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中的現況:南科出土文物入庫前置整飭工作
文‧圖/黃芳琪
臺灣考古學門發展至今已有一段不算短的歷史,但就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出土遺物的挖掘過程、初步分類整理、保存維護工作來看,還有很多面向,值得討論。尤其當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將在南科園區興建一棟專屬考古類型的博物館後,許多工作就此展開。因此本文將以文物典藏部分,進行出土文物進駐未來博物館典藏庫存放保存所應施作的細節來進行敘述,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了解南科出土文物在未進入博物館典藏之前,究竟以什麼樣的面貌持續運作。
整飭技術的評估與討論。 |
首先,經過初步的評估發現,這些數以幾十萬計的文物,是無法在一時之間就進入博物館典藏庫,成為典藏品。若不提早進行入庫前的準備,將會面臨諸多問題,這包含:需要規劃多大的體積空間以容納眾多的出土文物?需要在恆溫恆濕的典藏庫裡面存放什麼?進入典藏庫優先順序之判斷依據為何?又須以何種方式才能確保在入庫過程中是妥適安全的?
據此,透過緊密的考量之下,在2010年底,初步有了文物遷移南科考古館的計畫出現。更於2011年1月委託開物國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以符合文物保存科學的原理與技術,針對部份已初步整理和研究過的出土文物,進行「文物入庫前置整飭」工作。
「文物入庫前置整飭」工作(以下簡稱整飭工作),其宗旨乃是為南科出土考古文物打造良性的典藏基石,並提前為文物打造博物館級的典藏包裝,以利未來能安全遷移進入新館,實踐文物保存與傳承的神聖使命。
教育訓練課程:物理性清潔。 |
整飭工作初始,原應由專家學者對初步已整理過的出土考古文物進行分級、分類挑選,薦選出彌足珍貴且稀少的文物以後,才針對這些文物,優先辦理整飭工作,以避免資源浪費。而基於考古學家之立場,每一件文物經由分析、研究後,獲得大量的資訊數據,做為日後研究類比之依據,可說是彌足珍貴。然而當史前館考量典藏庫的空間規劃之下,入藏條件不但要考慮其珍貴性之外,還需要考慮文物種類的多元性、展示性、典藏性、研究性等多項因素去評估。而這些因素從臧振華先生發表〈從卑南文物之移轉爭議談出土文物之分級指定及相關問題〉一文可看出端倪,文中指出每一件出土文物都堪稱為古物,但出土文物的分級分類又該以什麼樣的立場來主導呢?是依循考古學家、典藏管理人員、文物整飭專家、史前館研究人員、保險公司的建議,還是必須依據文物劣化狀況、新館展示計畫、文物在各遺址、各種類中的完整度、數量比例來做取捨。這些種種的考量,都亟需去研議、發展出一套科學化、客觀化的「文物分級篩選標準機制」。雖然文物篩選機制有待明朗,然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中,「整飭工作」仍須同時進行,也因此在運作之初,面臨在缺乏明確的機制下,因而投入較多的心力在整飭工作以外的清點造冊與領取文物,形成運作的困境。
整飭工作依其工作順序可羅列為:前置作業、檢視登錄、清潔、攝像、典藏式包裝等五大項。每一項目都是利用邏輯性的思考、互相配合進而解決整飭問題的工作,這也是史前館聘請專業團隊進行工作之目的。比如前置作業工作即包含:整飭空間的規劃、整飭設備的測試與就定位、理解待整飭文物之狀況、文物擬施予之整飭技術評估、整飭執行技術教育訓練等等。這些都有助於釐清事後文物檢視登錄中的編碼設計、儲位異動系統、物理性清潔、加固包裝等施作,進而達到科技化之工作策略。
