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與土的紅色奇緣
 
當阿美族的胸披遇上外來的羊毛氈衣…
我的考古夏令營
 
 
 
 
史前館電子報第50期 2005.01.01 
   

 

火與土的紅色奇緣 
楊淑玲 攝影彭敏華、林怡君﹚

火與土的紅色奇緣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學會做陶,隨著陶器的出現,人們開始定居的生活。陶器為史前時代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陶器的風格也自然勾勒出不同時代的文化影像。

  在大坌坑文化時期,陶器表面佈滿著粗繩紋,再加上特別捏塑的口緣造型, 可以想像當時的人是生活陶藝家,彷彿要將自己和繩連結的情感,烙印在做陶的過程中,傳達一種生命的力量。圓山文化時期,陶器上出現了刻劃花紋的把手,以及超有創意的雙口罐和多口罐,是另類風格的出現,可能是一群入侵的移民,表達他們的美學概念。卑南文化時期,以造型取勝的陶器,散發工藝美、充實美,塑陶的技巧高超,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立體藝術。烏山頭文化時期吹起了黑色陶器旋風,形成了紅陶與黑陶的強烈對比,利用氧化鐵還原法的燒製技術,為陶器創造一種新的時代風格。

  此外,在製陶技術發展長達五六千年的時間裏,偶而也會出現泥質陶,充滿細緻的質感,是摻雜砂粒的粗獷陶器無法比擬的。而在紋飾的表現方面也愈來愈豐富,人、動物、幾何形印紋、歌舞及生活寫實均成了創作的主題。

  當我們從考古出土的一些瓶瓶罐罐中,認識史前陶器藝術之後,卻發現數千年來燒陶的過程幾已不可考。台灣原住民曾經自己製造陶器的族群,有平埔族、布農族、鄒族、卑南族、雅美族和阿美族;而排灣族和魯凱族雖然以陶壺聞名,但根據他們自己的傳說,陶壺是祖先遺留下來的。

  在製陶技術年久失傳的情形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仍推出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史前製陶活動。從文獻資料中,我們試著用古老的露天燒陶,來重現史前陶藝的風華。這項活動主要由豐濱鄉阿美族人協助進行,整個過程充滿未知的挑戰。參與學員大都是教師,如來自以陶藝為學校本位課程的美和國小老師,特地前來學習露天燒陶的方法,以充實教學內容,同時也為陶藝的傳承散播希望的種子。

  製陶的過程,首先要準備陶土,並且實地試燒,經詢問阿美族人,才知道豐濱地區過去採陶土的地方已被墳墓佔據,陶土取得相當困難。於是考慮改用現代陶土,但現代陶土燒製的溫度為1200度,經過露天試燒,因火候無法達到1200度而作罷。最後只得採取最原始的方式,努力尋找在史前遺址附近可能出產陶土的地點,終於幸運地從田野訪談中,獲得過去曾經營陶器工廠的李老先生協助,取得出產在卑南大溪附近的陶土。

  接下來,由阿美族人教導學員煉土、捏塑至拍打成型。在一切技術回歸原始方式後,每個人只能發揮自己旺盛的創造力,用自己最平凡的雙手,讓陶器成為最真的藝術。已做好的陶器在陰乾後,進入最後精釆的野燒階段,此時阿美族人要先進行祭祀的儀式,祁求燒陶過程能夠順利成功。整個活動像一場默劇,慢慢進行了一天一夜,只見火焰從金色的稻殼堆中向上竄燒,剎那間像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不斷冒出白煙,熊熊大火也因被稻殼阻絕,無法發揮威力,形成內熱外冷的奇特現象。緊接著開始出現黃、黑、紅漸次變化的原始色彩,隨著劇情而更換,在灰飛煙滅的場景中,圓滿地結束這場火與土的演出。

  當學員們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見到了自己最寶貝的作品出爐,無不小心冀冀捧在手上,為這一場難得的藝術盛會,留下美麗的見證。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