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談雞事:卑南族與雞
 
雞年談雞之二 
認識雞的近親:臺灣的雉科鳥類
藝術‧史前館─謝宿蓮的「都蘭山神話」(一)
 
 
 
 
史前館電子報第53期 2005.02.15 
   

 

雞年談雞事:卑南族與雞 林志興

  以動物做為年的象徵,是漢人習俗的特色,而這個特色已經廣泛地影響到東亞地區,受漢文化影響的地區。卑南族是現今台灣原住民當中,接觸漢族文化較早的一個族群。所以,卑南族人當中,有不少比率的人,接受了漢式的生活、信仰,甚至於語言。所以,十二生肖的觀念,已被一些卑南族人接受。但是,傳統的卑南族文化中,並沒有相似的傳統。

  在卑南族語裡,稱雞為terukuk。而對卑南族人來說,說到雞,大概會先想到牠好吃的肉和美麗的羽毛。談到雞在卑南族人當中的最重要角色,仍在飲食方面。卑南族家庭戶戶養雞,並做為主要的肉食來源。不過,雖然戶戶養雞,平常還是不太容易吃到雞肉。通常要在婦女生產之時,才會殺雞烹食。一方面提供產婦補充體力之用,但大部份是做為宴請來訪之客用。因為訪客很多,所以,一次宰殺多隻。卑南族的長老常會回憶童年養雞歲月時而說:「我們小時候很可憐,雞都是我們養的,可是都是大人們在吃。」卑南族的雞料理當中,有一種料理比較特別,叫kisyu(雞酒),由發音就可以發現,是受河洛語影響的外來語。不過,和漢人的料理方式略有不同。卑南族人依自己的喜好,自形組合了七八種植物,發展了特殊的配料,別具風味。

  雞毛在卑南族人的裝飾當中,也扮演了裝飾的角色。男性的頭飾會使用美麗的公雞羽毛當做帽飾,稱為irus。當代衣飾當中,僅見於男性長老的帽飾之中。青年人及女性的衣飾中,則未見利用。然而在日治時期的舊照當中,年青人的衣飾似有利用雞羽的習慣。不過七八十年的時間,衣飾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

  傳統卑南族人的生活,係以農耕為主,再以狩獵為輔,所以和台灣即有的野生動物關係深厚。然而,雞何時成為卑南族人家中的一份子,卻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卑南族人領域中出現的各年代遺址當中,尚未發現明顯的雞殘留,可供我們追溯關係。但是日據初期有關卑南族的記載或圖片當中,卻可以發現到雞舍的記載與圖像。所以,雞成為家禽應是更早於日治時期的傳統。但是,飼雞是卑南族即有的生活習慣,還是是受到漢人生活習慣的影響?則有待進一步探討。

  除了好吃的肉和美麗的羽毛之外,雞在卑南族文化當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意含呢?根澽筆者的經驗,能找到的文化線索有限。像其他民族一般,對卑南族人而言,「司晨」仍是雞的重要形象。在筆者的印象中,有一則與「卑南遺址」有關的神話故事裡,就提到了「雞鳴而天亮」 的情節。故事大要如此敘說:「相傳古時卑南社有兩位兄弟被住在talalabuwan(今卑南遺址精華地區的王宅一帶)的 rarangas人欺侮,所以,兩兄弟的外祖母,以巫術令天昏天暗,要困死該聚落的人,結果造成自己生活不變,最後只好向都蘭山神借來白羽毛的雞來啼叫,使天復明。」除此之外,就少見到雞在卑南文化中的蹤影。

  但是,若把雞置入鳥類世界來看,卑南族人的生活,就與鳥息息相關了。帝雉、藍腹鷴等野雞之羽,是卑南族人用於頭飾的最愛。神話故事之中,更有人變鳥的故事。在祭儀之中,鳥占最是重要,男人征戰、打獵,必先行夢占與鳥占斷吉凶。而名譜之中,亦有與鳥有關之名。另外,在卑南族婦女鋤草完工慶活動當中,有一種曲調稱為 emayaayam意為「如鳥聚鳴」,歌詞之意雖與鳥無關,但是其唱法之命名,卻是得自群鳥聚集而鳴的現象。

  為迎雞年,以上是筆者略就卑南族人之生活文化淺談卑南族人與雞鳥的關係,供讀者跨文化比較不同的人群與雞的關係。敬祝大家聞雞起舞,鴻圖大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兼主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