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之裝飾風格
削木如泥剪紙蟲─星天牛
特展閱讀─「傳統與變革特展」相關館藏視聽資料三種
什麼是大陸漂移學說
 
 
史前館電子報第15期 2003.07.15 
   
 

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之裝飾風格/葉美珍

大坌坑文化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之文化,具有該文化特色之大坌坑式繩紋陶器見於台灣北、中、南、東各地。目前所知台灣西海岸之大坌坑文化年代約始於距今6000多年前。這個年代在台灣算早,但以大陸地區之新石器時代文化架構而言屬於中晚期。

大坌坑文化在台灣東部傳布的時間更晚,上限約在距今4600年前,以長光遺址出土之大坌坑式繩紋陶器為代表,該遺址出土之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以當地原料製作,保存誇張之口緣表現,器形與風格接近南部類型,但亦有相異之處,因此可稱之為東部類型。而在東部其他遺址如卑南遺址則出土一些具有繩紋及劃紋裝飾陶器,然在器形及風格上似乎比東部類型更遠離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之典型,因此稱之為「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為大坌坑文化在東部晚期之發展,推測年代應晚於距今4600年前。

張光直先生主張大坌坑文化是南島語族祖先之文化,其有待探討之相關問題很多,其中之一是,這個假設要成立必須在台灣地區內自大坌坑文化以後至現生南島語族文化間每一文化環節有其連貫性才能成立,由於東部地區現生南島語族族群繁盛,另方面史前遺址之保存亦豐富,是驗證這個假設的理想區域。

大坌坑文化之研究可由許多不同角度去探討,筆者認為由裝飾風格之變化去了解製作者表達意念之差異,可能是辨識大坌坑文化在各地傳布、發展與轉變的途徑之一。 因此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與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之裝飾風格異同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港口遺址較為接近大坌坑文化南部類型之陶片

保存劃紋特徵,而當地類型化之類大坌坑式繩紋陶片

東部之「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為當地材質,器形逐漸失去大坌坑式繩紋陶器常見明顯而誇張之厚脊口緣,而折肩表現保留比較多,幾處遺址之「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表現亦有些微差異,其中秀姑巒溪口港口遺址出土之「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似乎是較晚的類型。港口遺址出土之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中除了有比較接近南部類型者,另有比較當地類型化的陶器。陶器壁薄,內頸線不明顯,器表顏色暗,所具有的劃紋紋樣,有少部分接近南部類型,然似乎更集中在某些紋樣上。以下是筆者所著相關報告之片段。

「觀察以繩紋為基調的這群陶器,其施紋風格可能有見仁見智看法,然而製作者在陶器上留下許多文化線索,值得深入探討。以目前短時間內初步的觀察,首先,港口遺址的繩劃紋陶器製作方式使得繩紋與劃紋無重疊之處,因此無抹去繩紋施劃紋的現象,顯現製作者之技術與欲表達之效果。

其次,繩劃紋陶器是表現文化風格最多之陶器,其紋飾透露出許多訊息,重點在於訊息如何解讀。筆者初步看法是除工作過程留下之痕跡外,紋飾所顯示的大母題是對海洋或河流之呈現。

一般而言,與海洋或河流相關的線條是弧線或曲線,然可能受限於技術或是陶器質地,港口遺址繩劃紋陶器之施作方式少長型弧線,而常見小型曲折紋。這類小型曲折紋可能出現在較晚的陶器中,由一條至四條曲線紋所表現。筆者認為曲折紋可以視為波浪紋,而且可作為港口遺址繩紋陶器之特徵紋飾。另方面,口緣唇施的切刻痕以某種角度視之,亦有波浪紋之效果。此外,許多繩紋經過拍平後有如波浪紋,而不同方向混雜的繩紋則有類似粼粼波光,以及水流碰到岸邊形成的折紋之感覺。

由於遺址位於河海交界,觀察並描述生活環境似乎是理所當然之事,如果這些紋飾反映的是文化族群觀察水流(包括海洋或河流)後之陳述,那麼以海洋民族的立場,他們所重視的交通工具-舟楫以及河海之活動理應描繪紀錄在陶器上。或許相關圖案已經出現,只是尚未解讀出來。」

以筆者對南部類型之觀察,大坌坑文化陶器製作者之劃紋施作技術非常高明而穩定,以此技術施劃具體形象主題,如動物、植物等,應是游刃有餘,然目前所見紋飾以抽象線條居多。類大坌坑式繩紋陶器亦繼承這種風格,只是技術已退化,而主題更集中在波浪紋之表現,這是否訴說大坌坑文化顛沛流離之遷移史,並要後代不要忘記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