數位攝像的後製處理。 |
然而每一件文物於檢視登錄之初,最重要的是「清理、檢視桌檯」。這是一個簡單的步驟,但卻是一個極度被人忽略掉的工作。因為清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文物於置放桌面時,遭受二度劣化因子的感染。同時也可透過乾淨的桌面,直接觀察文物是否具有脫落碎片等問題出現,也提醒工作人員在檢視登錄時,不應該讓文物有任何受損、材質脫落等情形發生。
另外,清理、檢視桌檯以後,將文物正確擺放於桌面正中央,進行可施力點的判斷(施力點應為文物最牢固的地方)和已修補過痕跡的觀察,這也是一項極為基礎的重要工作。因為可以透過這樣的察看,判別出文物在哪一個面向是極為脆弱不穩定的,並在其過程中施加支撐用的固定物和減少翻動的次數,以利文物在最安全的情況下達到檢視登錄之目的。簡言之,將文物安置在一個安全、清潔的桌面,除了可避免多件文物相互感染劣化因子之外,更有助於進行檢視登錄(含盤點、檢視、編碼、分類、登錄)和物理性清潔的施作。
每一個工作開始之初總要琢磨再三的思考這些典藏式包裝是否會傷害文物。 |
如上所述,簡略談完前置作業與檢視登錄之後,關於後續的物理性清潔、數位攝像、典藏式包裝等工作項目,礙於文章篇幅之限制,請容許筆者先賣一個關子,稍後再談。至此,先談一些有趣的話題,那就是「修護與修復」、「包裝」這兩個面向。先談前者,簡單來說,修復的前提應是當文物優先做為展示文物時,為了展示教育上的完整辨識性,才進行必要性的復原。而「修護」的概念則是基於文物典藏的概念,其立場較偏向使用穩定安全的狀況,將文物清潔、加固,而非一昧將文物清潔至一塵不染或將之修復至完好如初的境界。這是因為脆弱的文物有可能因為過度的清潔與繁複修復技術的施行,將造成第二次性的傷害。
半槽模加上支點加固法的陶罐包裝設計。 |
至於後者,說清楚一點,包裝被視為「典藏式包裝即等同製作盒子」的想法,更令人陷入一個弔詭的迷思中。雖說視覺可說是人類最為可靠的感覺媒介,但在太過側重視覺的感覺之下,很多人總認為文物整飭是一種包裝的施作,毫無技術可言,認為典藏式的加固包裝就像是做盒子工廠一般,一直製作盒子並放入文物而已,因而忽略掉許多整飭工作中應該更為注意的事情。比如說盒子的尺寸除了考慮文物大小之外,還需考慮盒子尺寸過大,是否會造成運輸、搬運上不便?製作方式是否達到耐壓、耐震、耐撞等功能?可否有效達到節省空間之設計?抑或是抗壓強度過大導致變形量也增大等潛在缺點評估。因此誠如林絹娟於2011年指出:「典藏式包裝是指以100%符合文物保存化學的無酸包裝材料,針對避開文物其脆弱部分,進行特殊加固技術。確保文物在運輸時的安全;且當文物到達目的地開箱之後,文物不需再經過人為重複的觸摸或是提取,就可直接入典藏櫃架,來避免重複接觸文物、降低文物損壞風險的技術」。
總結前文,文物整飭實為一門高深的學問,僅用上述三言兩語帶過,實在有愧於這一門專業技術的發展。相信大家對於文物整飭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地方,例如文物後設資料之設定、加固技術的施行、整飭用的無酸耗材之挑選與使用等等。在接下來每個月的電子報當中,特邀請開物國團隊的葉儒歆、穆陸瑯、吳怡萍等以工作人員的角度,陸續提出〈文物保存的細膩與魅力:現代科技,保存千年足跡〉、〈文物的身分登記:談檢視登錄與清潔加固〉、〈文物典藏式包裝的智慧與迷思〉等文章,讓有心一探究竟的朋友可以更深入了解文物整飭的內涵、拉近文物與生活的距離,敬請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為南科分館籌備處典藏業務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