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我的老師宋文薰院士

話題‧話語

  宋文薰教授90壽誕有感

考古探索

  尋找《熱蘭遮城日誌》中的「Mornos」社(下):「卑南圖」上的答案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博物館花絮
 

穿越時空.跟著音樂的DNA 漫遊傳奇絲路

  本館為能讓「光照大千」特展體現絲路多元的國際風情,特別邀請汎絲路樂團蒞館演出「穿越時空.跟著音樂的DNA 漫遊傳奇絲路」以饗臺東的民眾,讓臺東民眾不用遠赴絲路,也能跟著樂音悠遊神往,一窺古絲綢之路文明的精妙迷人之處。

  Aashti 汎絲路樂團是國內唯一呈現橫跨西亞、中東、中亞之大絲路地區的音樂表演團體,可以說汎絲路樂團就是「絲路音樂」的代名詞。本館特別安排2場演出,一場在生活美學館、一場在本館視聽中心,演出前我們印製的票卷,已被熱愛絲路音樂的觀眾索票一空,演出當天更是擠滿了文化百老匯,據說是文匯百老匯自始以來,最多聽眾也最高檔的音樂演出。



文/彭敏華‧圖/張世君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1期 2014.3.15
 

  2013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即將於3月21-23日於臺大文學院演講廳辦理,今年最特別的盛事,就是這場年度會報同時是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學術論壇。主辦單位以此作為今年度主題,要特別向臺灣考古界的前輩宋先生致敬。

  本期電子報也以兩篇專文向宋先生說聲生日快樂!宋先生對史前館有許多貢獻,其中之一便是他極力倡議臺灣要有一座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存在,史前館的誕生即源於此。宋先生與本館的關係極其親近,本館也在史前史廳中庭處打造宋先生考古學者的銅像。館方早些年就讀於臺大人類學系所的研究人員,都曾親炙於宋先生的教學風采。兩篇專文便寫出他們對宋先生的印象以及與宋先生的互動。

  尋找Mornos社的完結篇,終於來到謎底揭曉的一期!根據前面古籍爬梳而來的證據,最後推斷而出的答案,顯示了該社位置應該在檳榔四格山東側頂岩灣一帶,也就是馬蘭社遷至海岸前村落活動區域。這是如何判定的呢,且來看看精彩的推理結果。或者先回頭看看上篇與中篇再一氣呵成看到下篇,相信更能感受從資料中爬尋解密的樂趣,產生恍然大悟的驚喜感。

 
 

我的老師宋文薰院士

文/林志興‧圖/王勁之


本館南科分館籌備處主任林志興至臺大拜訪宋文薰教授夫婦並辦理文物捐贈。

言外別傳真諦

  初遇宋先生(註一)是在1976年10月大一「人類學導論」第一堂課時,當時初由臺東北上臺大求學的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同時懷著一份忐忑不安的心,可是宋先生的形貌風範以及上課方式,卻讓我確切地自覺到自己已是身在大學校園裡的大學生,告別了殘存的高中印象。

骷髏頭的啟示

  因為,他第一節課就捧著一顆人頭骨走進教室,來在我們全班同學的驚疑中。而進到教室以後,開講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尊重「他」──那一顆讓我們驚悸的頭骨!

  在此之前,我從沒有接觸過真實的頭骨,對這種東西一向不存好感,也懼而遠之。過去由畫冊上、影片中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恐怖的一面,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它」曾經是一個活生生的「他」,而且是我們的先輩。

詳全▲TOP

 
 

宋文薰教授90壽誕有感

文‧圖/李坤修、表/張菁華


宋先生58歲的模樣。

  宋先生90歲了!初次見到他至今不覺已經過34個年頭,我也從一位青澀的大一新生來到當時宋先生的年齡,當然對他的印象多半也已模糊,只有一起在卑南遺址考古的時段保留較多的記憶。

  第一次見到宋先生是在1980年的暑假後,筆者進入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人類學系的前身)第一個學期的史前史課程。依稀記得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位頭髮花白的「老先生」,個子小小的(可能很老了吧!心裡這麼想),講話有點風趣,但國語好像不太輪轉(後來才知他的日語、英語比較流利),充滿神秘感的一個人,氣質與想像中的史前史課程完全契合,而這種神秘的氣質對我來說似乎是一直存在著。

  1980年真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這一年宋先生57歲,是他學術生涯中第三個十年的開端,也在這一年他帶領臺灣大學考古隊開始進行卑南遺址的考古發掘,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因此而蘊育誕生了。宋先生帶領的卑南遺址考古從火車站範圍的搶救發掘(1980至1987年)到卑南文化公園的遺址範圍試掘(1988至1989年)前後共計十年。這是臺灣考古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遺物出土最豐富的考古發掘工作,筆者有幸得以參與其中大部分的時間。

詳全文▲TOP

 

 

