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視角的考古學:從臺灣考古學年會新議題談臺灣史前史廳更新
文‧圖提供/王仲群
「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是考古學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度(2023年)在6月17-18日的週末於國立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舉行,共計有25篇會議論文及14篇海報發表,觸及的面向十分多元,同時有許多實務操作的嘗試。涵蓋的主題包括:透過物質遺留或成分組成觀察區域之間的交流互動、聚焦歷史時期的陶瓷研究、考古現場的新方法實作與規劃、器物分析及方法論應用、飲食與動植物利用等等,最後還有一場別開生面的產官學研互動圈論壇,讓學生或者從業人員可以認識當代考古學不同的面貌與實踐。研討會議題十分眾多有趣,礙於篇幅只能摘舉三個特別吸引筆者注意的主題略作討論。
|
2023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主視覺(臺灣考古學會提供)。 |
科技應用與實務操作:數位考古學
「考古遺址研究規劃及操作」場次中發表的田野現場案例簡報,反映了每個遺址的獨特性、伴隨而來的因應作為、以及科技進展下的技術革新與利用。例如考古田野過程常需使用到大量的紙張作為記錄及測繪的載體,這些紙本紀錄後續仍會經過數位化加工變成檔案保存。有無可能從源頭端即進行數位紀錄,便是此次發表提出的嘗試及回饋(吳牧錞等,2023)。考古現場工作多仰賴記錄者的觀察,透過筆記和測繪留下來的紀錄也是每位考古工作者的身體經驗,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儀器媒介也紛紛加入考古行列:如傳統上多採用土色帖比對,現今可用土色計判別,甚至還可以多次量測、獲取平均值;除了相機拍攝之外,空拍機、3D掃描的應用也更加普遍。而如何減少用紙(即「惜紙護樹救地球」),可能也是每個考古工作者想要努力達成的目標,況且這些紀錄用紙可能會在考古現場遭到汙損、或因後續保存環境不佳而產生潮濕或劣化。當代的科技發展有助於考古實務的轉型。此題目的發表團隊指出,軟體應用在記錄和測繪上都能夠有效進行,實測後誤差值亦十分微小,省下需要攜帶大量紙張的不便;此外,還可以手機或平板進行,電源也足夠撐完一天的工作量。試用結束後的評比,實際操作者也給予十分正向的回饋,認為雖然需要花費時間上手,但是習慣後的操作經驗頗受好評(吳牧錞等,2023)。
|
藉由軟體輔助將照片轉變成測繪圖(吳牧錞等製作,王仲群拍攝)。 |
|
臺灣史前史廳將文物3D掃描列印,成為極佳的輔具(王仲群提供)。 |
這些多元的科技應用同時也是後端推廣教育及展示的利器,例如運用3D儀器掃描考古遺址現場或者文物後,除了成為紀錄之外,也能3D列印成為展示品或輔具,或轉變成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互動體驗,讓單純的紀錄有更加多元的利用,讓文物與遺址也不再遙不可及,能轉變形式成為可親近、可觸摸、可觀察的對象。
窺見史前臉譜:考古出土人形陶偶
在考古學研究中,器物分析是最常見的主題,此次發表主題涵蓋玻璃、銅戈、陶器、陶瓷、磁磚、砥石、陶偶等器物,以窺見背後的人群互動、交易網絡甚或延伸討論消費行為及社會階級等,在在顯示考古物件乘載著諸多過往的資訊,以及考古學研究者細緻推演所能提供的觀察。
在「器物分析」場次中,研究者以距今兩千多年前的人形陶偶為起點,探討女性、階級及玉材交易的議題。文章探討的人形陶偶有著穿耳洞、女性胸部等特徵,而配戴耳飾——尤其是玉做的耳飾——就相關遺址墓葬觀察結果顯示是少數人才能夠擁有的特權,這可能顯示了陶偶身分(或性別)的特殊或重要性。研究者並比對另一件於芝山岩遺址出土的「女性」陶偶,具備相同的特徵但似乎沒有穿耳洞的樣態,可能反應不同時期的社會價值觀(郭素秋,2023)。
簡報中列舉的芝山岩遺址人形陶偶也是本館展出的文物之一,因為其非典型的樣貌而常被觀眾猜測可能是外星人降臨時史前人興奮留下的紀錄。但據觀察,這類型的人形陶偶多作為陶器把手使用。人形的圖譜在史前時期多可見到,不論是器物形制或者陶器紋飾,例如新石器時代人獸形玉玦、鐵器時代的人面陶罐、人形或人面紋飾等,除了體現史前工匠對於人的描摹,也可能乘載著社會意涵或者儀式活動的紀錄。
|
芝山岩遺址出土人形陶偶的巨幅輸出,歡迎來合照(黃女盈馨提供)。 |
跨學科的議題開展:考古學的萬種可能
此次研討會提供了近期的研究成果、觀察及實務討論,看到了許多新興議題的呈現、方法應用及跨領域的探討,例如在飲食研究中利用脂質、澱粉粒、氨基酸等分子來釐清飲食策略及生業形態,讓器物的有機殘留物可以有更深入的分析;海報發表中也包含兩個由寄生蟲來思考人群與動物資源利用、飲食習慣的案例,顯示了考古學研究的廣度及議題的多元。
在學術之餘,也有更多對於公眾推廣、科普轉譯的努力及實踐,例如邁入第五年的國定圓山考古遺址監管保護工作,讓考古學可以成為日常,讓都市遺址能重新被大眾認識(周孟蓁等,2023)。作為橋接社會公眾與學術領域的博物館,更是開啟對話與交流的場域、推廣及轉譯學術知識的單位,本次史前館臺灣史前史廳的更新也同樣朝這樣的理念出發,在文案撰寫及展場呈現上,採用較為日常的語彙及親近活潑的設計基調,例如多媒體媒材的應用上,也考量了知識性及娛樂性的平衡,透過玩中學來體驗史前人群的技術及交流。期待在這樣的設計中,能讓觀眾能夠無負擔地觀看臺灣島嶼三萬年來史前文化的百種樣態。
|
鐵器時代互動遊戲牆,跟著史前人做精美器物(王仲群提供)。 |
參考資料
周孟蓁、劉培峰、戴貝珊
2023 您好,這裡是國定圓山考古遺址。2023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海報。
吳牧錞、鄭玠甫、王嘉能
2023 考古田野的無紙化:以野牡丹遺址的高士佛駐在所為例。2023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郭素秋 2023 臺灣二千多年前的女性與西方人—以玉礦產區的陶偶為例。2023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臺灣史前史廳策展人之一)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