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郭德鈴先生(1926-1998,台南市人,曾任職於第一銀行)長年熱衷於古生物化石標本採集,以及台灣考古遺址的調查與標本採集工作。郭先生利用工作餘暇從事調查,足跡幾乎遍及台灣全島和離島等地。依標本整理與統計之結果來看,其調查過的遺址分布於台灣地區14縣市,計124個遺址,其中以南投、台南與台東地區為主,佔了一半以上。採集標本以石器為主,陶器少數完整以外,多為碎片;另外有少量的骨角器和貝、獸骨與魚骨等生態遺物與古生物化石。本館史前史展示廳陳列了數件由郭先生採集的完整陶器,及以陶片復原的全器。
二、 史前文化脈絡
郭德鈴先生採集的考古標本遺物,依其文化時間早晚等,分述其文化內涵如下:
(一) 新石器時代早期
距今6000~4500年之間,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主要分布於海邊或河邊階地,主要有台北縣大坌坑、台北市圓山、芝山岩、台南縣八甲、高雄縣鳳鼻頭等遺址;依遺址大小與文化層的堆積情形來看,屬小型的定居聚落型態。
此文化的特徵在於陶器,通稱粗繩紋陶;手製、質地較鬆軟,火候不高,器表顏色呈暗紅、渾褐;器型較簡單,以罐、缽為主,口緣大都低矮厚重,常在口緣外側有一道突脊。紋飾以繩紋為主,常於口緣或肩部以下通體施紋,部分口緣內外側或肩部施有篦劃紋或與刺點紋組合之紋飾。石器的數量與類型不多,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打製石鋤、磨製石錛、石鏃、網墜與有槽石棒等。
從出土石製生產工具,推斷當時人已知農耕,其耕作型態屬於刀耕火種的游耕階段,種植根莖類作物;而狩獵、漁撈和採集才是其主要的生業活動。由於目前資料較少,對此一階段的社會組織制度並不清楚,探討亦少;不過由陶器紋飾變化所顯示的流暢與對美感要求,可看出當時人已經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二) 新石器時代中期
牛稠子遺址石鏃
|
年代距今約4500~3500年,台灣各地出現具地方特色的史前文化,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晚期分處各地,長期發展適應不同地方而來新的文化樣貌。北部地區稱為訊塘埔文化,中部地區稱為牛罵頭文化,南部地區稱為牛稠子文化,東部地區可稱為富山文化。
以橙色陶系的繩紋陶器為其文化特徵,故亦稱為細繩紋陶或繩紋紅陶文化;器型較前期之大坌坑文化多樣,包括罐、缽、豆、盤、盆、三足器和高足盤(三連杯)等;石器種類亦趨複雜,包括了斧、鋤、犁、刀、石錛、石鏃、石錐、網墜等各種農漁獵及日常生活用具。
此階段遺址的規模較前期為大,顯示當時聚落規模較大,人口較多,已是長期定居性聚落。出土石器種類中農具所佔的比例與大型化,可知農業在當時生業上的重要性。澎湖的赤嵌B、屏東的墾丁等牛稠子文化的遺址都曾發現稻殼印痕,說明此階段種子作物是相當重要的作物。遺址常出現貝塚,伴隨獸、魚骨,可知狩獵與漁撈仍佔重要的地位。郭先生在台中榮泉村遺址採集的繩紋陶片中,曾發現稻殼印痕,則提供了中部地區牛罵頭文化的證據。
此一階段另一特色是石器材料來源的區域性,顯示台灣西南部、東部地區與澎湖群島有密切的互動,尤其是南部牛稠子文化最為明顯。台灣西南部各遺址出土大量以澎湖所產橄欖石玄武岩製作之石器;西南部遺址出現東部特有的西瓜石質地的磨製石錛;澎湖群島、台灣西南部遺址中出現以花蓮生產之台灣軟玉製成的精美裝飾品,在在顯示此一廣大區域形成一關係密切的交易互動圈,展現出史前人類對於海上活動的熱衷與航海技術知識的嫻熟。同時可能有肩負資源轉換與交易任務的階層興起,對於資源的掌控更趨專業化與制度化,推斷當時社會組織已起了較大的變化。到了晚期人們有沿著溪谷往較內陸山區移住之趨勢,可能因人口壓力或尋求新資源而需擴展活動區域,確切的原因仍待更多的資料及研究來探討。
﹙未完待續﹚
(筆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