尋找《熱蘭遮城日誌》中的「Mornos」社(下):「卑南圖」上的答案

文‧圖/葉美珍


「卑南圖」(紅色塊為本文相關區域)(原圖引自呂理政、魏德文主編2011)。

   由於根據村社關係之討論畢竟屬於一種辨證,最直接而關鍵的證據就是地圖,如果荷人在當時地圖有所標示,即可提供答案。的確在論證文字寫成後找到了關鍵答案──「卑南圖」(圖1),一個來自荷蘭時期海圖繪製者的解答。

  本文答案所在之卑南老地圖有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參考自英文漢聲出版社於1997年出版之臺灣老地圖集,書中收納 37張收藏於荷蘭海牙國立檔案館及其他博物館之17世紀老地圖,並委託荷蘭地圖歷史學家格斯‧冉福立(Kees Zandvliet)解讀,由江樹生翻譯。

  直接相關的一張18世紀中期雕刻地圖,描繪17世紀中期臺灣全島重要地形,該雕刻地圖刊印於1753年凡‧格倫(Johannes van Keulen)的《海員指南第六卷》中,題為〈沿著廣東省與福建省的中國海岸,以及臺灣島……的海圖〉。這張圖繪有幾條內陸路線,包括尋金路線。冉福立研判原圖繪製於1652年以後,顯示1645年以前,前往卑南以及從卑南再出發的探險活動,因此冉福立解讀時稱之為「卑南圖」(格斯‧冉福立1997:40)。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Sanga:飛舞的勇士
    時間:102年12月11日起至103年6月11日
    地點:本館第四特展室
  •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考古特展
    時間:102年12月20日起至103年3月20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情繫南島:岩佐嘉親及其收藏特展
    時間:102年08月16日起至103年9月30日
    地點:本館第B1 宏館新藏展示區
  • 馬年特展
    時間:103年1月19日至104年2月9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Sanga:飛舞的勇士特展
    地點:21國際渡假村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巡迴]海角樂園──國際攝影展
    地點:日暉國際渡假村B1

近期活動:

  • 「光」照大名享好康
    2013/12/20(五)~2014/3/20(四)
    生命來自「光」,文明來自「光」,創造來自「光」,美感來自「光」,有「光」就免費,歡迎「光」臨! 你的名字有「光」嗎?若你的名字有「光」,請於購票時,出示本人附照片的身份證明文件,即可免費參觀「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考古特展」和展示廳各項展覽。
  • 馬年好運到 參觀博物館入住五星級大酒店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即日起至3月20日止,推出「購票參觀史前館贈送摸彩券活動」,凡於本館或卑南文化公園購票參觀之民眾,將併同門票贈送摸彩券一張。活動截止後,將於3月26日公開摸彩,並公告得獎者於史前館網頁。最大獎將有五星級路彎大酒店贊助的標準客房住宿券,其他亦有市面未販售之史前館精美文創系列商品等獎項,計有95個得獎機會。
  • 教育資源中心
    飛舞的勇士特展DIY-飛舞的蝴蝶勇士蠋台
    日期:4/6(日)14:00-16:00‧材料費50元。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綠故事繪本導讀玩戳戳樂 Guided Reading Session: Picture Books
    教育資源中心有許多好看的兒童繪本,透過綠繪本的精彩內容,推廣綠色閱讀,也深耕親子環境教育,培養對環境的尊重與呵護之心。全程參與聽故事,即可當場玩戳戳樂。
    日期:週日10:00-11:00
    ●3/23 仙人掌旅館●4/20 讓路給小鴨子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30人,採預約報名,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97,如預約未額滿,則開放現場報名。,歡迎大小朋友攜手參加。

    影片欣賞 Movie appreciation
    免費,歡迎大小朋友攜手觀賞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時間:週日14:00 (更多訊息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館2014年自然環境教育推廣活動
    本館自2013年8月開始執行國科會委託之自然環境教育推廣計畫,已完成自然史展廳之「誕生」、「冰期」與「新世代」三份各3小時的展廳講解及動手操作課程,擬於103年3月12日至3月14日及4月9日至11日辦理20場臺東地區小學高年級學童的自然環境教育推廣課程。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

  • 「彎刀傳說與捕夢網」教育活動
    目的:傳統的卑南族婦女下田時,有時需將小孩帶在身邊,如果小孩睡著了就會將他放在樹下並放一把彎刀在旁邊,據傳彎刀能驅趕惡靈讓孩童睡得安穩,而源自於北美Ojibwe族的捕夢網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捕夢網主要作為孩童的床前吊飾,藉由網來捕住惡夢,僅讓好夢與正向的思考進入孩童的腦海裡。其作法係用柳樹作為圓框,再利用植物製成的線材織成網,再加上皮革與鳥羽作裝飾。本活動將利用捕夢網的造型,利用本園區內的特有素材來製作類似的裝飾品,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就屬於個人的信物。
    (更多訊息
  • 2014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更多訊息)
    行政院廣告 促進性平等 讓世界更美好 馬年好運到 參觀博物館入住五星級大酒店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mpnews.php

103年3、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