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開館三週年
 

「學校教育的推手─大英博物館」─2005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員研習營紀要(4)
談藝術價值與社會認定
 
 
 
 
史前館電子報第65期 2005.08.15 
   

 

談藝術價值與社會認定
文/何孟侯


史前館「 鬼斧神工」─排灣族‧魯凱族木雕展特展展品局部

史前館「 鬼斧神工」─排灣族‧魯凱族木雕展特展展品局部

  前一陣子聆聽了由成大藝研所許功明教授在史前館舉辦的演講,講題是:「當代VS.傳統-臺灣原住民的雕刻藝術」,在演講之後向許教授的提問中,引發了我對「藝術價值VS.社會認定」,亦或「藝術價值=社會認定」的一些想法。

  我們今日的民主社會,許多的價值、許多的標準與規範都取決於社會的認定,美國人想要讓其民主制度成為全球普世價值(global common value),大企業則企圖讓他們的商品朝全球化的趨勢發展,開拓更大的市場;而藝術價值呢?它也是等在那兒讓大家認定的嗎?它難道沒有一些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嗎?

  有許多價值的建立,可透過行銷策略的操作來達成目的,也就是說,由少數人藉由市場炒作,讓大多數人來認同,進而塑造成為主流價值;這樣的價值觀很難說清楚其中有多少的主觀成份,有多少客觀成份,但這兩者確實存在的,端看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討論。如果是藝術品,我們著眼於它的經濟價值或美感價值就有很大的差別,雖然它們兩者間並非壁壘分明,但往往因為講求經濟價值的商業包裝與行銷,讓經濟價值與美感價值產生落差,越講求資本掛帥的文明社會就越嚴重,到底是藉由作品的經濟價值來彰顯它的藝術價值,還是應該透過藝術本質的高低來評估作品的經濟價值,抑或這中間本來就是渾沌的灰色地帶。反而回到較原始的部落社會,比較容易發展多一點的客觀與平衡,畢竟她(他)們的價值觀總不若所謂的「文明社會」來的複雜,在淳樸的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反應出對美感的喜好。這也是為何我們往往在接觸原住民文化時感到驚豔與讚嘆,藝術大師要前往原始部落尋找靈感的原因。不過,當文明社會的物質欲望滲入這些單純的文化後,隨之而來的設心好名、淺利薰心就會終結掉原初的美好。

 之所以想要討論這個議題,主要出自於對充斥著複雜因素的社會認定將掩蓋掉藝術價值中一定存在的客觀真理的擔心,因為多數人對於探求或體會藝術作品中的美感本質都較被動而缺乏感性,相對於從事藝術工作者,尤其是藝術史家或博物館學家,對於藝術作品的主觀感受,還有他們後天的專業訓練與經驗累積,自然是比較完整而深刻的,若是有能力或基於職責,應該要努力將這些體會適當的詮釋出來。

  郭繼生教授在〈決定藝術品市價的幾項因素〉文中列出以下三個部份:一是藝術品內在的品質(指審美上及技巧上的);二是外在因素,如藝術家的聲譽,某一個藝術家作品數量多寡與市場需要量,藝廊的聲譽等因素。三是從藝術家及藝廊的觀點來看,製作及推銷藝術品所花費的金錢、時間、人力、物力等。以上是一個理性且周延的分析與論述,清楚指出了一件藝術品在主流市場中,它的藝術價值與社會認定往往是多元而複雜的。但就感性上,作品美感趣味的追求應該還是在於創作者的天賦、創作者的技巧,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創作條件或機會,而這些也應該都屬於藝術價值中一定存在的客觀元素。以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梵谷為例,現在他的藝術成就受到如此的推崇,他的畫作在藝術市場上往往都以天價交易,而這些價值的賦予在他有生之年似乎都來得太遲。然而,他的畫作在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客觀而具體地存在著,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天份、技巧與創作時空的特出,都不因畫家本身沒有受到當時社會價值的肯定而稍減,而現在,作品在市場中的天價也未曾讓前述種種產生任何變化。透過梵谷的例子,是否更能提醒我們重視屬於客觀存在的藝術價值,至於經由社會認定的市場價值與名聲,或許有些客觀、有些主觀,但它絕不能代表一切。

參考書目

郭繼生
2000 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