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爺爺和孫子的接唱──談「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考古探索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下)

博物館頻道

  館與我‧我與館之間:談成為解說員的心路歷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博物館、地方與原住民音樂工作坊

  本館配合「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族Pasibutbut特展」於9月22日(五)辦理『博物館、地方與原住民音樂工作坊』,邀請南華大學明立國教授、台東大學林清財教授擔任講座,工作坊主題則包含博物館與地方發展關係、博物館治理與原住民參與、博物館與原住民傳統音樂內涵探討、國內外博物館與地方互動經驗等,現場更安排姆姆傳家寶工作室進行原住民編器實作演繹。

  本次工作坊規劃「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與原住民音樂」兩項目標,期能整理地方歷史記憶和保存傳統樂舞文化,建構在地知識;並透過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經驗交流,與社會民眾互動,達成資源效益擴散及維護傳統文化資產的目標。

文/邱瓊儀
圖/
劉宛廷、林頌恩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6期 2017.10.1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開幕當天,透過錄音科技與現場再現,爺爺和孫子的接唱是多麼美麗,這蘊含了代代相傳的堅持及參與,才能把這麼棒的文化資產傳接下去、分享出來。

  延續上期從卑南遺址來看卑南文化晚期與三和文化的探討,這期直接從陶器紋飾與施作來看這兩類史前文化的關係。釐清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的發展,以及排灣族的溯源均有關鍵性,讓人想了解更多。

  想像一下,當你的工作環境從面對文物典藏轉換為與人溝通的環境,要如何打掉重練、再造優勢?分享本館解說員的心路歷程,也跟大家互相勉勵,勇於接受職場環境的挑戰,細數來時路都是有淚有笑的回憶。

 
 

爺爺和孫子的接唱──談「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文‧圖/林建成


崁頂部落在開幕演唱pasibutbut。

   2016年文化部推動「博物館系統示範計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出「東部布農族(海端、延平)祭儀與傳統知識建構合作計畫」,以史前館連結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與部落,進行地方知識系統整理,內容計有在地文化與傳承、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與原住民音樂、射耳祭祭儀與部落文化調查研究、展演實務操作及地方知識教育推廣等。

一、海端鄉布農族部落射耳祭

  從2017年4月15日至5月28日,分別紀錄了海端鄉崁頂、霧鹿、初來等三個部落的射耳祭以及海端鄉的聯合射耳祭,同時以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祭歌為主軸,深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研究。

  各部落射耳祭稍有差異性,通常以在山區狩獵族人返回部落展開,祭場上準備獸肉分享,長老則為小朋友吹耳朵祈福;男性接著到祭場祭祀,鳴槍過後由長老以獸肉祭祀,祈求來年獵物豐收,在煙薰裊繞下,輪流拉弓射向放置在樹幹上的鹿耳,幼年小朋友則由成年人協助拉弓射箭。

詳全▲TOP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

文‧圖/葉美珍


卑南文化公園及考古現場(棚架)位置示意圖。

壹、「考古現場」之發掘

  「考古現場」(圖1粉紅色範圍)發掘區東西向長30m,南北向寬15m,場內規劃18個5m×5m探坑,東西向探溝自東而西編號分為T010、T011、T012、T013、T014、T015,各探溝由南向北劃分為P1、P2、P3三探坑,探坑再區分4個2.5m×2.5m區位坑。

  「考古現場」發掘後有如一個大探坑,故以同一個標準面控制發掘深度。「考古現場」標準面高程48m,探坑地表東北向西略傾,地表高程在標準面下-28cm至-95cm間,各探坑發掘至現象出現後即停止發掘,無現象處繼續發掘,發掘最深至標準面-190cm。因各坑包含現象多寡不同,故各坑挖除土層厚度不同,遺物出土量亦不同。探坑發掘最厚土層1.5m。

  「考古現場」出土住居基址,包含傾頹的屋舍基礎、鋪面、通道、排水溝、土台、儲藏窖等遺留,設施遺留地勢高低不同,亦即各設施上方挖除的土層厚度均不同。上述聚落之局部房屋基址存在年代,推估距今約2500年前至2300年前。

詳全文▲TOP

 

 

館與我‧我與館之間:談成為解說員的心路歷程

文‧圖/陳曉燕


透過解說,帶給來館遊客豐富的博物館經驗,是我現在的工作目標。

  話說當年因緣際會進入博物館工作,是因為外包廠商標下史前館文物拍攝的案子,由於廠商不是本地人,所以就直接在臺東徵人。因為這個緣故,我才開始擔任攝影助理的工作。我老闆的工作型態是接了案子排好時間,才進博物館工作,所以我也是斷斷續續跟著他到館內工作,這中間大概有七年的時間都是這樣。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史前館研究典藏組正在徵人,我就來應徵,後來才正式進入博物館工作。

