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遺址出土的管形玉器
未完成的生命樂章─高一生
穿梭林間的小精靈─瓢蟲
保存小秘訣(一):認識影響收藏品劣化的環境因子
 
 
史前館電子報第23期 2003.11.15 
   
 

卑南遺址出土的管形玉器/李坤修


方形管形玉器


圓形管形玉器

卑南遺址出土的眾多玉器中,管形玉器算是其中最特殊者。這種玉器呈細長的直棒狀,中空,多以綠色台灣玉製成,外形極似一節節細竹管。因其外形與功能常與通稱的「管珠」難以區隔,所以也被視為一種較長的「管珠」。「管珠」也是管形器物,但長度較短,通常以多件串連成項飾,功能與珠子相同,故名之。但筆者認為卑南遺址出土的「管珠」大多長度不及1公分,與長度動輒達20公分以上的管形玉器功能上恐有很大的差異,故主張以「管形玉器」稱這些較長的「管珠」。

管形玉器多數是出自石板棺墓葬中的陪葬品。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在卑南遺址歷次的正式考古發掘中出現「管珠」與「管形玉器」的石板棺共200座,出土這類器物共2165件。目前「管形玉器」在卑南遺址出土的數量尚無法做統計,究其原因所在:一來歷次的考古發掘中,只有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執行的鐵路車站範圍內前八梯次的考古發掘做過這類器物長度的測量分析;二來從該次的測量分析中也無法看出管珠與管形玉器的分野,。不過從卑南鐵路車站發掘的統計資料中可發現,在整個卑南遺址出現「管珠」與「管形玉器」的石板棺,只佔總出土棺數的1.5%,而出土的這類器物中,長度不及1公分的「管珠」佔總數的80%左右,長度5公分以上的管形器物只有10%左右,可見「管形玉器」在卑南遺址並不是一種普遍的器物。又根據發掘資顯示,不論是短的「管珠」或5公分以上長度的「管形玉器」絶大多是出現在複體葬棺內,其中長度較長的「管形玉器」更明顯的出自長度200公分,寬度及深度達100公分的大型複體葬石板棺中,這種現象顯示其出現的時間應是「卑南文化」的晚期,年代可能在2500B.P前後或更晚。

卑南遺址(文化)的複體葬石板棺相當特殊,這種墓葬會使用同一具石板棺進行多次埋葬,進行埋葬時,生者會將先前在棺內的人骨及陪葬物全部推至棺內的北端,而一旦棺內已埋滿無法使用時,則會將人骨及陪葬品被清出棺外,再重新使用。在這種情況之下,出現在這類棺內的人骨及陪葬物都已遭擾亂而失去原始位置,「管形玉器」自然也隨著失去其埋葬部位及器物組合形式。故截至目前尚無法從考古發掘資料判斷出這類器物真正的用途,考古學家只能根據它們與「管珠」的類緣關係推測其可能為一種項飾。

史前博物館目前收藏的管形玉器約有200件,其中144件由博物館考古人員自卑南遺址一處被盜掘區中搶救出土,其餘由台東縣政府移轉而來,在這近200件器物中,長者達28公分,短者約5公分。明顯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方形管,一種是圓形管。「方形管」的橫斷面呈方形,厚度與寬度大多分佈在0.7分分至1公分之間,「圓形管」的斷面則接近圓形,其直徑也主要分佈在0.7公分至1公分之間。圓形管常出現有方形管的特徵,顯示是方形管再加工的結果。而這兩類器物除形狀差異外,其他如長度、粗細及製作方法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類器物有長短不一的現象,但常會出現有5支同長度,同材料的組件,這種以五支為一組的器物常是這類器物中最精美者,反映當時人類在這種器物上的價值觀。

卑南遺址的管形玉器絶大多是以台灣玉製造而成,只有少數利用滑石為材料。滑石硬度不到2度,應比台灣玉容易製做,所以可能是一種晚期的替代品。然而不論是利用較硬的台灣玉或軟的滑石,製做這類器物最關鍵的技術是鑽孔。根據觀察的結果,鑽孔的方法是分別由器物的兩端分段對鑽,不論器物的長度是20公分或5公分都有這種特性。目前本館的典藏的標本中,以一組5支全為28公分的器物最長,這一組器物也是以兩端鑽孔的方式製成28公分長的管器,這點證明當時人類已可以鑽透14公分的石板,並在直徑不足1公分的範圍內對穿一個28公分長的細孔而不失誤,顯示台灣史前時代已具備了不可輕忽的工藝技術水準。

管形玉器在台灣史前時代分佈的範圍最北到達台北盆地的圓山及芝山岩遺址,向南則出現在墾丁半島,但主要的分佈區仍以東部海岸為主,卑南遺址是其中主要的分佈點。這類器物在卑南遺址常與代表卑南文化的玦形耳飾一起出土,所以亦可視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卑南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