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再一次的攜手共行-「加禮宛(達固湖灣)戰役學術研討會暨130年紀念活動」

博物館頻道

  「公開的密室」文物典藏環境因子(二)微生物篇

博物館頻道

 

金馬‧都蘭‧Suming和Pakalungay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58期 2009.7.1
 

再一次的攜手共行-「加禮宛(達固湖灣)戰役學術研討會暨130年紀念活動」

文‧圖/MayawKilang


花蓮縣長與副縣長簽署盟約見證

古戰場的巡禮

在場參與人士合影留念

  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在經過近1年多的籌備,於今年假剛興建完成的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館舉辦一系列活動。在5月15日由部落祭師舉行祭祖儀式與記者會後,展示有關兩族正名與文化復振的靜態展覽(展期自5月15日至6月6日止),其內容有「加禮宛 (達固湖灣 ) 戰役特展」、「偕萬來長老紀念展」、「帝瓦伊撒耘校長紀念展」、「史料文件展」、「手工藝展」、「民族紀錄片影展」、「潘朝成、高清義攝影展」、「陳奕杰、陳怡寧繪本展」、「原住民童玩展售與DIY 體驗」、「香蕉絲編織展售與 DIY 體驗」等。5月15日下午舉行一場「進入戰地-加禮宛 ( 達固湖灣 ) 古戰場巡禮」,由專家與族人負責解說。6月5日,舉行紀錄片發表、樂舞發表,以及「加禮宛 ( 達固湖灣 ) 戰役學術研討會」。在「清算歷史的目的不是報復,而是避免不公不義的事件重韜覆轍」的理念下,期望大眾社會能了解,兩族雖處在困難的環境中,仍努力不懈怠的尋找民族發展之路。在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範疇包含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傳統變遷、族群關係、權利、媒體傳播、文化建構、民族意識等議題,題目分別為「台灣歷史中的加禮宛事件」(施正鋒)、「加禮宛事件與加禮宛人意識」(李宜憲)、「『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部落地圖之變遷」(潘繼道)、「權利優先或尊嚴優先?——對原住民族認同運動的一個思考」(毛榮富)、「加禮宛事件對當代 Kavalan 與 Sakizaya 的發展與影響」(陳逸君)、「少數歷史的影像建構探討加禮宛事件另類書寫模式」(董克景)、「撒奇萊雅 Sakizaya 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楊仁煌)、「口述史與清代文獻中族群團體的意象與生成-從 Sakizaya 前身的差異樣態與形塑作用談起」(蘇羿如)、「從分類至正名看撒奇萊雅族的民族關係」(陳俊男)。6月6日,兩族進行民族祭祀、兩族後裔「進入戰地-加禮宛 ( 達固湖灣 ) 古戰場遺址憑弔及巡禮」、兩族觀點發表、兩族共同聲明及結盟等活動。

  這次活動蘊含著兩族在語言文化的維持與復振上,一路篳路藍縷、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情誼。籌備過程中,將活動定位成何種角色,曾激起熱烈討論。族人們認為應該避開相關悲情的訴求,因此為符合紀念加禮宛事件的悲劇特性,又不流於悲情的感傷,最後集大家的智慧,才定名為「烽火漂泊 寂寞重生─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百年奮起路」,主軸在於拋棄悲情,望眼未來的「奮起」與「重生」之精神。

  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分別於2003年及2007年正名成功,然而與其他原住民族相比較,人數上只比邵族好一些,因此造成在語言與文化的保存上,遭遇到許多挑戰。噶瑪蘭族於正名過程,受到學術界以及政界的關注,特別是在台灣歷史研究上,被劃定為「平埔族」的範疇,著實引起許多學者研究的興趣。然而,台灣政府對原住民之民族認定受限於法規,僅能就現具有原住民身份者進行民族認定工作,避免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以及利益的重分配,因此噶瑪蘭族目前登記人數並不多。相反地,雖然撒奇萊雅族均具有原住民身份,但是除了對於歷史研究深入之學者外,普遍對撒奇萊雅族感到陌生,社會知名度不高,撒奇萊雅族民族身份更正繁瑣之行政流程與基層戶政單位人員的質疑,直接影響人數的登記。

