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正是屏花東各地展開收穫慶祭的月份。而在慶典開始之前,就傳統種植小米的程序而言,總要先歷經整地、播種、除草,還要不時驅趕前來啄食的鳥雀,最後才能有收割、入倉、釀酒與做粿的祭祖與分享。史前館卑南文化公園這幾年來與鄰近的卑南族普悠瑪部落一起合作,在園區內其中一塊土地種植小米,並隨傳統時序進行小米祭儀。今年更擴大邀請卑南族各部落的婦女前來鋤草,發揚此一傳統文化,讓種植小米的身體與文化記憶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類有許多慶祭的週期循環是隨著養足我們身體所需的作物生長而來,因而自然界的許多奧祕也有待人們的認識與珍惜。在這一方面,全球排名前十大自然史博物館的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就提供人們認識礦物岩石、地球歷史及化石、史前文化、生物演化等面向一個很好的窗口。趁著暑假,來個外國博物館紙上遊,或是連結該館網址展開更多探索,都是消解炎夏吸收新知的好做法。
暑假時間,學生們有更多上網時間可以隨意瀏覽。世界遺產與博物館典藏要如何在數位時代贏得使用者操作的青睞,進而經由親民的介面,尋索到自己最想知道的資訊呢?世界級數位典藏計畫首席主持人陳劉欽智教授,以她精彩的演講與座談,分享了許多重要的秘訣。她的經驗談,相信能讓更多有心引領網友接觸數位典藏的單位及人員,整合創造出讓人能更驚嘆尋索世界、歷史與文化的數位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