進入博物館工作

  我在研究典藏組負責協助典藏文物的工作,在那裏學習的日子,我才知道,文物不是進入博物館後整理一下就能進入典藏庫,而是要經過一堆步驟,才能進入典藏庫。在這段時間學到很多東西,比如文物要怎麼處理、如何包裝等等。

  有人說,文物典藏是很沉悶的工作,因為有時候可能好幾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文物典藏是按照步驟進行的,文物進來後要先除蟲,一般家庭或地方可能沒有博物館這樣的專業維護環境,所以文物可能會有蟲害、發霉的狀況,因此文物進館會先經過燻蒸、除蟲。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時間:106年9月15日至107年9月15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kulumah(回家)-原住民青年技藝創作靜態展
    時間:106年6月6日至107年1月7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玉見臺灣:史前與當代之交會
    時間:105年12月14日至106年12月14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史前萬聖節:史前搞什麼鬼~
    活動時間:2017/10/7(六)10:00-16:00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為瘋狂的萬聖節暖身,鬼怪遊行趣 X DIY手做活動,歡迎一同來史前館搞怪搗蛋。
  • FUN手作DIY專區
    活動時間:2017/9/1~12/31(每週六~日)9:30-16:30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彩繪史前豬、大象、創意杯墊、獨一無二身份勳章、療癒系多肉植物盆栽等等多元手作活動,讓參觀民眾好逛、好玩、好藝術。
    活動費用│依各項材料計價

教育資源中心:

  • 史前獵人小劇場VR 體驗
    開放時間│10:00~11:30、14:00-15:30 │教育資源中心│免費
    現場報名│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開發虛擬實境體驗系統,戴上頭戴式顯示器後,化身為史前獵人虛實穿梭,身歷其境原始生活,及體驗趣味獵人技能。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時間|10/15(週日)10:00~10:30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透過有趣的故事,可以涵融嚴密的思考,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精彩的故事與遊戲,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還可以當場玩戳戳樂遊戲!

優惠訊息:

  • 國際女童日‧臺灣女孩日
    時間│2017/10/10(二)
    聯合國2011年指定10月11日為「國際女童日」,是促進及保障女童人權之關鍵。我國亦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臺灣女孩日」。
    10月10日/未滿20歲女孩於免門票參觀本館。
  • 臺灣文化日
    時間│2017/10/17(二)
    1921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掀起了臺灣文化啟蒙運動。自彼時起,知識分子以文學為主軸,帶領全臺灣人民走向進步世界。2016年,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推動制定10月17日為全國共同的臺灣文化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傳承文化。
    10月17日/康樂本館、卑南遺址公園免門票開放參觀。

  》卑南遺址公園     

  • 植萃芳香舒緩牙膏
    活動時間:2017/10/21(六)14:00-16:00
    清潔口腔用的牙膏一定必需含化學物質嗎?有沒有更天然的配方呢?茶樹、薰衣草、薄荷、羅馬洋甘菊這些可以嗎?聽看看老師多年的經驗,到底哪一種植物最給力呢?
    材料費:酌收活動費每人110元
    報名對象| 一般大眾、教師、親子、志工
    報名方式| 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聯絡洽詢| (089)233466#210李小姐
  • 【專題演講】臺灣原住民的藥用植物
    活動時間:2017/10/14(六)14:00-16:00
    民族植物研究調查中,不可或缺的是藥用植物。排灣語的cemel,說中了草、藥、毒三者兼具的概念。iu是台灣南島語族對藥的通稱,金線蓮iupatas(劃線的藥)最典型,因為百步蛇通常選擇有金線蓮的地方生活,因為那是它的藥。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藥,等著我們探究……
    報名方式| 網上報名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5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 105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本館卑南文化公園為全國首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擁有在地史前文化、原生植物、自然生態等豐富多元的資源,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故兼具本土與國際視野的多重風貌,可提供公務人員既廣域又深入的多元學習內容,並使公務人員之身心靈有親近自然、汲取原始能量,充實終身學習資源網絡的機會。 在文化素養的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公園展示廳的導覽解說,可搭配「手創軟陶飾品」、「卑南玉飾」、「玩彩繪」、「陶罐大變身」體驗活動。 在生態教育的課程中,安排公園原生植物解說,搭配「天然手工皂」、「拓印樹葉手提袋」、「月桃編留言板」、「葉打葉美麗」或「薏米珠手鍊」體驗活動,以增進自然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永續經營。 以上所安排之課程兼具滿足個人與組織雙面需求的功能,對個人而言,參與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可獲取不同領域知識、能力與技巧,將可更進一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就組織而言,透過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以蓄積再出發的能量,可確保組織內的成員具有因應現在及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6年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