再見面喔!

由第一次上場前的「瘋狂」讀稿及上場後的苦笑偽裝,到後來的熟悉坦蕩,解說中還能自娛娛人。

潘穎穎/有人陪伴,彰顯幸福的程度

  六月,蟬聲鼓譟的期末,眼看暑假將至,我卻茫然而漫無目的,就像阿妹「如果你也聽說」的歌詞一樣:「忽然發現站了好久,不知道要往哪走,還不想回家的我,再多人陪只會更寂寞」。偶然得知了「卑南文化小尖兵」的活動通知,心想與其待在令人頹廢的懶散生活情緒中,倒不如將雜亂思想轉化成有條不紊的解說知識。漸漸地,我從「同學」這個稱號,變為「文化小尖兵」的一員……

  七月,拖著因滿檔行程而睡眠不足的身體,展開了關於卑南文化的課程。想到從長濱到文化公園交通的來回時間至少需要4小時,也得睜大眼嘗試理解。兩、三次滿載而歸的知識洗禮,很快地進入實習階段,身旁同學卻漸少。由第一次上場前的「瘋狂」讀稿及上場後的苦笑偽裝,到第十次說話前的熟悉坦蕩、解說中的自娛娛人,兩天內能夠完成這些「考驗」,真的讓我大大地鬆了好多口氣。
八月,開始了敏華阿姨所謂的「犒賞」,坐著遊覽車漫遊東海岸遺址,在各式講師解說下獲得不同經驗累積。對於即將接受五次大團的解說考驗,及領取證書與否的最後考核,還是有些擔心,因為我是偏鄉小孩哈哈哈!

  「要怎麼附和?捨不得,又無可奈何」──同上。堅持到最後還剩幾位呢?課上完了,遊玩結束了,來自不同年齡層的「同學」又要分道揚鑣了嗎?在原地佇立許久,因為一張活動消息通知,讓我突然知道能往哪裡走。現在,想回家囉,才發現,原來多人陪並不會襯托寂寞,而是彰顯幸福的程度。

長大想要當考古學家,這是我往夢想踏出的第一步!

劉真/閱讀卑南文化公園

  因為卑南文化公園要招考文化小尖兵來遊客服務中心解說導覽,於是我開心地報名了。我個人喜歡歷史和考古,長大想要當考古學家,這是我往夢想踏出的第一步,所以我帶著期待又有些害怕的情緒到卑南文化公園參加面試。

  面試的過程中,老師是以輕鬆聊天的方式來詢問我們一些問題。我本來以為是問有關史前時代的問題,沒想到我都可以輕鬆的回答,我都佩服自己豐富的言談和搭配的動作,使我輕鬆過關,不至於一直發抖,害怕自己過不了關。

  後來我通過了考試,進入了第二階段的課程內容,因為我對於卑南文化是熱愛的,所以當其他同學上課在睡覺或快趴下時,我總是開心並且從容不迫聽著老師乏味又無趣的課,有問題就勇於舉手發問。我發現其實這些知識我都只了解一些而已,多了解多認識,對我未來的解說會更有幫助。我抱持這些想法和理念,努力地活下去。

  我終於上完了全部的課程,接下來要開始實習。實習的第一天我緊張且害怕不已,怕說錯話,怕誤導聽眾的思考,但是後來也就越來越不會怕了,因為我多帶幾次,成就感就出來了,反而有自信多了,台風也比較穩了。到現在,我已經可以隨時提槍上陣,不用怕會搞錯了。我要謝謝卑南文化公園和史前館給我們這些機會,使我有一個豐富的文化暑假。

到了最後一次,我就已經能夠克服我心裡的害怕。

劉韋辰/我的膽子變得更大了

  第一次要解說給遊客時,我的心真的是無法靜下來。因為我從一到六年級都沒有嘗試過這種經驗,突然間要我解說給一群不認識的陌生人,心裡真的很害怕。

  但是現在卻有很大的不同了,因為當我解說了三四遍以後,我的心不再像第一次那樣緊張,可能是因為熟能生巧的關係吧!再加上自己也已經練習了很多遍,所以到了最後一次,我就已經能夠克服我心裡的害怕。

  到了後面帶大團的時候,雖然第一次還是有些許的緊張,但是,我已能有足夠的膽量克服緊張。在帶遊客導覽時,講話就不會語無倫次了。希望下一次的文化小尖兵課程,我還能夠繼續再上下去,多學一點。因為在擔任文化小尖兵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事情、也讓我的膽子變得更大了。我要謝謝那些跟我一起相處幾個禮拜的好朋友,也要謝謝有教導過我的老師們。

向內,挑戰自己的極限;向外,探討宇宙的邊!

鄭絜珊/挑戰與探討

  參加了這個活動後讓我增添了不少自信和信心。害怕面對大家說話的我,原本以為我做不到,但最後我做到了!只要一踏出腳步,一切都可能改變,現在想想,第一次解說和第十次解說,手腳顫抖的程度已漸漸緩了下來,也漸漸習慣這種感覺。在這個暑假裡,我完成了一項目標,不管在臨場反應或自信的提升都有大大的進步,同學們也都很和藹可親。因為參加了這個活動,讓我的暑假過得很不一樣,更讓我學會「向內,挑戰自己的極限;向外,探討宇宙的邊!」

(本文前言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專業導覽人員,內文作者為第三屆文化小尖兵成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