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神話不比歷史虛構:南島常設展廳創世起源動畫的策展筆記

南島文化專欄

  達雅族長屋介紹:印尼西加里曼丹Rumah Radakng長屋的例子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同以往的夏天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散步趣 走入博物館後臺

  南科考古館「直擊!博物館後臺」特展熱烈開放中,你去看了嗎?

  2月25日於南科考古館舉辦的「散步趣 走入博物館後臺」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闖關,體驗考古學家、分析人員、修復人員、典藏人員……等博物館幕後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學習如何動手動腳操作器具、或是睜大雙眼觀察紀錄,在遊戲中揭開考古與博物館工作的神秘面紗。

文/林康美‧圖/林弘君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87期 2023.3.15
 

  轉眼進入2023年第四個月,距離史前館常設展示廳全面開放的日期越來越近,讓我們以南島常設展廳一支影片為例,一窺常設展的全新面貌背後承載了多少來自館內外的觀點激盪,使史前館持續朝向呈現展示社群主體性的目標邁進。

  在展示以外,研究亦為博物館人的一大任務。對人類學研究者而言,親臨現場的田野調查更是其中的重要過程。透過對印尼達雅族一幢長屋的田野記錄,嘗試透過人類學家的雙眼理解建築,人、建築、與文化又如何彼此緊密關聯。

  實習生系列文章來到第二篇,在研究典藏組實習的過程中,除了在文物典藏工作磨練細心與耐心,也在跨組室的營隊活動、祭儀訪問、和遺址踏查等經驗中累積所見,修鍊成多才多藝的博物館人。

 
 

神話不比歷史虛構:南島常設展廳創世起源動畫的策展筆記

文/黃郁倫.圖/黃郁倫、李阿力


新的常設展以創世起源神話作為開場(史前館提供)

  南島常設展廳第一單元的第一區「世界開始的地方」,將會呈現一段長度約3分鐘的動畫短片。片長雖短,但它要說的故事卻很長很長,是關於南島族群的創世起源神話。

從學科論壇到神話傳說

  2020年的清明連假,南島廳策展團隊主策展人們與王長華館長,前往臺中與展示總顧問王嵩山老師開會。當時策展工作進行了約莫一年半,展覽架構卻已經反覆翻盤與修改。可是,在臺中的這場會議上,我們再一次做出有點麻煩的決定:打算捨棄當時規劃以論壇方式開場呈現「什麼是『南島』」的展示架構,改為創世起源神話。而原先同事吳意琳已經整理了許多神話文本,預計用於展覽一小角,至此由我接手,將它們發展為更大幅度的展示空間。

詳全▲TOP

 
 

達雅族長屋介紹:印尼西加里曼丹Rumah Radakng長屋的例子

文.圖/劉世龍  


Saham村路旁的天主教堂

  2019年在疫情爆發前,筆者有幸前往婆羅洲島(Borneo)屬於印尼管轄的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參訪,該地區的居民多屬南島語系的馬來族群與達雅族(Dayak)為大宗,多數馬來人擁有較佳政經地位,多居住於城市中並信仰伊斯蘭教;而達雅族人多半生活於周邊衛星城鎮並以從事農業為生,多以信仰基督教與天主教為主。族群間的信仰雖異但仍維持和平共存。本次參訪的長屋建造在當地記載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外觀建築形制也隨著地理環境而有所不同,但仍保有長屋建築高聳的柱廊架高樓地板構築的主要特徵。

長屋的基本介紹

  在一個聚落為建立防禦外侮侵略的合作模式下,長屋不僅是村莊管理、社會組織制度的場域,同時也反映著達雅族的慣習法。本次參訪萬那縣(Landak Regency)Pahauman首府區的Rumah Radakng長屋(Rumah Dusun Saham ,座標0.240716N, 109.681199E)座落於Sengah Temilah的薩哈姆(Saham)村,該村莊人口大多為Dayak Kanayatn族。要往Rumah Radakng長屋,可由Pahauman-Saham 公路向西往坤甸主要道路轉Saham村交叉路左轉進入,大約4公里處,沿途建物多為獨棟民宅與天主教堂。在駛往村落右側路旁可見一處達雅族的二次葬墓葬群,但該墓葬群多屬簡單樸素墓葬木雕裝飾。進入部落入口矗立一座達雅族的犀鳥雕刻圖騰柱,即可見與主要道路平行的一幢長達186米的Rumah Radakng長屋,以當地著名鐵木為立柱,用以構築離地面約2-3米不等的高架長屋建築的支撐。

詳全文▲TOP

 

 

2022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同以往的夏天

文‧圖/洪小喬


文物整飭課程,桌上擺放不同類型文物學習持拿方式

  2022年,我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稱史前館)度過熾熱且充實的暑假。當初選擇到史前館實習,既因為本身對歷史、文化、考古感興趣,也因與所學相關,而聽了常設展更新後的南島廳介紹,更覺得來此實習、參與其中是不虛此行。

研究典藏組:細心與耐心的修鍊

  選擇至研究典藏組實習,目的是為學習文物典藏、保存維護及增加研究、田野調查之能力。而在這之外,我認為我也在此磨練了自己的心性。細心與耐心在典藏組是不可或缺的,以文物盤點來說,核對藏品編號及檢視文物狀況都需要細心,而藏品一件件拿出來檢視完再放回去,則是需要耐心。在這兩個月中,除了年度文物盤點及財產盤點外,我還參與文物整飭、文物提領歸還、文物狀況檢視及文物儲位查找……等工作業務,每項業務都使我有不同以往的體會與學習。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
    時間:2022/10/1(六)~2023/5/26(五)
    地點:康樂本館-第1特展室
  • 直擊!博物館後臺特展
    時間:2022/11/18(五)~2023/5/7(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特展廳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走讀臺灣

  •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活動時間:2021/10月‧線上播放
    追隨著風暴之子的主人翁瓦利,走訪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史前遺址吧!地表可見的巨石、散落的陶器或石器,都是史前人群生活的印記,站在遺址上遙想3,000年前,人們奔馳狩獵生活日常的情景,隨著風聲而來的古老低吟。 文本《巨石,你好!》

 》卑南遺址公園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2年3、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康美│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