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族語教學更活潑、更具生命力──初來國小泥偶動畫劇場合作教學省思
文/Lanihu Takiludun(古世勇)、余曉慧‧圖/Amur(馬田)、余曉慧
Lanihu Takiludun(古世勇)
本人是一位傳統郡社群的布農族人,民國90年從事民族教育課程迄今已有十餘載教學經驗。早期從族語學習者轉變為教學者的角色互動中,我們可以發現景物已非依舊的困境,從教學中深深體認生活變遷對族語傳承帶來的衝擊。
於是,本人開始反思族語教學者應有的理念、思考族語振興的行動,如何將布農族語的學習歷程,真實的呈現在學校班級經營教學中,為族語的延續努力以赴,積極培育具有布農族語言思考的幼苗而努力。
本人生長在布農族的部落,最早接觸的語言是布農族語,家庭是最佳的語言學習場所,部落是終生學習的語言教室,這樣的成長環境可以塑造一位族語傳遞的族語教師。即便時間與環境的變遷,後來接觸到第二、第三語言,至今族語能力仍得心應手。
然而時勢的變遷,讓族語傳承變成一個嚴峻使命,教育制度奢求族語教師能馬上適用全族語教學及落實本土文化,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在推行語言文化的熱情與資源及政策等配套上,其強度是否足夠?多年來我們推行族語巢課程與師資培訓,都未能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遑論部落或社區成為文化的基地?
古世勇老師針對「洪水傳說」故事於地方上進行田野訪談。 |
為有效穩定工作磁場及堆動族人的優質文化,政府應該提供更縝密、長遠且具誘因的資源來培育民族教育專職老師,不定期到各部落社區訪談,積極記錄各項歲時祭儀與即將失傳的傳統語彙與歌謠,才是上策。
再則,隨著族語教材及族語符號系統的已誕生,未來學校在族語教學上,須倚重族語教師的理念與方法,課程設計與教學歷程則可提供族語教師作為經驗分享與參考。本人認為學校族語的教學時間非常有限,再加上沒有環境可以練習,偏鄉地區亦缺少專業精進的機會,在族語的教學工作上感覺到非常無力。加上許多家長對主流教育認知的迷思、大社會的環境所迫,容易使族語傳承的學習與努力無法與之抗衡而付諸東流。
強調傳承文化的忠實呈現,是族語教學的重點,有許多觀念與知識是課本看不到、學不來的。除了學校課堂教學之外,與社區部落、自然環境的結合,更是迫切需要。例如族人的歌謠能在山林中繚繞、傳統祭典的實際參與學習、接受部落耆老經驗知識的傳授等等,都可以納入族語教學的課程範圍內,透過知識的學習及實際的身體力行,族語教學就可以更豐富更多元。
很高興藉由這次的泥偶劇場動畫的製作,能在部落裡看到 Amur (馬田)這位默默為族人文化耕耘的年輕人,從他的身上看到對族人對文化鍥而不捨的精神。在面對耆老訪談時,看著他臉上專注的表情,不時紀錄與拍照任何可能遺落的語彙及珍貴的畫面,實在讓我心生感動!尤其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確實讓耆老們有點招架不住。不過,往往在歡笑聲裡掩蓋了尷尬的氣氛。
與Amur這位藝術教師合作這段期間,他帶領初來國小的小朋友,將族人的圖騰彩繪在學校穿堂上,並教導學生以泥偶塑造神話故事的主角,試著引發學生對部落裡關於族群文化的觀察與體驗,讓學生從懵懂中認知到族人的核心文化價值。
古世勇老師在課堂與學生講述故事中重要的族語詞彙。 |
各組老師與學生一同製作泥偶劇場的景幕與道具。 |
這次泥偶劇場動畫製作,除了創作技術上更加複雜,也緊扣布農族的口傳故事與族語文化,這樣的課程設計需要對布農族文化以及族語演說有一定程度的專業加入,於是,身為初來國小民族教師的我,有了與Amur更加緊密的合作機會。透過這樣的協同教學與專業分工,課程的內容確實更加的豐富且富有創意,雖然製作的過程需要學生的毅力與耐心,但不失為是有效傳達族群文化的一種教育方式。
布農族是個內斂也害羞行銷自己文化的族群,然而,初來國小的小朋友們在這樣的藝術創作課程中,卻能昂首闊步站在舞台上,很自信的將族人的神話故事分享給大家,同學們的臉上個個充滿著喜悅。
