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心、一世情:談從瑞士返鄉的達悟文物展覽
文/劉少君‧圖/張至善、劉少君
第一次接觸
紀守常紀念文教基金會成立大會。 |
今年在518博物館日所進行的活動中,筆者榮幸地參與了「感恩心、一世情:達悟族瑞士返鄉文物展」的策展工作。
這個計畫是臨時性的交辦業務,記得今年農曆年後收到一封來自友人的問候信,信中提到紀守常神父紀念文教基金會要與史前館合辦特展,並於5月開展;心想這是一件好事,但是筆者5月同時還有活動要執行,活動包括展覽、展演以及研習課程,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當下只能先婉拒基金會的友人,但不知為何在基金會向史前館提出特展需求後,這項工作仍舊交由筆者執行。冥冥之中感到這個緣分是為了讓我後來擁有更多的學習跟體會。
每當一項特展計畫的開始,總想問自己,想要展什麼?這些物件對自己心靈有什麼成長?對於社會大眾又有什麼效益?當我踏進這特展背後的故事時,打從心裡覺得這是一項很有意思的特展。
這特展主要是感念一位1954年到臺灣傳教的瑞士籍紀守常神父(Rev. Alfred Giger SMB)。他曾用16年時間,在馬蘭、鹿野、旭橋、蘭嶼等地,為阿美、布農、達悟(雅美)族堂區服務。紀神父兩次攜帶達悟族文物回瑞士,致贈親友。事隔50年後,2011年中華民國以全球同步敲和平鐘慶祝建國百年,瑞士白冷會受邀參加。蘭嶼達悟族訪問團搭上此列車前往瑞士,到茵夢湖舉辦《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新書發表暨贈書儀式,以紀守常神父在蘭嶼的感人事蹟,詮釋和平鐘的意義。
當天在茵夢湖,達悟族訪問團巧遇曾經與紀守常神父一起到過臺東蘭嶼的瑞士友人居格爾(Josef Zϋger)夫婦和依麗華(Elisabeth Gschwind)女士,他們得知在臺灣要成立紀守常神父紀念文教基金會,因此特別將曾經被帶回瑞士的達悟族文物,無條件捐贈給基金會,奇妙地開出達悟文物返航的美麗花朵。
特展中的特殊物件
展示一隅-依麗華捐贈物件展示。 |
展示一隅-居格爾捐贈物件展示。 |
史前館與基金會特別選出較有意義的23件文物,在史前館臺灣南島民族展廳中展出。在選出的23件物品中,包括達悟族過去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根據基金會執行長席萳.嘉斐弄的說法,有許多返航物件,現在已經看不到族人在使用。像是一件居格爾先生捐贈的男子工作帽,是用一塊木頭直接挖空不做任何拼接的工序。基金會董事林杉樹說,這頂工作帽是達悟族在傳統生活中男子外出工作常常使用的帽子,但是因為製作上花工費時,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製作了,不只年輕人沒見過,連老人也都沒再見過了。
展出的物件還包括達悟族50年前就有的文創品。此次展出依麗華女士捐贈的物件,依麗華女士是師範專科學校工藝家事科畢業,精研縫紉、編織、刺繡、紡織、雕刻。展出她所捐贈的物件,包括了兩種類別,其一是達悟族傳統織布機零件,以及依麗華女士在蘭嶼期間教授學童創作的彩繪文創品。
其中一件雕刻龍蝦的木碗,相當引人注目。木碗以傳統器物的紅白黑三色為主調,上緣使用了達悟族常用的幾何圖紋構成,特別在木碗的中間雕刻了一隻紅色的大龍蝦。依麗華女士說,這是當時蘭嶼學童看到的海洋世界。木碗背面更是大有文章,孩子把看到的部落生活都刻劃在這木碗上,包括傳統家屋的中柱,以及正在進行儀式戴著銀盔的族人。這樣細膩的文化觀察,呈現出的雕刻木碗,讓筆者想到現代正在提倡的文創品,原來50年前蘭嶼早就開始有文創的概念了,而且是具有文化深度的作品。
特展開幕的精心安排
文物展開幕拼一拼拼板舟儀式。 |
達悟耆老接受新聞採訪。 |
該展覽特別選在國際博物館日前夕5月17日開幕,其原因是想到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蒐藏築起溝通之橋。那是號召博物館致力於創新吸引觀眾的途徑,以拉近博物館與利益關係者的距離。是的,決定策劃展出,而且在這麼短的籌備時間,就要開幕,就是因為該文物的蒐藏過程中,蒐藏者與文物當地的族人事隔了這麼多年,感情依然濃厚,文物傳述了相隔瑞士與臺灣兩地間的情誼。展覽地點也特別安排在史前館的臺灣南島展廳,文物與展廳中所展出的拼板舟以及達悟族傳統文物相呼應著。透過基金會董事林杉樹先生的解說,由族人說出屬於蘭嶼以前的故事,文物變得很會說話。
開幕當天藉由到場貴賓的手,將一片一片木板,拼成完整的達悟族拼板舟模型。這是與基金會執行長共同討論,藉以象徵一件一件地找回達悟族文物,這樣才能呈現文化的完整性。隨後,再藉由特別為該展覽遠從瑞士前來臺東的代表以及依麗華女士,將最後的雙槳放置在拼板舟之上,象徵文物藉由瑞士友人帶著達悟族流外的文物開始返鄉。
該展以瑞士返航的達悟族文物為主軸,並具體以促成此批達悟族文物從瑞士返航,以凸顯這批達悟族返航文物的故事性及其紀念價值。依麗華女士在開幕會場中也說到:「蘭嶼的文物很珍貴,但都被外人以很低的價錢買走,甚至只要一包鹽就可換到珍貴文物,對雅美人很不公平,因此她決定將蒐藏的雅美族文物帶回故鄉,『對的東西要放在對的地方』。」
歡迎大家前來史前館,看看這規模雖小但意義深遠的特展。讓我們再次見證紀守常神父自1954至1970年在蘭嶼服事所激發出的人性光輝引發的文化交流,以及所掀起的「物歸原主」文物返航義舉。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感恩心、一世情:達悟族瑞士返鄉文物展」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