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博物館一件件保存完好的南勢阿美族男子胸披,那鮮紅色的流蘇如浪濤般的綿密,群簇而來,穿戴在胸前,舞動於祭典聲樂中,那單一卻氣勢雄偉的紅,確實的將男子的氣概激勵而出,震入人心。它是少數讓我覺得即使它的命運歸落於博物館的物件,仍讓我感受到無形巨大的氣勢。
1962年李亦園教授來到花蓮馬太鞍研究,說到這種披衣,當地的阿美族人雖見其使用但並不會織,多半是購自於泰雅族。1997年,鄭惠美教授的報告中亦提到南勢阿美族男子的祭典盛服,有的再加披一種似是習自或交易自鄰近泰雅族太魯閣群或木瓜群的「紅色流蘇方巾」。1918年森丑之助拍攝的蕃族圖譜花蓮卓溪、萬榮的泰雅族木瓜群男子與阿美族男子皆穿有幾乎相同的胸披〈參考資料:2001年史前館出版。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第50-51頁〉。這次纖維創作工藝種子教師培訓班的研習學員大多數是阿美族人,更高興的是有來自於馬太鞍部落。課堂上我們問她是否真有看過這樣的胸披?是否真來自鄰近他族的交易?她點點頭說是的,馬太鞍與萬榮僅隔溪相望。對於這些胸披有沒有其他的補充或更正,學員則是含蓄地表示沒有。
由於我沒有真正到過部落進行田野實證,對於這批胸披,僅出於對它的美感獨有所衷,所以渴望著對於它的身世能有更多的了解。而它歷經了多少年代,輾轉經由多人之手,即使它被保存著完好無缺,因它脫離了家園太久,縱使它的後代族人出現,心中滿懷著激盪的情感,也有著有口說不出的疏離與無奈。現今的原住民傳統服與博物館收藏的傳統服似乎經由時代的變遷有著極大相異的面貌與落差。
能被珍藏的織品必有它值得之所在。慈母的愛心、純手工的由材料開始栽種、績紡織衣、不關乎時間與精力的計算。早期的原住民族不僅對於土生土長的植物纖維-苧麻性格熟稔,對於荷西時代才傳入的羊毛纖維,似乎「馴化」的相當成功,不僅支支拆解,如細毛般的織入布料織紋理,更藉由顏色的差異將各種圖騰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本土的、外來的、苧麻與羊毛絕妙組合變成了各個族群服飾的特徵與自我的展現。在過去,這保住了一家的溫暖,日日有它陪伴。在現今、這兩種材質組合的純手工製品則被視為珍奇與高價。
服飾必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更替,機器代替手工是必然的演進。但即使時代不斷進步,隨時可滿足生活需求,但對於情感的需要卻是永恆不變。衣服如同肌膚,是可以自己注入情感的。回歸到衣服的最原點-纖維,不管是棉麻毛絲,認識它的特質就如同認識一位伴侶,即使過程辛苦,回饋卻是甘甜。棉麻需要栽種、絲毛需要飼養;原料需要抽絲漂洗、精練染色才得到僅所需要的;接下來繁瑣過程更是需要體力與精力的花費、全神投注。有一位學習羊毛氈的學員甚至告訴我:「為了製作一個羊毛提包,我拼命的搓揉,到最後腰酸背痛,雙手紅紅的,羊毛才乖乖的收縮氈和、而我還要給人家推拿推拿……。」
材質的不變可以連接過去與傳統,情感的投注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很遺憾無法和古老的阿美胸披產生對話,但看到學員們學習羊毛氈,告訴我氈畫描繪畫著她的家園,她的想像,我真是高興,也謝謝她們與我的分享,這情感真是美好。這次纖維創作培訓班成果展就展出許多羊毛氈製品,是學員辛苦搓揉出來的;我也從這些胸披獲得靈感做出一組羊毛氈作品。我們的喜悅與汗水盡付於作品,歡迎大家一起來現場分享。
﹙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計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