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史前館藝術駐村活動談博物館場域的開放嘗試

博物館頻道

  另一種形式的「對話」:談史前館數位互動建置

博物館頻道

  新南向創造的超連結:史前館「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的新方法與新公眾(上)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2018臺灣文博會

  本館參加2018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展區位於花博爭豔館文化典藏區,攤位設計以「史前文化遇上現代科技~文化x科技x創意=無限可能」為主題概念,傳達本館運用數位科技訴說臺灣史前及南島文化內涵的創新理念。攤位展示包括史前文物素材、已開發蘊含史前文化及文物特色、應用數位科技之多樣創意授權商品,以激發專業設計者之創作能量,善用史前素材轉化為無限可能之創意商品。

  現場不少民眾及博物館人員對我們「智慧型博物館計畫」所產出的「山海臺灣AR繪本」及「數位互動彩繪陶器作坊」都非常驚豔與讚賞。本次攤位展示從學齡前的幼兒到中老年人都能各取所需,學齡前的孩子對AR繪本的著色遊戲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中老年人對本館開發的文創商品感受到史前文化的歷史底蘊。

文‧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70期 2018.5.1
 

  哇嗚!想像遺址與藝術之間可以發生哪些可能呢?嗯哼,史前館也很期待呢,所以我們創造了一個提供藝術創作與史前文明相會的駐村計畫,歡迎大家發揮創意來申請唷!

  如何運用新科技在博物館的展覽,讓觀眾感覺跟展示主題更親近呢?五月份的國際博物館日,推出這篇以虛擬互動展示為主題的文章,讓大家感受到博物館與各式日新月異科技的結合,產生更多體驗與感受來面對這個與時俱進的世界。

  「新趨勢·新觀眾」是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目的是希望讓更多觀眾透過各種路徑更趨近感受博物館所要傳達的訊息。史前館以背兒帶為主題,連結藝術家的詮釋與在地織者、背兒帶社群的結合,在印尼成功吸引許多觀眾。這兩期電子報就要來談談拓展不同觀眾趨近普世主題的做法。

 
 

從史前館藝術駐村活動談博物館場域的開放嘗試

文‧圖/吳意琳


2018史前館駐村視覺意象以新石器早期大坌坑文化帶有刻畫紋的紋飾作為主題,呈現五千年前史前人的工藝美感

前言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每年都會選擇社會關注的核心議題,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而今年的主題即為「超連結博物館:新方法,新觀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之際,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今年首度舉辦的駐村藝術活動作為一個切入點,簡要介紹此項活動,並談談其背後發想的脈絡。

開放博物館文化知識的話語權

  作為國內第一座專業的考古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其專業主題展示奠定其形象與風格, 而公眾對於史前館的期待多年以來亦不脫此範疇。回顧近十幾年國內博物館的定位,從單純文物蒐藏保存、教育推廣,逐漸導向法人化商業與經濟面向的考量,以及休閒娛樂化與文創風潮,在在都說明了公眾博物館實際上背負著國人諸多期許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考量,是風潮,也是壓力,都是博物館從業者不能任意忽視的。

詳全▲TOP

 
 

另一種形式的「對話」:談史前館數位互動建置

文‧圖/王宥婷


史前文物時空長廊

  博物館人機互動的動態展示類型,不同於靜態展示文物及輔助解說文字,透過參觀者的實際參與,學習文化背景的知識內涵,成為近幾年發展的重要展示方式,像是觸控螢幕屏、雷達感應等等的技術,隨著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的發展進步,虛擬科技也陸續應用在博物館的教育及推廣,但虛擬科技類型的互動展示運用,只是一種新科技的導入嗎?或者只是提供參觀者不同互動體驗的一種形式而已呢?還是虛擬科技存有什麼特質,可與文物共同產生獨特的展示類型?

以科技結合現實與虛擬:VR、AR、MR

  虛擬科技中現今主要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被廣泛運用在娛樂、商業、醫療、教育等用途,陸續發展的還有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這三種實境的最大差異,在於虛擬與現實整合上的呈現手法及互動形式。

詳全文▲TOP

 

 

新南向創造的超連結:史前館「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的新方法與新公眾(上)

