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南文化人的藝術圖像
文/楊淑玲‧圖/涂寬裕、楊淑玲
前言
曾經定居在卑南遺址上的史前住民,包括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繩紋陶文化人,以及之後的卑南文化人。到了大約二千三百年前,卑南文化突然消失不見了,當地成為一片廢墟。隨著鐵器時代的來臨,當地的文化要素轉變,出現了另外一批帶有三和文化要素的新移民。本文主要介紹新石器時代已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卑南文化人,展現在器物上的一些藝術成就,其中包括以各種幾何形狀為母題的陪葬玉器、以及形塑風格明顯的陶器等,藉此可以看出這些特殊的藝術圖案,在製作之初並非純粹為了「藝術」,而可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彰顯功績或是為了與祖先或神靈之間溝通而產生的媒介。
不過,在史前時代,任何一種文化中,藝術大致是和該文化的技術能力對應而呈現的。
饒富童趣的人形陶偶和動物陶偶
人形陶偶具有立體的頭、頸部和五官,臉部寬度約2~3公分,形貌仿如童顏般真稚可愛,推測可能是依照孩童長相仿製而成。
仿照動物外形的陶偶包括羊、豬、狗、猴的立體造形,它們出土數量不多,其中大多是黏附在陶容器之上的把手。另有的是完整獨立的獸偶,可能是當時的童玩。這些陶偶或站立或作奔跑狀,透過簡單的線條傳遞生動的表情和姿態,製作得維妙維肖,充分反映了卑南文化人對這些動物形態的具體掌握,而這些動物可能也和卑南文化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
玉器造形
卑南玉器的藝術美感表現在質地之美、圖騰藝術和造形工藝等方面,如人獸形玉玦耳飾、多環獸形玉玦、几形玦耳飾、動物造形墜飾。
|
陶器造形
卑南文化人生產的陶器大多沒有紋飾圖案,但以豐富的造形取勝,表現形態之美及手工之巧的陶器顯現出當時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帶雙豎把的「大耳罐」,是專用於陪葬的器皿,其中有少數呈現不對稱、極盡誇張的部位比例,如形似飛碟的轉折具有強烈的未來意象,在視覺上產生極大的震撼。
|
陶紡輪的紋飾圖案
陶紡輪的形狀有圓扁形、錐形和蕈形,體積小,但卻是紡線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史前時代,世界各地普遍使用這種工具,將植物纖維搓捻成線,然後再將麻線織成一塊塊的布片用來縫製衣服。這項工作可以彰顯出女性的才能,就像泰雅族婦女擅於織布一樣,為當時社會個人身份地位的表徵。也因此陶紡輪的紋飾圖案可能已具有個人化的色彩。
|
石板上的刻畫紋
在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卑南文化人除了在陶紡輪或少數陶容器上留下圈印紋和波浪畫紋等紋飾外,並未留下任何符號。但在卑南文化人所使用的一些大型石板上常可見到用工具切割出的線條,這些線條中僅見一種方格中十字交叉的圖案較有規則性,其它大多為長短不一的直線,這種十字交叉方格的圖案是否為有意義的符號,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
陽具造型的石杵
卑南文化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幾乎都是用石頭做的,而且大多是史前時代常見的石器類型。其中用來舂打穀物去除外殼或捶搗食物的石杵工具中,有少數如同男性陽具的形狀,極為特殊,這種模仿男性陽具形狀製成的器物常在史前遺址中出現,如陜西寶雞西郊福臨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石祖」(石製陽具模型),另亦見於現生的原住民族群,如在臺灣原住民鄒族族群中曾出現過的Hiae’iza木雕(浦忠成,2007)。根據研究,這種器物是陽具崇拜下的文化產物,意謂著在卑南文化社會中是否也已經有這種觀念存在﹖
|
後記:本文特別感謝台東縣政府協助陶器影像拍攝
參考文獻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7 Hiae’iza 陽具造形的意義。史前館電子報第115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研究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