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在《文化驛站》
文‧圖/黃國恩
史前館開館即將邁向十週年了,這句話對負責《文化驛站》的我來說,真是令人心驚(結果同樣也邁入十個年頭的電子報,主編聽到這句話也說她跟著膽跳)。在一個已有高速鐵路的年代,還有誰需要驛站?一個驛站如何在窘境中生存是一個問題,生存下來之後如何不變成「雞肋」,又是更難的問題。
《文化驛站》簡史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 |
文化驛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六期。 |
我想首先要對《文化驛站》的來龍去脈介紹一下。《文化驛站》最早稱之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自民國82年6月出版第一期,一直到民國84年6月出版第5期(註1),內容上除了介紹本館籌備期間的各項工作之外,也包括研究同仁的田野工作簡報,以及少許推廣介紹的文章。這個時期的通訊,在編排上主要在文字陳述,照片只是圖示而已,幾乎沒有美工的排版,頁數並不固定,從80至188頁不等,負責編輯的是喬宗忞(第1-4期)及蕭承龍(第5期)。今天回頭看看這5期的內容,對本館的籌建歷程及當時幾個重要的考古田野工作有簡要的紀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5期之後,延宕了很久沒有出刊,一直到民國86年,當時的展示教育組組長呂理政決定調整出刊策略,因此擬訂了《文化驛站》的出版計畫。改版後以《文化驛站》為刊名,卻仍保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為副刊名,仍為半年刊,期數也繼續沿用,但篇幅則縮小至40頁。呂組長將《文化驛站》設定為博物館公眾服務之刊物,以驛站為名是取其「傳遞訊息,溝通觀念」之意(註2)。民國87年3月,第一本《文化驛站》出刊(即《通訊》第6期,從此以後皆以《文化驛站》代替《通訊》稱呼此刊物),雖然感覺上與之前出刊的五期差很大,但總算不再原地踏步,而我也被指派成為《文化驛站》第一位執行編輯(註3)。
此後,《文化驛站》持續出刊,但是建館的籌備工作卻也同時越來越緊迫,到了第10期(民國89年3月)之後不得不暫停,而且一停就是兩年,直到民國91年5月第11期才出刊。此時史前館經歷了火災及復建的過程,即將正式開館,而在開館同時,史前館《發現》電子報也正式創刊,這使得原本稿源已然不足的《文化驛站》,又多了一個挑戰。所幸之後幾期在徐雨村及張至善的努力下都可以如期出刊,但是隨著開館後《發現》電子報越來越成熟,《文化驛站》做為「博物館公眾服務」的功能也就慢慢被電子報取代。第20期(民國95年12月)之後,《文化驛站》又到了另一個撞牆期,整整一年完全停擺,這同時也是該改革的時刻了。
首先要面對的是與電子報之間相似又矛盾的內部情結。以內容來說,《文化驛站》單篇文章的內容雖較電子報篇幅多一點,但文章取材方向幾乎一致,連傳達訊息的深度在區隔上也沒有太大的差距;而就時效而言,《文化驛站》6個月一期,而電子報半個月一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投稿意願,同樣的文章,投電子報可以在15天內被看到,然而投給《文化驛站》則要等半年時間出刊後才看得到;加上館內經費不足,館員投稿沒有稿費,多少使得投稿者興趣缺缺;此外以傳播廣度來說,網路傳播的通路較寬廣快速,紙本刊物除非在內容及美工上有吸引人之處,或是可以成為特定群體經常閱讀的刊物,否則很難在電子化時代與網路傳播轉載的便利相抗衡;以經費來說,《文化驛站》平均每本成本大約只有70元(第20期之前),但就一份國家博物館期刊而言預算已相當少,這反映出來的現象就是對《文化驛站》的成長缺乏發展上的關注。相對地,《發現》電子報一切皆已上軌道,運作成熟、訂戶亦持續成長,更重要的是幾乎等於零預算。這對於預算拮据的史前館來說,有其務實的考量。
文化驛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通訊第21/22期。 |
