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數位建築教學與實踐:白冷會傅義修士的教堂數位化
文‧圖/陳俊良
緣起
六十年前,瑞士的天主教白冷會修士傅義先生(Julius Felder),來到臺東傳教並設計了約四十件建築作品,為當時物質窘困的東臺灣帶來創新的空間體驗。2013年的如今,這些設計在臺東仍然是屬於獨特的一群。這學期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的動畫專案製作課程,以數位化工具重新詮釋傅義修士的設計,由我提供建築3D實務教學。於是學生得以採用3D技術,重新演繹這些在東臺灣具有時代意義的設計。是以,我從建築本科與數位模擬教學的觀點,記述這段跨界教學過程,或可提供跨領域數位建築教學的參考。
此動畫專案課程以準確傳達建築師的原始理念、契合實景為教學重點,並以實體記錄並參考設計藍圖,製作建築室內外3D模型和透視圖,課程產出較接近數位典藏的性質。此段教學過程以五個部份記錄美術系學生,跨界學習建築數位表現類課程的優劣勢,對比我在其他建築相關系所電腦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經驗,提出我的階段教學結論。
跨領域數位建築教學過程分析
1.觀察能力(observation)
都蘭天主堂數位模型。 |
由課程產出來說,美術系學生製作數位模型,著重於視覺上的效果、物件色彩與質感,以及整體統一感,並不在意尺寸準確度;而建築系的模型通常所聯繫的是設計理念與建築師的想像,著重的是精準、建築物與環境的關係,尺度與空間特色的表達。因此,若工作團隊能結合美術與建築不同背景的觀察,應能使建築模型有更豐富的呈現。
2.學習能力(self-learning)
在數位專案製作的過程中,同學除了尋求老師的協助,也培養使用數位工具如google、 youtube尋求答案的搜尋能力。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一,而由於背景不同,解決問題所耗費的時間也較長。美術系學生透過工作坊學習,雖然對於讀圖無法駕馭自如,但應用於專案製作時透過老師協助,則可順利解決問題。
3.技術能力(techniques)
技術能力的呈現,反映在執行建築數位化流程時的技術能力評估。在基地現場拍照測繪時,美術系學生對於如何記錄空間並不熟悉,往往拍攝完照片,在實際製作時才發現缺少所需部分。另外在3D製作技術上,由於課程結構不同,美術系學生先前已學習3D課程約1~2學期,因此對於建築模型製作具有成熟的掌握。
4.數位能力(digitalization)
都歷天主堂數位模型。 |
課程中導入學生以Google Calendar規劃時程,檔案流通以Dropbox相互交換,並利用Facebook成立社團分享課程內容與重要訊息,慣用youtube搜尋相關教學資訊、文件利用pdf轉檔等。在數位時代,美術系學生能夠擁抱數位科技,享受工作流程所帶來的便利性,可提供慣常以土法煉鋼模式解決問題的建築人一個良好參考。
5.團隊能力(collaboration)
由於專案製作採合組進行,美術系課程多以個人創作為主,因此在分工模式的操作、具體如何執行與交付任務等,未能顯著發揮團隊合作的高生產力。但以技術交流來說,由於分組合作之因,美術系同學彼此的心得交換,明顯熱絡許多。美術系學生的學習,未來可透過課程安排,增加分工合作能力的培養。
結論
從八週或一個學期的教學,要讓非本科系的學生能完全獨立製作數位建築,事實上並不容易。然而,以一門入門課程而言,其提供跨領域機會、且連結本位專業知識的學習,從學生未接觸過建築背景開始,到能完整透過數位平台,再現具時代意義的教堂,這樣的教學實踐與結果呈現,需要雙方領域間的互相支持與磨合,並非由單一領域主導就能完成。
而從教學過程的記錄,能一窺兩個領域學生的專長與互補,得出以下簡短結論。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一般大學學生極少機會能與其他領域有真實的互動。透過課程設計,可以促進學生對其他範疇的瞭解,不陷入自我崇拜的窠臼。此次透過教育部的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補助、東大美產系張溥騰老師的邀請,以及史前館的大力協助,才能將跨領域的數位建築教育實踐在課程教學中,尤其是在資訊較落後的東臺灣。我想,在這樣的課程設計下,各領域的學生應該更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合適位置!也期許未來的跨領域教育能有更多元樣貌的呈現。
(本文作者為薩凡納藝術學院視覺特效碩士,臺東專科建築科兼任講師、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系業界講師、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系兼任講師,VarchFX Studio主持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