  儘管如此,兩族不同的原因卻造成相同的結果 - 文化流失嚴重,促成130年後的再合作。這次活動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展示的部分主要是對兩族努力多年的文化復興工作呈現出總體的結果。古戰場的巡禮,是讓後世子孫,不管是原住民或是非原住民,都能夠記取過去的教訓,不要重蹈悲劇再現的覆轍。第二部分則是研討會的舉行,除了聘請相關研究學者針對活動主旨進行論文的發表,真正的重心還是在於6月6日兩族觀點發表。這樣的發表提供族人自己在閱讀學者研究或是語言文化復興工作上的詮釋,比較能夠貼近族人的聲音。在撒奇萊雅族的發言裡,我們發現雖然能夠記憶加禮宛事件發生過程的人少之又少,畢竟距今已有130年之久,但是仍有族人訴說著上一輩的親人告誡小孩不可大聲表明自己為撒奇萊雅族,避免遭遇不測。另外,長期致力於找尋與發揚撒奇萊雅族傳統樂舞的磯崎耆老Kiniw,祖父為撒奇萊雅族,祖母為噶瑪蘭族( Kaliyawan 人),縱然其指出撒奇萊雅族語感覺音調很重,不像噶瑪蘭族語那麼的輕柔,但因長期學習撒奇萊雅族語且生活在撒奇萊雅族聚落,故認同撒奇萊雅族。與撒奇萊雅族不同的是,在噶瑪蘭族的發言過程裡,一位新社族人表明自己其實是撒奇萊雅族,因嫁給噶瑪蘭族,並且長期生活在噶瑪蘭族的社會裡,因此在民族登記上,變為噶瑪蘭族,其認為噶瑪蘭族語很輕柔,在努力的學習下,兩種語言均會使用,因此對噶瑪蘭族有著割捨不了的情感,又同時噶瑪蘭族先正名成功,故在民族身份上登記為噶瑪蘭族。這個例子非常有趣,其透露出的訊息有二,其一為這位族人瞭解自己與阿美族是不同的,其二在於影響他民族身份的不是血統,而是生活環境與語言情感,這不是特例,因為有撒奇萊雅族人告知其姑母原為撒奇萊雅族人,後來嫁給噶瑪蘭族(Kaliyawan人),所以民族身份上登記為噶瑪蘭族。

  活動的另一項高潮是兩族共同聲明及結盟,有關聲明文字如下:

「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聯合聲明
1874年以前,加禮宛(達固湖灣)戰役發生前,我們加禮仔宛與撒奇萊雅族群,在今花蓮市與新城鄉擁有肥美的土地與安居的家園
1878年,清朝殖民勢力進入後山
以武力侵擾、蹂躪與宰割我們的祖先
為了保衛土地與家園
兩族部落戰士發動戰役以抵抗清軍的武力侵犯
戰爭後清軍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與驅趕
從此祖先喪失土地與家園
百餘年來,祖先被迫隱身花東鄉野
殺戮烽火如「 228」與「白色恐怖」的陰影揮之不去
祖先寂寞含淚延續星火
不幸的是,民族命脈面臨嚴峻的打擊
二十餘年來,我們打破沈默
要求台灣政府承認兩族的存在
但…遲來的正義不足以安慰祖先之靈
今天我們清算歷史
不是激起仇恨、不是報復、不是求憐
而是避免不公不義知識重蹈覆轍」


頭目與祭司舉行祭儀

兩族頭目及見證人埋石立約

撒奇萊雅族頭目為紀念碑撒酒祝禱

噶瑪蘭族祭司為紀念碑撒酒祝禱

  簽署聲明的地點在花蓮縣新城鄉噶瑪蘭族沿革紀念碑前,當天除撒奇萊雅族代表、噶瑪蘭族代表外,另由花蓮縣謝深山縣長、張志明副縣長、原民處林碧霞局長、李宜憲老師、潘繼道老師、羅正心老師、黃宣衛老師等七位共同擔任見證人。首先由撒奇萊雅族頭目、噶瑪蘭族頭目以及噶瑪蘭族祭司分別準備祭品,由於不同的民族,故祭品的組成以及擺放之位置亦有所差異。撒奇萊雅族先以竹蓆擺放至祭台上,放置三杯竹杯,內盛米酒,酒杯右側放置荖葉、檳榔,另準備一竹製容器,內含米酒與十里香枝葉。噶瑪蘭族則先以新鮮香蕉葉鋪至地面上,其上亦放置三杯竹杯,內盛米酒,酒杯左側放置以荖葉包裹之檳榔,另準備香菸一包,以饗宴祖靈。三位祭祀人員唸完禱詞後,以順時針方向環繞紀念碑一圈,同時將酒撒至紀念碑上。撒奇萊雅族係以十里香枝葉沾酒,而噶瑪蘭族則以酒杯撒向石碑上。當完成撒酒後,祝禱儀式也就完成。接下來兩族頭目以及原民處林處長共同埋石立約,象徵兩族結盟儀式完成,對於誓言如石頭般堅定不移。

  或許就外人來看,兩族人數不多,結盟後在文化復振工作能夠發揮的效益非常有限,這是事實,不過結盟至少增加合作機會,凡是任何可以增加文化工作力量的作法,都可以進行嘗試。聽起來似乎是一位躺臥在加護病房的重病患者,只要有任何醫治的方法,均願意施行手術。從實際情況來看,的確如此,雖然撒奇萊雅族的語言文化也是岌岌可危,但是每每看著周遭的噶瑪蘭族,從事文化復振工作與傳承的,永遠是那幾位耆老,甚至有些成員還是撒奇萊雅族人,既然在130年前共同抵抗清軍勢力,何不在130年後,再一次合作,共同抵抗文化流失的挑戰。

(作者為本館南科分館籌備處研究助理 )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毓蓓│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