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科技,保存千年足跡:文物保存的細膩與魅力
文‧圖/葉儒歆
想像一下,一早起床胡亂刷牙的牙刷、中午漫不經心拿出來吃飯的筷子、辦公桌上順手擒來書寫的筆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再細瑣不過的物件,在百年之後,可能會被以最新科技小心翼翼保存起來,放進博物的典藏室裡,再適時拿出來「展示」一番。再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誤入時光隧道的我們,走進了一間未來的博物館,參觀民眾在那光可鑑人的陳列櫃前面萬頭鑽動,竊竊私語地低聲討論著:「原來在遙遠的過去,人類是用有毛的桿子在清潔牙齒,真是太有趣了」……這些話語聽在我們耳裡,應該會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這一連串足跡就落印在歷史不斷向前的軌道上。從人類長遠的歷史來看,我們不只是順著先人的足跡在走,更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穩腳步後再回首看那動輒超過上千年、上萬年的先人足跡,人類開始思索如何將這批代表先人活動的文物保存起來,小從個人一生食衣住行所需具備之物,大到見證時代興衰的戶外遺跡,都是我們應妥善保存、交棒給後人的重要文化財,讓後人可以藉由這批文物,一步步在腦海中勾勒出自己對過去的想像藍圖。
文物保存是一門細膩的學問,是維護科學上學理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若是應用於博物館,則是將私有欣賞的專權,轉而成為教育公眾的文化事業與人類的文明資產。典藏、研究、教育與展示,是博物館營運的四個大齒輪,之中貫穿一切的關鍵就是文物的典藏。博物館內的研究、教育與展示,都是圍繞著館藏文物展開的。文物保存同時更是一門充滿魅力的學問,是現代科技與人類智慧充分合作的成果。
包裝好的石支腳。
|
石支腳上的「先民足跡」。 |
現在就讓我們帶領您到史前館位於南科的文物整飭工作室中,擺放在眼前的是一批距今約1400~1000年前,蔦松時期先民升火炊煮時使用的石支腳,被安穩地放置於無酸泡棉槽模中,每一個槽模都是依照石支腳的尺寸量身訂作。槽模板上仔細覆蓋一層較軟的無酸薄紙,以防日後拿取時摩擦到泡棉邊緣,不致造成細微剝落。最後,整個槽模板會再蓋上一層聚酯薄片,預防日後因意外震動而受損。石支腳為一多功能器具,其頂部多有磨損,單面有燒痕,通常置放三個,上置烹飪鍋具,當成簡易灶使用,有時亦被拿來當成「磨刀石」使用。所以石支腳上有燒痕亦有人為磨痕,記錄了先民日常生活的軌跡。如何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痕跡」保存起來,就需要人為的包裝評估。
有話要說的穿孔人牙。
|
緊接著出現一顆吸引人目光的小小人牙,它來自5000~7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屬於臺灣新時器時代。仔細一瞧,這顆人牙不是自然掉落的牙齒,而是經過拔牙儀式而取獲。在那時期,墓葬中的男女成年遺骸都有拔過牙的現象。而從這顆被穿孔的人牙來看,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判斷,當時可能已有馘首爭鬥等行為。一顆小小的人牙,告訴我們千百年前發生的事,每一個文物都有一段話要說,聽眾當然不是只有我們,
還有後代子孫,所以要如何以最佳的狀態保存、延續文物壽命,是文物保存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
嚴格控管的溫溼度。 |
另外,理解文物本身的自然材質質性與年代、狀態,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前提,唯有充分了解文物的特性才能對症下藥。例如文物中若有金屬材質,則應一律上蓋下鋪一層防鏽紙,將文物夾放在中間,這是因為金屬很容易與週圍環境起反應,會因受到溼氣和空氣汙染的侵害而加速鏽蝕發生。工作室的另一邊,工作人員正與專家開會討論如何將細小的文物,如雕刻骨片、玻璃珠、骨尖器、銅鈴等進行最安全又智慧化的保存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要仔細評估,新研發的每一種做法都要先通過實驗檢視,方能確保其為安全可行。
整飭室中所有做好保存包裝處理的文物,最後會被裝進訂做的無酸紙板盒中,送進溫、溼度、光線都嚴格控管且遠離汙染物和蟲害的典藏室中。一個完善的典藏環境,是文物保存的基石,惡劣的藏存環境會造成文物無法挽回的傷害。已做好包裝保護的文物也會因處於不適當的環境,失去其原有的化學穩定性,而無法達到保護文物的效用。但這並不能單靠科技維護,健全的人為典藏管理技術才是日後能永續執行的重點。
南科文物相對濕度與光照度接受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