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卑南文化公園昆蟲季系列活動的體驗與學習
 
編製─連結你我生命力
打造一座寓教於樂的博物館
 
 
 
 
史前館電子報第49期 2004.12.15 
   

 

童年的自然經驗
─2004年卑南文化公園昆蟲季系列活動的體驗與學習 

/林佳靜


夜間觀察

夜間觀察

昆蟲繪圖

動手做昆蟲

蝴蝶幼蟲探索

  卑南文化公園是一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公園,園內植栽皆以台灣原生植物為主,並以近自然的方式管理,使得卑南文化公園除了擁有寶貴的考古珍藏外,自然豐富的原生植物與棲息其中的蟲、鳥,更帶來了盎然的生機。園區鄰近台東市區交通便利,非常適合民眾實際參與體驗自然生態的活動場域,因此館方特別於夏季昆蟲活躍期間,規劃一系列昆蟲生態體驗活動。

  灌蟋蟀俗稱為「灌肚猴」這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提著一桶水,撥開地上小小隆起的土堆,便可發現藏在底下的小洞,然後往洞裏灌入一杯一杯的水後,最後的高潮,便是等待洞中的主角因受不了水淹巢穴,出洞束手就擒,這其中的主角便是「蟋蟀」。現今水泥城市建築林立,蟋蟀的蹤影已十分難見,舉辦灌蟋蟀的親子活動,除了讓大家能認識蟋蟀的生態習性,也讓家長們重拾赤子之心,小朋友也能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國內學者許世璋(2002)在其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中發現,「童年時的自然經驗」對於一個環境公民的形成具有極重要的影響力,如何讓人們有接觸自然的經驗,特別是在童年時期,這應是環境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所該思考的重點。而這些童年自然經驗,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中具備較強身體感受性的單純動態玩耍,諸如烤地瓜與灌蟋蟀、溪流中游泳與抓魚蝦、採集並品嘗野生果實等,是即興的。這些童年的自然經驗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被提及時已逐漸不再是如童年時以在自然中的動態玩耍為主,而是更細膩深化的內在體驗。因此本年度昆蟲季系列活動即以灌蟋蟀活動作為開場序幕,活動報名之初,原本還擔心這麼平凡的活動是否會沒人參加,結果竟是最受歡迎的活動。

  博物館的教育特質著重的是實體的情境學習。在六、七月的夜裡,園區內光臘樹上總會聚集許多的獨角仙,除了大快朵頤地吸食樹液外,也會在此尋覓愛侶,完成終身大事。而在尋覓愛侶時總會有短兵相接之時,「過肩摔」可是他們的拿手絕活,雄獨角仙在打鬥時會將他們強而有力的大角,伸入對方腹下,將其用力挑到半空中,摔到地下。雄壯威武的盔甲武士「獨角仙」,在夜裡精彩的演出,總能吸引住孩子的目光,而在每場夜間觀察活動中,我們最期待看見的就是孩子驚喜的眼神。雖然在夏夜的水銀燈下即可看見幾隻趨光而來的獨角仙,但是在暗夜中,孩子們在解說員的引導下,在樹叢間細心觀察獨角仙的生態習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透過主動參與,和環境中的人、事、物互動學習,更能體驗大自然的微妙生態,產生有效的學習。

  博物館的另一個教育特質自由開放的學習情境,正符合現今教改中有關開放性教育觀念與多元化教育策略的發展方向,而為落實全人教育的目標,多元智能的教學實踐是推行重點。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提出人類的智慧是多元化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包含:(1)語言智能(2)邏輯推理智能(3)空間智能(4)肢體運作智能(5)音樂智能(6)人際智能(7)內省智能(8)自然觀察者智能。在卑南文化公園昆蟲季系列活動中,當進行完夜間昆蟲觀察活動後,除了可用文字記錄觀察結果外,我們也讓孩子們嘗試以合作繪圖的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從孩子們的繪圖作品中,我們看到許多不同於一般表格文字的記錄,再加上口頭的分享說明,這樣的觀察記錄有些比文字還精采豐富。此外在兒童昆蟲體驗活動認識蝴蝶的課程中,由於蝴蝶幼蟲為避免天敵的侵襲,常有良好的保護色,為培養孩子敏銳的自然觀察能力,於各種寄主植物中尋找蝴蝶幼蟲的蹤跡,探索蝴蝶生態奧秘。而在動手做昆蟲的活動中,以自然素材中的籐編,編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昆蟲,除了增進肢體的運作外,重要的是拉近了人們與昆蟲世界的距離。

  本年度昆蟲季系列活動的教育目標,著重在建立人們與昆蟲世界的情感,從親身的觀察體驗中感受昆蟲的自然生態,加上多元的學習過程,我們希望能讓孩子感覺到昆蟲的世界是可以親近的,觀察它、認識它,並能跟它成為朋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