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縣下營鄉武安宮的巴圖形石器
 
談郭德鈴先生收藏文物的台灣史前文化脈絡﹙下﹚

二○○四終身學習節-博物館與原住民社區

 
 
 
 
史前館電子報第34期 2004.05.01 
   
 

臺南縣下營鄉武安宮的巴圖形石器 文/李坤修


武安宮保存的巴圖形石器

  位在臺南縣下營鄉開化村內有一座名為武安宮的廟宇,保存著5支史前時代的巴圖形石器,當地人將它們視為「神的兵器」,在其器表畫上符令,供奉在廟的正殿神龕上。這5支「神器」是民國57年時,當地村民戴秀雄在武安宮西方約500公尺的台19線公路旁溝渠中發現,他偕同同村王忠正一起進行挖掘,取出後三二分帳,各自帶回收藏,後據云受神明指示,兩人才將石器捐出集中保存於武安宮中,成為鎮宮之寶物。

  根據文獻資料,武安宮所保存的這5件器物應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的遺留物,有學者稱之為「巴圖形石器」或「巴圖」,也有學者稱之為「冠頭石斧」。這種器物是目前所見台灣地區史前人類所使用的最大型磨製石器,廣泛出現在台灣西部,尤其集中在西南部平原區,不過截至目前考古學者對這類石器所知仍相當有限,主要因素是這種器物出土數量相當少,經由正式考古發掘而出土的比例更少,且幾乎可見到的完整器物都由民間發現及收藏,而這些發現者對發現地點、發現數量等資訊都有所保留,以致研究者無法做進一步的探究。

  武安宮所保存的5支器物,器形巨大而完整,件件製作精美,堪稱國家級重要文化資產。雖然這批器物也非經由正式考古發掘出土,但其出土的地點、環境、時間及狀態等資料都仍有跡可循,是歷年來的民間發現中之可追溯資料最豐富者。筆者有幸受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囑託將這批珍貴的史前器物介紹給社會大眾,希望藉此能對這些偉大的先民遺物的認識有所促進。

器物簡介

  武安宮保存的這5件石器,都是薄板狀的寬扁器物,器身相當巨大,其中最大器物有798mm,最小的標本也有559mm。為方便介紹,在本文中將給予每件器物代號,分別是WAK798、WAK762、WAK740、WAK564、WAK559。代號的組合前段為武安宮的英文縮寫,後段為器物的長度。以下舉出WAK798石器的圖像及基本特徵。


巴圖形石器_WAK798

長度:789cm
寬度:198cm
厚度:22mm
重量:4.49kg
質地:變質砂岩

保存狀況:
器形完整。舌尖部位有使用後的耗痕及細小傷疤,柄部尾端有小面積的片狀剝落,應是舊傷痕。出土後保存狀況良好。

器物特徵淺析

  這批石器是用相同質地的變質砂岩製作而成,材料顏色近青灰色,質地均勻細緻,有明顯但不是很發達的片理,部分石器有製作時產生的局部片狀剝離現像。或許因為材質的物理特性使然,器物的厚度有相當的一致性。石器經細工磨製而成,器表平滑有光澤,但無法確定光澤的來源是製作過程的?光或是使用過程所造成。器物柄部的側邊保留一些粗糙面,顯示製作過程中包含了敲琢的方法。

器物的來源與所屬年代

  從地緣關係看來,右武衛遺址及茅港尾遺址與這5件石器出土地點關係最密切,兩遺址的文化層極可能就是石器出土的層位,而這兩處遺址的文化層,從目前所見的陶器特徵看來,與烏山頭遺址出土的陶器最為相似,因此武安宮保存的這5件石器的年代可能與烏山頭遺址的年代相當,大約在2800B.P至2500B.P之間。

﹙本文全文詳載2004年6月出版之《文化驛站》第十六期﹚

(筆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