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2011:臺北設計大師班」參與日誌
文/黃郁倫 繪圖/同組組員
這是一篇參與團隊創意激盪的工作日誌。
想像你的團隊被交代了這樣一個任務:選擇國立臺灣博物館任一處空間,規劃一場為外國旅客介紹臺北的展示。預算不限。討論時間為今天下午起至明天中午,並在明天下午發表5分鐘的提案報告。
我們會怎麼做?或者問,我們通常習慣怎麼做?
為了讓我們了解,在英國,通常一份傑出的展示設計作品是如何透過團隊的創意激盪而產生,於是一場由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博物館2011:臺北設計大師班」,便與五家英國知名博物館設計、規畫公司共同合作,帶領工作坊的進行。主辦單位採用最直接的方式:將我們以背景差異極大化的方式進行分組,並設定於期限內完成交辦任務。遠從英國飛來的展示設計師擔任適時協助各組工作的輔導者,並透過從旁觀察,在提案發表後給予各組有關過程與成果的回饋。
由於大家背景歧異、互不相識、時間壓力、經驗不足,有的人並未真正參與過展示設計,然而這樣的不足或許是好的,因為能讓想像更百無禁忌。這樣的操作方式重點在於討論過程而絕非討論成果,而我想試著在這篇文章中,將當時我們小組的討論過程與感受忠實呈現出來。確切一點說,這場工作坊考驗我們如何在壓力下展現自我特質,達成團隊合作任務,這裡頭交錯著興奮、不耐、共識、衝突、選擇、推辭、成就等情緒,那是一座各人弱點無所遁逃的殘酷舞台。
筆記01
眼前這群人就是我的組員了,兩男七女,有老有少。不免俗有人提議先自我介紹。年紀最大的阿姨退休後擔任大學志工;一頭長捲髮留著瀏海的可愛女生在校學的是插畫設計,在當代美術館兼職當助理;大男生什麼都沒說,只說自己是個爸爸;小男生學的是場景設計;害羞的女生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工作;穿格子裙很英倫學院風的女孩,兩個月前剛結束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班的課程;嚴肅中透露著緊張的套裝大姊是已執業的建築師。看起來只有我是正職的展示類部門的博物館員,不過我也坦白地向大家說我是菜鳥,一年前從人類學碩士班畢業。
筆記02
英國老師E在我們這組桌邊坐下,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上說她是英國展示設計公司的資深創意領隊兼設計師。E確認我們清楚任務內容後,發給我們一張大壁報紙和幾張A4紙當作我們的討論工具(真是原始的工具啊)。
依據今天早上各位「設計大師」的經驗,無結構地塗塗寫寫是讓飄盪的思緒有一點點生根跡象的不二法門。他們說累積idea時,「手寫」非常重要,這不是用鍵盤敲打可以取代的。
筆記03
E要我們快速地讓她大致了解我們個人的專長領域,當她知道我念人類學之後,她說:「所以妳可以是策展人。」她解釋,在英國,這樣的討論成員會包括:策展人、設計師、博物館員;大家各有專業,但策展人必須確保討論結果符合策展理念。我注意到E是以「客戶」來指稱她合作過的策展人。我好奇在討論團隊中存在著生意、利害、聘雇等這些元素會不會影響創意激盪?但在他們的工作文化中似乎影響不大,我想他們應該懂得就事論事,而非看關係辦事。
筆記04
有人提議大家拿A4紙寫下我們眼中的印象台北。志工媽媽第一個說淡水,她說臺灣民主的發源與馬偕在淡水有關(我只知道醫療和教育),第二個她說泡湯這類休閒景點。建築師先提到日本殖民文化軌跡的遺留例如北投,以及「小黃」滿街跑這樣的視覺印象(我喜歡這點)。爸爸說到自行車遊臺北以及一堆苦哈哈的小劇團。插畫設計生則說創意風格店舖以及地下樂團。
我說臺北有許多地方來的島內外移民,城市的面貌其實混雜許多文化。博物館學生說應該要以物件為中心凸顯地方文化和故事,以及以訪客為中心(果然專業)從他們可能會接觸到的點例如台北101等切入較能產生回饋。場景設計生並沒有提到關於印象的描述,但是他說與其介紹歷史文化這些網路可及的脈絡資訊,他比較想知道新鮮事還有日常生活(很有趣,他想知道的是「當下」的臺北)。喔,無法聚焦的討論最痛苦了,和只談工作分配而避免思想衝撞的開會一樣令人煩悶。