衷心期待布農族的文化能有更多機會在新一代的傳承上,透過具有啟發性的藝術創作形式,融合族人的歲時祭儀及神話故事作為素材,讓族人的文化很活潑更具有生命力。
余曉慧
「啊呀!不是這樣弄啦!」這是我初次到初來國小上課的教室時聽到的第一句話,因為小朋友們已經有了先前上課的經驗,知道如何操作相機。他們活潑好動又不受控制的模樣,是我對他們的第一印象,當然我還默默在心裡想著:「要微笑啊!不能讓小朋友感到拘束!要不然他們就會害怕而表現不出真實自然的樣子來了。」
在混亂中,我結束了拍攝的第一堂課。在這次泥偶動畫教學計畫,馬田老師邀請我們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的工作人員擔任側拍工作,為這個難得一見的教學計畫留下影像紀錄。雖然馬田老師在事前就給了我一些心理建設,但我還是太高估了自己,因為一群好動的小朋友真的很難控制在攝影機的鏡頭裡面啊!
隨著這個有創意的教學課程即將結束,我竟然想一直拍攝下去,很不可思議!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好多讓我這個自稱純種布農族的人都自慚不如的地方,例如初來國小不少老師不是原住民,但對於發展原住民的文化卻非常投入。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所辦理的戲劇競賽,老師們都親力親為,甚至還演了個角色在裡頭,認真的程度真的讓我感動!
而在這次泥偶教學計畫裡,地方人士的投入也是幫助最多的人。當然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身兼多職的馬田老師與古世勇老師,以及初來村老人日托班的長者跟初來國小師生的全力投入。馬田是這次計畫的發起人與操盤者,我很感謝他邀請我們布農族文物館一起參與,藉由海端鄉公所的資源與人力讓計畫更為完善,讓鄉公所有新的管道與方式進行布農學童的文化教育。
臺東縣海端鄉的初來國小,什麼都是小小的,校門小小、校園小小、連學生人數也迷你,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力量,卻是大得驚人。在這個泥偶教學課程,小朋友要先從肢體擺動學起來感受人偶的活動,再來就是用鐵絲人偶做出動作,直到劇場題目訂定後,再學習如何把劇場的場景及角色製作出來。
長者課堂上不用書本就流利說出長長的故事。 |
小朋友們和初來日托班的長者們互動學習。 |
小朋友也在這個過程跟初來村老人日托班的長者們互動學習。看到長者在課堂上不用書本就流利說出這段長長故事,夾著母語和生硬的國語熱切地跟小朋友說故事。原本上課時很會表達自我意見的小朋友,都很安靜聽著故事入迷了。再來就是長者和小朋友一起塑造泥偶時的景像,也令我感動不已。例如小朋友用母語問候第一次見面的長者,或是長者用不太清楚的國語詢問泥土要怎麼塗上去等等,這些畫面讓我用相機拍了數十張,還用心刻印下來。
此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給予我們的協助也很重要。大館的經驗與遠見往往會帶給我們地方文物館更多更好的刺激與幫助,因為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贊同這次計畫的理念並一塊討論,才會產生這一連串特別的結合,讓這個文化傳承工作更為完善更有意義。
老實說,剛開始我還很害怕成果不會如預期的完美,但過程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已經是參與者眼中一部最美好的紀錄了。小朋友的純真和長者的智慧、布農族古老的傳說交織在一起,我想,這個紀錄真得很棒!也期待未來成果出來之後,各方能給的不止是意見,也給這些演員及參與者更多掌聲鼓勵。
(本文兩位作者皆為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人,前者為布農族族語教師及文史工作者,後者為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駐館規劃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