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蘭遺址的新發現
 
大自然的彩妝師
秋日來臨─ 走訪史前館教育資源中心
 
 
 
 
史前館電子報第45期 2004.10.15 
   

 

舊香蘭遺址的新發現  圖‧文/李坤修

  本館目前正在執行的「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經數個月來緊鑼密鼓的發掘,總共採集到近百萬片的陶片標本及石板棺、石斧、石針、石模具、魚?、骨鏃、骨針、骨珠、琉璃珠、鐵渣‥‥等數十種史前遺物。這些出土物有幾項是台灣東部考古的新發現,但其中最令筆者感到驚訝與興奮的是「鑄造模具」的出現。這項器物不只是台灣地區考古的一次新發現,更重要的是這項證據的出現將足以改變研究者在台灣史前文化或原住民文化研究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


舊香蘭遺址位置示意圖

  舊香蘭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社區東南方的海岸(圖一)。這遺址在1998年3月才為學界所發現,因遺址出土的石板棺及陶器等遺物特徵與知本的三和遺址相似,所以被認為是卑南文化晚期的三和類型遺址。2000年筆者在卑南遺址東側的鐵路邊緣進行考古發掘,除發現與三和遺址、舊香蘭遺址相似的遺物外,同時從墓葬發掘出鐵刀、琉璃珠等陪葬物,這次的發掘證實了所謂的「三和類型」已進入金屬器時代,其物質文化特徵和處於新石器時代階段的「卑南文化」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筆者主張將這階段的文化改稱之為「三和文化」。2003年9月杜鵑颱風侵襲台東海岸,舊香蘭遺址所在的海岸沙丘被侵蝕掉一大片,露出被長久埋在沙丘底部的史前文化層。史前博物館受命從2004初開始執行這處海岸區露頭的搶救發掘工作,因而造就了本次的新發現。


舊香蘭海岸區搶救區出土的模具

  截至目前,舊香蘭遺址發掘總共採集到22件模具標本(圖二),這項器物都是使用褐色軟砂岩雕磨而成,材質特徵與台東小野柳的富岡砂岩很類似。標本的保存狀況很差,只有3件保存完整,其餘19件都是破損程度很高的殘件。因破損程度高,所以體積都不大,最大的標本長91mm,寬67mm,厚47mm,而最小的標本只有31mm×28mm×21mm。這批模具的主要特徵是外形被切磨成整齊的方塊,在方塊體的中心雕刻要鑄造的模型,目前可判斷的模型種類包括耳飾、鈴鐺、類似刀柄的人形,及一些功能不明的人臉造形。從模具的外形與雕刻的模型特徵推測,這批模具是至少由兩片模子組合而成的「範」,而不只是單面澆鑄的模子。因出土物的外表都出現經高溫燒灼而氧化的特徵,同時這遺址也出現鐵渣、玻璃等物質,所以筆者相信這些模具應是鑄造金屬器或玻璃器的「範」。若再以台灣地區史前時代或早期原住民文化所出現的鑄造物特徵做比較,其做為鑄造青銅器的模具的可能性最高。

圖三 圖四


圖五

  在這批模具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兩面刻有上半身人形的模子(圖三﹐四)。這件標本殘缺不全,但其雕刻的圖形特徵令人馬上聯想到它與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柄(圖五)或排灣族傳統的青銅刀的直接關係。這重關係影響相當廣泛,因為過去被研究學者視為舶來品的史前時代或原住民文化中的青銅器,極可能是台灣製的本土器物,而這些器物所代表的工藝技術層次及背後潛藏的一套社會文化運作體系都是此後研究者必須重新思考的。


圖六

  舊香蘭遺址發現模具的地點是在去年杜鵑颱風侵襲後在海岸線上曝露出來的一處堆積很厚的文化層中。在同一地點還出土裝飾有盤蛇紋飾的陶器(圖六)。這兩項器物的特徵透露出這遺址的文化和原住民文化有極高的關聯性。目前從模具出土點測得的碳十四年代數據有4個,最早年代是1380±40B.P,最晚年代是1240±40B.P,而這個年代範圍正好落在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之間的所謂〝失落的環節〞之內,因此筆者認為舊香蘭遺址這次的發現,極可能是解決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間發展問題的關鍵。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