筆記05
不確定是誰先提問:「如果你是這個展覽的參觀觀眾,你最想知道什麼?」從此我們的討論就從「印象臺北」變成「臺北解惑」。還仍舊七嘴八舌沒焦點,於是我們把唯一的外國人E找來直接訪問她,她並沒有直接回答說她想知道什麼,但卻提供目前他們團隊一定會納入的關鍵討論邏輯。
首先是目標觀眾(target audiences)。E上網查臺灣觀光局的數據,來臺的遊客當中絕大多數是中國人,邏輯上他們應該已經對中國文化有所瞭解,所以不必對他們大費周章介紹漢民族的文化。
再者是分眾與連結,換句話說,得去思考要分別對日本人、美國人展示些什麼?例如日本人也許想知道的是他的祖父和臺灣的關連性。
再來是當代收藏(contemporary collection)。英國目前的策展工作,越來越強調在過程中進行當代收藏。這是否就是剛剛場景設計生所說的,與其介紹歷史文化這些網路可蒐集的資訊,新鮮事還有日常生活更吸引當代人。
筆記06
E丟了這兩個刺激後要我們再討論討論,酷酷的建築師此時說了一句很犀利話:「認識臺北最好的方式怎麼會是到博物館呢?臺北不就在外面嗎?去交一個朋友還比較快。」也許這個反應真的太無懈可擊了,大家進入沈思、沈默。
不過我有個念頭仍在蘊釀,還說不清楚,還沒準備好轉化成語言衝破現在桌面上的沈寂(這種就快要出來了的感覺真的很像在廁所)。「撿垃圾!」我把這個想法丟了出來:「博物館員去整理每天每天被臺北市民丟掉的垃圾,垃圾被分類之後,就會譜出臺北市民的生活細節。而且那是屬於一個正在被大家丟棄的臺北,介於歷史之前,當代之後。」我自己覺得很酷,想像在垃圾堆中整理出過時明星的海報、體積笨重的3C產品等等,而當這些成為展示的一部分時,可以向觀眾敘述一個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歷史的臺北。但或許是我表達不好,還是因為這和展示設計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所以沒有人接話。
筆記07
眼看今天的討論時間快要用完了,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傾向以小人物的生活為方向去講述臺北的一天,而不要讓展覽最後變成好像觀光局的行銷攤位。至於這是誰的一天?這一天有哪些場景?哪些物件?則是大家各自回家的功課。我在一陣混亂中被指定擔任彙整者,雖然我很願意,但是對於這樣的決定過程有點疑惑。
筆記08
已經是晚上快兩三點的時候了。三個小時前,我寄了一個表格給大家,整理下午最後討論出來的一些角色、場景、物件。有文創工作者、泰國移工、平凡的老婦人、平凡的父親,請大家補充更多提案。可是只有那個比較害羞話少的女生回覆,而且天啊,太厲害了,她還寫出一家人的一日腳本,呈現了三代之間疏離的假日休閒活動,但是卻又有共進晚餐的「團圓」。高度整合大家的提案,除了我的弱勢族群似乎安插不進去這樣一個漢人美好家庭的單一圖像。
筆記09
早上到了會場,大家在聽過「美好家庭之一日腳本」後讚賞不已,沒有經過太多討論就決定要直接採用。至於少數人所提的少數角色(也就是我提的泰國移工),可以安插為主角生活裡的配角、場景的過客。哎,真實世界裡的少數怎麼還是免不了成為故事結構中配角的命運?但是這個觀點如果再討論下去,我們的發表就要開天窗了。
筆記10
E提醒我們要趕緊進入展示設計的討論,以及展示內容的來源——她又提了一次當代收藏這個詞彙。於是我又重述一次撿垃圾計畫以及它的價值和意義,這一次大家欣然接受。
到此為止,我們才算真正開始討論起設計。但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大家又採用了前一天每個人先各自寫東西後輪流丟想法的方式,然而每一個想法都只是片段。A說場景上重建這家人的公寓,從不同成員的臥房擺飾來介紹他們的生活。B提問那發生在外面的場景怎麼敘述?C說一個場景設計一個單元,D則反問動線的問題,每個場景各有對應的成員跟時間耶。E說曾經在日本看過戶外的定點影像同步傳回到室內空間作為展示影像。F說動線不要單一單向,要多條,讓觀眾有選擇的樂趣……