文‧張至善/圖.吳尚霖


Studiohanafi(哈那非工作室,視覺藝術工作團隊)創辦人Hanafi在記者會發言

  「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此一展覽之起點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或本館)、輔仁大學及民間企業麗嬰房、民間團體臺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自2011年起開始策劃,於2014年8月共同合作於史前館展出。特展內容從臺灣本土出發,在地理向度上,擴及臺灣周邊之亞洲民族,涵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婆羅洲、巴里島等地之南島語族與南亞民族背兒帶與育兒器物。不同族群之間,依據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氣候、禮俗及美感經驗,發展出型制、特色各異的背兒帶,貫穿其中是關於繁衍、祈福與保護的觀念,而「愛」更是永久共通的語言。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是史前館第一檔由館方研究人員合作原創並巡迴至海外的展覽(第一站至美國)。本展由於取材特殊,由物質文化闡述普世「愛」的價值,加上具有先前巡迴海外的籌備經驗與基礎,因此成為本館新南向政策主要推動的項目之一。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原來在這裡:臺灣原住民族陶藝展
    時間:2018/5/29( 二) ~ 2018/9/2( 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圖紋.陶」-107 年第六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暨臺東縣高中職原住民青年聯合展演
    時間:2018/5/29( 二) ~ 2018/9/2( 日)
    地點:
    本館二樓迴廊
  • 考古速報
    時間:2018/2/14 (三)起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B1通道
  • 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
    時間:2018/2/9( 五) ~ 2019/3/8( 五)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
    時間:2017/12/1( 五) ~ 2018/12/31( 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二樓迴廊
  •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時間:106年9月15日至107年9月15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Pasibutbut:海端鄉部落的聲音
    時間:106年9月21日至107年9月15日
    地點: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崁頂百年展策展實務工作坊「來做部落主題展」
    活動時間:2018/6/23( 六)9:00-17:30
    地點:本館60人教室
    一群愛部落的傻瓜如何湊在一起,以家族長老細數家族遷移的回憶為核心,完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家鄉百年展。策展團隊就各項守備範圍分享實務操作,絕對讓想了解部落如何做展覽的你收穫滿滿!歡迎揪團來聽、互相切磋砥礪! 更多資訊
    ※ 提供中餐與公務人員、教師研習時數7小時,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杯子。
  • 草地音樂會
    活動時間:2018/5/5(六)14:00-16:30
    地點:本館景觀花園
    現代生活裡忙碌的步調與緊湊的節奏,令人忘卻與大自然的貼近,史前館於春末夏初的五月舉辦了草地音樂會,你不僅可以徜徉在藍天綠地下也能在草地上野餐,當日特別邀請地方文創、社福團體、農特產品及風味美食等還安排了音樂表演及親子互動,誠摯邀請一同來史前館共度輕鬆愜意的春日午後! 活動洽詢│(089)381166 轉759、725

教育資源中心:

  • 多元文化月
    活動時間:2018/5/20~6/24(日)14:00-17:00
    地點:本館教育資源中心
    5/20( ) 印尼蠟染布batik 狗筆筒
    可蘭經中記載「豬、狗不祥」認為狗可能帶有細菌及病毒,帶來健康危害。所以印尼習俗中有碰到狗至少要洗七次澡說法。
    6/03( ) 泰有味:當海鮮冬粉涼拌遇上泰式湯圓
    泰國新住民帶領社區媽媽做酸辣的海鮮冬粉涼拌、孩子們搓五彩繽紛的長條湯圓。
    6/10( ) Banh My 越南法國麵包
    19 世紀法國統治越南,留下法國麵包美食,越南人在法式的肝醬跟奶油外,加上火腿、黃瓜、醃蘿蔔,成為街頭巷尾的國民美食。
    6/24( ) 好戲開演:中國影戲
    影戲分手影、皮影、紙影。用紙做可操作的可愛紙偶,打燈投影好戲就上場囉!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100元
    網上報名| 聯絡洽詢| (089)381166 轉523 或592。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活動時間:5/20、6/17(週日)10:00~10:30
    地點:本館教育資源中心
    透過有趣的故事,可以涵融嚴密的思考,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精彩的故事與遊戲,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還可以當場玩戳戳樂遊戲!
    講者| 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卑南遺址公園 

  • 史前家屋
    活動時間:即日起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公園推出全新的戶外展示「史前家屋」,由考古學與建築學者合作,以考古發掘資料為基礎,結合地形、氣候、房屋結構、地方材料、生活功能及邏輯等進行推理,以一比一尺寸打造史前卑南文化人的家屋,展現實驗考古與公眾考古的成果。 配合「史前家屋」戶外展示,推出應用程式「好家在卑南(Life@Peinan)」,歡迎下載!
  • 定向闖關挑戰:考古限定版
    活動時間:2018/5/19(六)14:00-17: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定向越野運動結合史前文化,若想要勝出,你必須具備智力、體能、知識。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園區的定向運動設施,以及「好家在卑南」APP 應用程式,優勝者將獲頒精緻的文創禮品,邀請你組隊報名來挑戰。 更多資訊
  • 初夏夜遊〜昆蟲夜間觀察
    活動時間:2018/6/2、6/9(六)19:00-21: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進入初夏的卑南遺址公園夜間開始響起自然樂章,跟著山豬老師觀察豐富的昆蟲生態, 幸運的話還能看到羽化的精彩畫面,與我們一起來一場驚奇夜遊吧!
    活動費用| 每人酌收材料費50 元
    網上報名| 教師請上全國教師研習網報名 聯絡洽詢| (089)233466#210 李小姐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7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主題講座:

  • 《博物館驚魂夜3》及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2018/5/2(三)19:00-21: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手寫的溫度
    這次原班人馬將離開美國本土,遠赴重洋地來到英國踩街,究竟會與地頭蛇們將鬧出什麼笑話?刺激驚險的旅程又會碰上什麼難題? 更多資訊
  • 《漂流遇見你(電視版)》及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2018/6/6(三)19:00-21: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手寫的溫度
    台灣原住民音樂人舒米恩與保卜,應導演陳潔瑤邀請,到南太平洋的小島與當地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 更多資訊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7年5、6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