如此的思考,並不是為了給終結《文化驛站》找理由,而是如何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成立跨組室編輯小組,盼能匯集大家力量一起參與,所以在民國97年5月成立了「文化驛站編輯小組」,6月的會議決定了一些改革方向,包括採用「主編責任制」,由本館研究人員輪流擔任主編;每期設定專題,由主編負責;版面由B5改為A4,頁數增為64頁,書背膠裝,加強美工編排質量……簡單的說,改革方向在於提升品質,至少在視覺上要能吸睛讓人願意翻閱。我個人覺得改版之後的確在整體視覺上較有質感,不過這是增加印製成本後自然要有的結果。然而在內容上仍與電子報相近(註4),距離一個國家博物館等級的館刊仍有很大的差距。
南島研究學報。 |
自民國98年開始,隨著《南島研究學報》(註5)在編輯工作上產生困境,引起當時的童春發館長開始思索館內學術期刊定位的問題。經過了幾次討論,決定另外籌劃具外審機制的《史前館學刊》(後稱《史前館學報》),由研究典藏組負責。民國100年7月,館務會報決定自明年起《文化驛站》的經費移為《史前館學報》使用,這等同於宣布《文化驛站》將無限期停刊;或者可以是另一種說法:《文化驛站》變身成為《史前館學報》,雖然兩者其實很不一樣。
民國100年8月張善楠館長新上任之後,決定為了本館國際化使命,中文刊物《南島研究學報》應予復刊,《史前館學報》要「再研議」,這也代表《文化驛站》又有了繼續下去的可能,然而在11月召開的編輯小組會議上卻形成共識,決議《文化驛站》應永久停刊(註6)。理由則和之前提出來的考量差不多。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經費有限的情形下,發行效益未見提升;另一個則是面臨稿源困難的問題。
然而意外,不會只有一個。今年5月,張館長於館務會報正式裁示,《文化驛站》今後仍要維持出刊,並請編輯小組討論充實刊物內容相關作法,因此《文化驛站》又再度復活。6月召開編輯小組會議,我大致明白大家所深切期盼的仍是主編的能耐及決心,因此我要求將主編的責任回歸展示教育組。我想,就再試試看吧!看「雞肋」可不可以變成「雞排」。
真的需要大家投稿
稿源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如果大家投稿踴躍,或許有改成季刊的可能,文章發表的立即性會比較好。然而坦白說這是個循環問題,正向循環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如果大家都不投稿的話,那麼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文化驛站》自31期開始將有變化,做為「博物館公眾服務之刊物」的屬性將改變,之前「傳遞訊息,溝通觀念」的宗旨,今後將以電子報來實踐前者,以《文化驛站》來實踐後者。文章的內容將以具知識性的推廣教育文章為主,純粹報導活動或心得感想的文章將不考慮(除非有特殊原因)。原則上,文章內容除了每期仍設定主題外,其他單元改以自然史、史前史、民族學、博物館學的方式區分,訪問稿或座談紀錄也是可用的呈現方式。將來如果經費許可,改為季刊或增加頁數也是可能的。其實原先刊登於電子報的文章有些也很具知識性,若能刊登於《文化驛站》是很不錯的,但考量直接全文轉載並不恰當,因此若能在原作者願意大幅改寫之下,《文化驛站》仍是樂於接受的。
這份陪著史前館長大的刊物,也快廿年了,往者已矣,未來正掌握在各位手裡,邀請大家無論是本館館員亦或館界同仁、相關系所師生與各界同好,這就快來投稿吧!
備註
註1:印象中,實際印製完成的時間已是民國85年了。 註2:根據《文化驛站》第六期編後語的說法,當時館方除了《文化驛站》之外,亦擬另外規劃《研究彙刊》,用以收錄研究論文及研究資料,但未有後續發展。 註3:筆者只負責6至8期編輯,9期為呂憶皖,10至18期為徐雨村,19至20期為張至善,21期之後則由編輯委員會指派。 註4:就因為稿源的問題,第21/22期(兩期合集)就全部採用電子報上的精選文章,往後幾期也或多或少參考電子報文章並請作者適度改寫。 註5:民國94年6月創刊。 註6:當時決定以第31期(民國101年6月)為最後一期。
(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