我並非設計專長,但有趣的是,與前一天針對主題與內容的討論相比後,前一天比較像是在進行「化零為整」的工作,彼此發言後找出一個核心主軸。然而設計的討論卻有如黑格爾歷史觀的「辯證法則」,有人起頭很重要,有了矛盾和問題後才引導出下一個發言。
設計大師們提出的建議「確保大家寫下自己的想法與提案」,確實很重要也很好用,但是在兩個階段我卻觀察到這有不同的功能意義。前一天針對主題與內容討論的時候,寫下來是要強迫大家輪流分享,為了對話、磨合且便於起始時能掌握多數意見,在某方面有助於達成共識。
記得E在我們一團亂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必須將自我(ego)放下,這是整合(collaboraion)的第一步。但是即使一開始是開放的,到最後仍然有一個人得做決策。」然而針對設計討論的時候,寫下來似乎像是將腦海裡如流星般的創意隨時備忘下來,在討論遇到瓶頸時能回頭找到前進的刺激。
而這樣的過程似乎較無關乎磨合,而是在於共同往前、共同解決矛盾。這樣一來一回、一提一問、再提再問,其實正是將大家天馬行空的創意和解決問題的創意,慢慢地綁在一起,而這個結正在越綁越大。
筆記之後
這場工作坊讓我們經歷了相當耗腦力的一堂課,每一組的組成不同、人數不同、輔導老師性格也不同。最後的發表,我們都公開收到講評者的回應,然而E私下跟我們說,他所輔導的兩組呈現了完全不同的過程與成果。我們這組過程中很吵、雜亂而整合得慢,當中有人的想法蹦生得快卻不見得成熟,有的人想法新奇而難以被理解。於是她得一直來提醒我們時間。她指導的另一組則是平穩而快速地產生共識,之後就安安靜靜準備發表的簡報與道具。然而在她看來,我們的成果卻是較具挑戰與嘗試的。這場工作坊成功地讓一群陌生人,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激盪出了豐富的創作,體驗到一場設計激盪的文化。
這篇文章的重點放在激盪過程,然而不說一說最後的成果似乎讓人不怎麼信服。我已經忘了當時究竟共有多少組,然而讓我驚奇的有三件作品,簡述於後當作此文結尾。
作品一
或許是團隊成員中,一位具領導特質的成員所學領域是城鄉發展,因此他們提出以水域來貫穿台北市空間的概念。在西方,河流一直是一座城市相當重要的空間,河岸是開放與市民親近的,但是在臺灣卻是被阻擋、被切割在視覺與觸覺之外。從河流水域切入,提供了一個少見的切入點來認識臺北。
作品二
團隊的背景清一色是藝術學院的學生,他們端出以五感眼耳鼻舌身體驗臺北的展示。在他們的描述下,整個展場像是一座裝置藝術,有著蒙太奇般的城市影像、街道聲音、食物的氣味與美味、悶溼熱的氣候等。對於我是新鮮的,然而講評的老師認為以五感為架構,是所有設計人才訓練的基礎課程,應該要有更多嘗試。
作品三
就是我們這一組。主題在前面敘述過了,至於展示設計上我們打造了三個同心圓的空間:
圓心是飯桌,內圓周有四個開口,象徵不同家庭成員的臥室門。飯桌旁有一扇大窗戶,窗外是館外的及時投影,使展廳公寓象徵的時間與真實世界相符。
選擇任一臥室門走到中間的圓,會進到一個圓迴廊;中圓圓周上有十二個開口,是四個家庭成員各自早、中、晚的生活場景;同時也象徵了時鐘,呼應了展題「一日」的概念。
十二個開口都以PP材值的半透明線簾(像超市冷凍區與常溫區之間阻隔的簾子),觀眾站在線簾前,半透明的關係讓線簾後的場景模糊但又可見,再利用擴增實境的方式將觀眾的影像投射在簾子上,讓觀眾成為展示的一部分,自己觀看自己。
推開簾子後進入展示的場景,例如圖示以行天宮為例。有展示物件(當然是從垃圾堆中撿來的囉)、環境音、氣味,背景是該場景的現場及時投影(意指重建的場景與真實場景之間的真假交錯);還有以主角第一人稱敘事的語音導覽。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