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友:各國行之有年的社區參與典範
 

從史前館發現「族群的和諧」─94年「我愛史前館」兒童繪畫比賽後感想
布農族的歲時祭儀與歌謠
 
 
 
 
史前館電子報第57期 2005.04.15 
   

 

從史前館發現「族群的和諧」
─94年「我愛史前館」兒童繪畫比賽後感想
 林建成

高年級優等獎
左圖:我們都是好朋友/莫博凱(新竹市民富國小)
右圖:自然史展廳所見/王家駒(彰化市平和國小)

  誰在台灣這塊島上,史前時期長得什麼樣子?以前的人類究竟是怎麼生活的?他們都做些什麼?相信是很多人想了解的問題,史前館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從中不但可以找到答案,並且親眼見到前人留下來的文物,件件充滿著智慧,令人驚嘆。

  在今年二月首次舉辦的「我愛史前館」兒童繪畫比賽。就是針對史前館的特性,希望以小朋友的眼光來看博物館,探索由我們生長的土地上出現的真實文物,進一步發現史前館特殊的氣質。同時也藉由小朋友敏銳的觀察力和創意,為博物館留下美好的圖像。

  為了讓全國各地區的小朋友們都有機會參與,比賽特別選在寒假期間,利用較長的假期,在家長帶領下到史前館參觀,由館方提供材料,現場進行繪畫,小朋友可在室內或戶外,自由選擇讓自己感動的題材進行發揮。

  綜合此次比賽作品的整體內容,小朋友發揮了細膩的觀察力,從常設展示廳或特展室裡的陳列模型、圖片、動物標本、文物,到南島民族圖紋、刺繡與木雕造形等入畫。小朋友們除了延伸造形的表現,並拓展了新視覺,也賦予了色彩變化空間。
擔任評審的臺北師院視研所教授蘇振明,在評定高年級王家駒的「自然史展示廳所見」時指出,「作品透過蠟筆,描繪出作者在自然史展示館所見之動物標本,也把參觀家族之專心度點出來,圖像深具臨場感。」

  臺灣師大美術系教授蘇憲法評論中年級江沂璇作品「原住民的圖騰」為「將台灣原住民各族群之圖紋,以排列組合方式並置,疏密構成,頗有拼貼技法之趣。」臺東大學美教系林永發教授特別以低年級張劭傑的「我與史前館」作品,認為「以蠟筆描寫史前博物館外面景觀,線條自然流暢,構圖層次分明,造形流露天真的趣味。」

  三張代表性作品涵蓋博物館室內展示與室外景觀,包括生動描寫展示場的氣氛、觀察展出文物的各種圖紋造形,並賦予新樣貌。此外,更能以小朋友天真眼光發現史前館特殊建築的趣味,具體而微地流露出小朋友對博物館關懷的角度,還有他們感興趣的對象特質。

  當然,就臺灣多元族群文化的發展和史前館設置的目標而言,高年級的莫博凱作品「我們都是好朋友」尤能深刻掌握住其中精髓。他特別挑選了排灣族的兩位盛裝貴族造形,將原本單純站立的人像,改變成互相勾手,似乎在表現人與人、族群與族群應和睦相好,對照於當今社會族群發展現況,深具啟發意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